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芬兰陶瓷产品设计风格*

2018-12-15

山西青年 2018年24期
关键词:奶油芬兰陶瓷

赵 靖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芬兰设计师卡伊·弗兰克认为“反设计”代表纯粹与自然,打破传统世俗偏见,为产品提供更多空间,还原物品本身自然的状态。他的设计理念,影响了芬兰一代人。

弗兰克偏爱“几何精神”,陶瓷的设计造型简约、色彩明快、便于搭配成套,极具功能性。1948年,二次世界大战使芬兰人民手头拮据,人们只能利用寒冷冬季“天然冰箱”储存奶油,费兰克设计存放奶油的白色小瓷瓶外型简洁,奶油瓶窄小狭长,可以重复使用,且恰好至于窗户缝隙,可以不断装载新鲜的奶油。奶油瓶简洁实用,直到今天这个小瓷瓶依然是芬兰人家常生活的首选。

1953年卡伊·完成了“kilta”的设计。为了使用方便,弗兰克将圆锥形调味瓶的直角进行圆弧设计。为满足中产阶级和个性化的需求,适应多元化市场,使用多种釉料颜色,运用系列成套的搭配方式供消费者选择。釉面均匀,不带任何装饰,人性化的细节呈现出温馨的家居氛围。全套产品注重使用自然材料,产品适合堆叠,厚胎瓷质,坚实耐用。它的实用性和对价格的准确把握保证了它的销售。从1953年到1974年,销售量达2100万件。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修订后,依然十分畅销。

一、芬兰陶瓷设计风格

芬兰的陶瓷设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将艺术融于生活,将瓷器与艺术相结合。从19世纪开始,设计师有意识的运用和改进了芬兰民族古老的卡累利亚主体,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餐具设计具有一定的现代感。芬兰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俄国统治,深厚的手工艺传统和浓厚的文化与传统设计保持一致,是芬兰设计的一部分。

19世纪40年代,日用陶瓷和陶瓷艺术作品形成两个极端,如何提高日用陶瓷企业的艺术美感,如何使陶瓷艺术作品成为符合公众需要的工业设计产品,成为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9世纪末,陶艺家阿尔弗雷德·威廉·芬奇受到当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他将芬兰传统的红土制成的陶瓷与新艺术风格相互融合,运用东方陶瓷造型与装饰和谐统一的手法,形成了实用、简洁的陶瓷设计风格,为芬兰传统陶瓷设计带来较大影响。现代设计必须适当吸收怀旧和传统风格才能够顺利发展。其强调了功能主义,使用被“柔化”的几何图形,使其赋予“人情味”。20世纪40年代,受构成主义影响,使用纯度较高的原色。20世纪50年代,逐渐变为中性及灰色,天然材料的使用使产品表面保持了粗糙的质感,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手工艺的价值得以呈现。

二、芬兰陶瓷设计风格成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芬兰未能远离战争,人民经济困难,被迫迁移,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对于陶瓷产品的设计,形状简单灵活,成为设计的主流。

北欧人们专注日常生活,愿意营造舒适和简约的氛围,设计成为了艺术与生活的桥梁。从欧洲设计兴起的那一天起,日常生活和家具生活的主要设计对象就成为注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力求满足大众日常生活中高品质的设计需求。

芬兰宗教对设计和工艺影响深远,芬兰民族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使设计充满了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迷人的风格。他们将自然的感受倾注到作品中,从适合环境的造型中选择材料具有独特、大胆和时尚的风格。设计师对尊重自然,对设计的理解体现在物品形状和材料上。设计灵感源于冰雪,更要是自然的一部分。北欧国家倡导简单的生活哲学,为了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需求,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北欧设计工艺传统基础深厚,运用高科技手段,将产品设计人性化、营造温馨浪漫的生活方式。将美融入至大众产出中,体现了北欧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民主精神。

猜你喜欢

奶油芬兰陶瓷
淘气的奶油小子
詹芮溪 The Food I Like
奶油里的兔子洞
芬兰年轻女总理的“开挂”人生
为什么奶油夹心饼干被扭开后,奶油总是粘在其中一面上?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