APP下载

试谈汉译本《般若心经》之差异

2018-12-15

山西青年 2018年24期
关键词:鸠摩罗什观世音

邵 洋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000)

《般若心经》是佛教大乘般若类思想的精华,自古至今有众多的高僧大德为其翻译、注疏,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其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佛教思想的精华,因此也是佛教仪式的一种文本,例如在水陆法会中,就把《般若心经》作为仪式举行过后补缺错误、遗漏的“万能文本”。笔者根据方广錩教授的《般若心经译注集成》,详细比较了汉译本《般若心经》的差异之处。

一、鸠摩罗什和玄奘所译的小本《般若心经》之差异

方广錩教授在《<般若心经>——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之又一例证》①一文中提出,《般若心经》的流传实际上经历了从中国到印度的“出口转内销”的过程,即它原本是从鸠摩罗什的著作中而成,后来由玄奘带往印度,译成梵文,最后又流回中国,译成汉文。笔者在仔细对比了两个版本的差异之后,找到了其差异之处,从而再一次证实了这一观点。现将其差异罗列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此可以有如下两个结论:

(一)纵观鸠摩罗什本和玄奘本可以看出,玄奘本较鸠摩罗什本更为凝练、简洁。鸠摩罗什在翻译中有些语句较为繁琐、重复,而对于鸠摩罗什这种翻译大家而言,不应该存在这种重复的翻译,因此鸠摩罗什本的《般若心经》很有可能是集录而成而非翻译。

(二)《般若心经》也有人称之为《多心经》,但其反对观点则认为“多心经”这个词割断了“波罗蜜多”这个梵语词,因此是不恰当的②。但根据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在鸠摩罗什所译本中就已经将“般若波罗蜜多”译为“般若波罗蜜”,因此笔者认为将其译为《多心经》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

二、法月等译《般若心经》之差异

《般若心经》的版本分为大本和小本,所谓小本,即只具有正宗分的版本,也就是鸠摩罗什和玄奘所译;所谓大本,即具有流通分、正宗分、序分的标准佛经版本,在玄奘其后的译者,诸如法月、般若共利言、法成、敦煌失译、智慧轮和施护所译皆为大本。③笔者根据方广錩教授的《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一书,仔细比对了各小本和大本的差异,总结出几个新的发现,如下表2所示:

其差异除表格所列,还有如下几点:

(一)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法月在初译时作“观世音菩萨”,而在重译时则有“观自在菩萨”也有“观世音菩萨”,般若共利言、法成、敦煌失译、智慧轮本全部为观自在菩萨,其中智慧轮开头处为“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由此可见法月的译本明显是受到了玄奘本的影响。

(二)咒语:法月初译和重译本、敦煌失译本都是采用的玄奘本的咒语,般若共利言除了个别字不同其大致也是同玄奘本相同,法成本的咒语系自行译成,而智慧轮、施护则与众不同,具有密教色彩。④

(三)内容构成:大本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为正宗分、序分和流通分,但在具体的内容上各本不尽相同。在法月初译和重译本中,是观世音(观自在)菩萨自发向舍利子宣说心经真谛,而在其后的般若共利言、法成、敦煌失译、智慧轮与施护的译本中,则写作“舍利弗承佛威力”,请求观世音(观自在)菩萨为其讲经说法。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当时抄经和传经的过程中,其内容发生变化是经常存在的。

表2

三、总结

通过详细比对《般若心经》小本之间和大本之间的差异,使我们更加清楚了现有的它的一些结论:

(一)时间最早的鸠摩罗什所译《般若心经》为集录而成,而非从梵语翻译的,现有的关于《般若心经》的译本是玄奘去印度取经时带到印度,后又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二)《般若心经》或《心经》被译为《多心经》是有一定可能的。

(三)玄奘本《般若心经》对后世所译的诸多版本都有一定的影响。

(四)各个译本咒语的不同反映了《般若心经》流通的广泛性以及与其他宗派的融合。

注 释:

①方廣錩.<般若心經>——佛教發展中的文化匯流之又一例證.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0:6.

②方廣錩.般若心經譯註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

③方廣錩.<般若心經>——佛教發展中的文化匯流之又一例證.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0:12.

④方廣錩.般若心經譯註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

猜你喜欢

鸠摩罗什观世音
套娃为什么被叫作“玛特罗什卡”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底本源出考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以小说的方式布道弘法
——谈谈徐兆寿长篇小说《鸠摩罗什》
“八宗之祖”鸠摩罗什,离红尘最近的高僧
一代佛学宗师:鸠摩罗什
漫画长廊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