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浆水豆磨饭

2018-12-13王金平

西部散文选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黄豆

王金平

浆水豆磨饭,并非仅限于河北邢台浆水镇,而是以浆水为中心,分布在太子井、龙泉寺、路罗、白岸、浆水、西枣园、将军墓、冀家村、宋家庄、崇水峪等太行山腹地一带。它的主料是黄豆,其次是小米和果蔬。

做豆磨饭前,先把黄豆用凉水浸泡半天,然后放在红小磨里加水磨成浆,把浆倒进铁锅里,用木柴火烧开,添少量淘洗净的小米和其它季节性蔬菜、瓜果。春天里比较单纯,锅里添些菠菜,或从山坡上拔来的苦菜、曲曲菜、灰灰菜等。夏天就丰富了,下些南瓜、莙荙菜、小白菜、长豆角、嫩玉米、白山药、花生豆和水萝卜等。秋天最丰富、最实在,有眉豆角、北瓜、冬瓜、红薯、蔓菁、红萝卜、白菜、绿豆等等。冬天里,地窖存放些北瓜、白山药、红薯和红萝卜之类的东西,做豆磨饭时常拿他们下锅。而冬天下锅最多的,是晒干的蔓菁条、萝卜条、红薯干和瓜条等。做饭前,为便于煮熟,要将这些干条用凉水浸泡一个时辰。熬制的火候,一般掌握在煮熟瓜果为宜。

浆水豆磨饭别有一番味道。它既不浓重,也不寡淡;既不油腻,也不清平。它清醇、清香、清馨,它的颜色比牛奶还要白纯。这都是因为这里特有的水质。黄豆用山水泡制,用山水磨浆。虽在山区、深山区,村里的井,浅的只有一米,深的也不过三、四米。井水就像山里的空气一样透明、清澈,冬暖夏凉,一眼井水一眼甘泉。

浆水豆磨饭历史悠久,但何时在这一带兴起的,已无从考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小磨,而几乎又都是红小磨。守着太行山,小磨是从太行山上取来的红石料,由石匠打凿而成。

红小磨最底下是小磨盘,要比小磨大出一圈,将小磨磨座用水泥粘在小磨盘上,再用水泥在小磨盘周围,抹大半圈,水泥和小磨间形成一个凹槽,留二寸宽的出口。磨座的中央凿一个凹坑,凹坑里塞上木轴,而磨座面是石匠刻意凿出的磨道。最上边是磨扇,磨扇下边的中间,相对磨座的木轴是一个凹坑,磨扇放上去,正好对在木轴上,这样拐小磨时,磨扇就不会脱磨。磨扇上有一个磨漏,圆形的磨漏穿过磨扇,泡涨的黄豆从这里漏下去,由磨扇在磨道磨成浆。磨扇的一侧一般有一个长方形小槽,它用来安装由树枝制成的磨拐,有的也用特制的带铁箍的磨拐,把铁箍箍在磨扇周围即可。小磨搁在石垛或架子上,稍有斜度,这样磨豆沫时,豆沫就会汩汩流出。

这里的人们之所以把豆沫叫豆磨饭,是因为人们把它当成一种真正的饭食。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和徐向前率129师,陈赓率386旅,转战太行,曾到过邢台县西部路罗川道沟村,以及浆水川、沙河一带,豆磨饭是他们最喜爱的吃食。抗日軍政大学搬迁到浆水后,罗瑞卿、何长工等将士们,都把豆磨饭当成一种奢侈品,当地的老百姓还端去给伤病员喝,让他们治病疗伤。解放后,对豆磨饭情有独钟的何长工将军,还特意派人从浆水拉走一盘红小磨。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逢灾荒年份,小麦、玉茭颗粒不收,没有窝窝头,更没有白面馒头,这里的村民们,就在豆磨汤里下些山野菜充饥。豆磨饭让他们渡过了青黄不接的岁月。

喝豆磨饭,早已成为这一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那时的晌午,“哞——哞——”的拐磨声,像小牛轻轻低吟,从农家小院的围墙上漫出来,声音动听而亲切。随后,湛蓝的天空下,一座座红石头房上,便冒出一缕缕炊烟,轻轻地飘散在透明的空气中。傍晚,夕阳西下,血样的斜阳映红了整个天空,农人们赶着黄牛扛着犁铧,从山野里走回来,这时候房顶上的炊烟,像飘了一层云雾,在空中弥漫着不愿离去,而豆磨饭的馨香,飘满了整个村庄的街头巷尾。之后,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旁,或在昏黄的灯光下。要是在春、夏、秋季,大人孩子都端着盛满大海碗的豆磨饭,嬉笑着走到街里,他们就着明亮的月光,坐在墙根的红石条上,一边侃着大山,一边狼吞虎咽。那份满足和欣喜,就像透了蜜样的空气,在那里温馨地流淌。

夏天,农人们在烈日下头顶草帽,间完谷苗或锄完一亩玉茭地,扛着锄头一身疲惫地回到家,坐在房檐下的阴凉处稍作喘息,然后接过一碗晾凉的、像牛奶一样白皑皑的豆磨饭,咕咚咕咚一气下肚,立时会感到一身清爽、荡气回肠、余香不散;冬天,在冰冷的河道筑坝修渠,或在寒烈的山梁上修造梯田,穿过刺脸的寒风,回到石头房内,就有一股豆香萦绕。围坐在低桌旁,面前是热气腾腾的豆磨饭,两手捂在大碗上,吸溜几口,暖意浓浓,还有一种舒服的感觉,立刻妙曼全身。

外地来的人,有的称喝豆磨饭为喝粥,喝过一次便留下永远的记忆。南宋陆游有一篇《食粥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司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难怪常喝豆磨饭的浆水一带的人们,大都肌肤光洁,头发油亮,青春常驻;他们身板硬朗,心血畅通,胖瘦相宜,健康长寿。

搬到城里的人家,往往都不带其它家什,唯独带上红小磨。所以,在城市的某些单元里,每到傍晚,就能听到“哞——哞——”拐磨的悦耳声。大米白面有时吃起来也让人心烦,唯有豆磨饭百喝不厌,常喝常新。

不少的外地人或城里人,专程跑到邢台山区,不惜高价买一盘红小磨,将它支在阳台上,也学着浆水人,“哞——哞——”一圈接一圈地拐着,津津有味地喝着。每当繁忙时,他们顾不上拐小磨,到阳台上欣赏一番,于是心里也像熨过一般。

是的,红小磨搁在那里,那里就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谁说不是?浆水豆磨饭,早已谱写成一首委婉的、悠扬的、太行深处的民俗乐曲。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黄豆
妙趣横生话反冲
数黄豆
种黄豆
我和小黄豆
豆芽是怎样炼成的
黄豆枕头
黄豆宝宝的生长记
浊流中的一粒豆
生黄豆治疗扁平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