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效果差异性分析

2018-12-14史恒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生化

史恒川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呈显著上升的发展趋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均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但常规检验具有检测速度慢、操作复杂、繁琐等问题,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生化检验则有操作简便、速度快速等优势。目前,部分研究对于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临床检验效果仍持有不同意见[1]。为了进一步保证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质量,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探讨两种检验方法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差异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0.6±5.4)岁。纳入标准:具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症状。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胰腺炎、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影响血糖指标的疾病;②哺乳期女性与妊娠期女性。本次研究已告知患者知情同意。

1.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①生化检验包括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患者需空腹>8 h,第2次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分别取EDTA与无抗凝血两管,糖化血红蛋白采用EDTA抗凝血,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设备(型号 :TOSOH HLC-723G8,产地 :日本 ),原装配套试剂 (色谱法)检测;其中血糖采用无抗凝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日立7180,产地:日本)检测。糖尿病阳性:空腹血糖≥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②常规检验以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留取患者10 ml中段尿,以尿液分析仪(型号:西门子Clinitek Atlas,产地:德国)进行检测,检测值为阳性则代表糖尿病阳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以《糖尿病诊断标准》[2]作为金标准,比较经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即可诊断为阳性。①伴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1 d内任何时段血浆葡萄糖≥11.1 mmol/L ;②空腹 8 h 后 ,血浆葡萄糖≥7.0 mmol/L ;③餐后2 h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将其分为非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尿糖阳性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阳性与阴性预测值比较 12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中确诊为糖尿病85例(70.83%),其中生化检验的特异度为85.71%(30/35),敏感度为88.24%(75/85),阴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30/40)、93.75%(75/80)。常规检验的特异度为77.14%(27/35),敏感度为64.71%(55/85),阴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7.37%(27/57)、87.30%(55/63)。生化检验诊断本组糖尿病患者的敏感度高于常规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3.077,P<0.05);本组糖尿病患者经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50,P>0.05)。见表 1。

2. 2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120例患者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诊断结果(n)

表2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

表2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

注:与糖尿病患者比较,aP<0.05

类型 例数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mmol/L)糖尿病 85 8.3±1.2 9.5±1.2非糖尿病 35 5.3±0.6a 6.2±0.6a t 14.059 15.465 P<0.05 <0.05

2. 3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尿糖阳性率比较 糖尿病患者尿糖阳性为55例(64.71%),非糖尿病患者为5例(14.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5.210,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辅助检查与临床症状观察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方式,其中辅助检查包括血液与尿液两种途径[3]。有研究指出[4],肾脏对葡萄糖具有吸收功能,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明显增高,当血液内葡萄糖达到吸收值上限时,部分葡萄糖能够随着尿液向体外排放。所以,常规尿液检验对于糖尿病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生化指标,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经血液内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合成,血糖结合于血红蛋白后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属于不可逆性反应,与糖尿水平呈正比,可以有效反映患者近3个月内的血糖情况,是诊断与评价糖尿病进展的有效指标。空腹血糖则是患者禁食8 h后所检测得出的葡萄糖指标,由于空腹状态时的指标相对平稳,因此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有学者比较了空腹血糖与尿葡萄糖对糖尿病的检测情况,结果发现空腹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尿葡萄糖检测[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生化检验方法诊断本组糖尿病患者的敏感度88.24%高于常规检验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糖尿病患者经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液内葡萄糖仅为轻度增高时,便可由肾脏完全吸收,继而尿液检测呈阳性,若血糖已见明显增高,则会影响尿液检验的结果[6]。因此,虽然常规尿液检查与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相近,但后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此外,本研究通过“金标准”诊断后对本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非糖尿病患者35例,糖尿病患者85例。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糖尿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尿糖阳性为55例(64.71%),非糖尿病患者为5例(14.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进一步说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尿葡萄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在糖尿病的诊断中,生化检验较常规尿液检验的敏感度更高,且操作简便、快捷,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诊疗质量。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生化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