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山糙苏的生药学研究

2018-12-13王娇云淘汝晋李国平杨月娥

大理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柔毛维管束苍山

王娇云,张 捷,禹 璐,刘 利,淘汝晋,李国平,杨月娥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糙苏属植物产于地中海、近东、亚洲中部至东部,约有100多种。我国有41种,15种变种,10种变型,分布于全国各地,西南各省区种类最多〔1〕。苍山糙苏(Phlomis forrestiiDiels)产于云南西部(大理)和西北部(碧江、贡山),海拔2 700~4 000 m的松林和冷杉林下〔2〕,为唇形科糙苏属植物。同属植物糙苏是民间常用的传统中草药,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和疮疖肿毒〔3-4〕;由于其外形与糙苏较为相似,民间常将苍山糙苏当做糙苏使用。近年来,学者对糙苏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并报道了糙苏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单萜、二萜及三萜类、挥发油和多糖等成分〔5-8〕。糙苏叶中挥发油H2O2∕Fe2+体系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的·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试验菌株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肺炎球菌32201株和肠炎沙门菌50040株表现得更为明显〔9-10〕。但是,对苍山糙苏的研究还较少,经查阅相关文献,有关苍山糙苏生药学研究尚未见到报道。为了扩大糙苏属植物的药用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本文对苍山糙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本实验样品采自云南大理苍山花甸坝,经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张德全副教授鉴定为唇形科(Labiatae)糙苏属(Phlomis)植物苍山糙苏(Phlomis forrestiiDiels)的干燥全草和带根全草。

1.2 仪器 TS-12D生物组织自动脱水机(孝感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BM-Ⅶ生物组织包埋机(孝感市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QP-Ⅳ生物组织石蜡切片机(孝感市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CS-Ⅵ生物组织摊片烤片机(孝感市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Canon A620数码相机;OLYMPUS BX-41生物显微镜等。

2 方法

取部分所采材料的根、茎、叶,按常规石蜡制片法制作石蜡切片进行显微鉴定;将药材粉碎制作提取液进行理化鉴定。

3 结果

3.1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厚,肉质,自其生出多数须根。茎高30~90 cm,四棱形,具槽,尤其在槽内被星状疏柔毛。茎生叶及苞叶卵形,长10.0~19.5 cm,宽4.0~14.5 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为具小突尖的圆齿或锯齿状圆齿,上面橄榄绿色,疏被短硬毛,下面较淡,脉上密被平展细刚毛,其余部分被星状疏柔毛。叶柄长2.5~15.0 cm,具棱,被细刚毛。轮伞花序多花,苞片钻形,草质,长5~12 mm,宽约1.5 mm,边缘被具节缘毛。花萼管状钟形,长约1.2 cm,宽约6 mm,外面沿脉上被平展具节刚毛,其余部分被星状微柔毛,萼齿具长约2 mm的小刺尖,齿间具2小齿,小齿先端被丛生疏柔毛,边缘密被微柔毛。花冠淡紫色,长2.1~2.3 cm,冠筒长1.1~1.2 cm,外面近喉部被短绒毛,内面近基部1∕3具斜向间断小疏柔毛环,其上疏被微柔毛,冠檐外面密被绢状短绒毛,二唇形,上唇长约8 mm,边缘具小齿,自内面被髯毛,下唇长约1.2 cm,宽约1.1 cm,3圆裂,中裂片卵形,长约8 mm,宽约7 mm,边缘为不整齐的波状,侧裂片较小。雄蕊花丝具长毛,基部具纤细向下的附属器。花柱先端极不相等的2裂。小坚果黑色,球形,无毛。花期8月,果期9月〔2〕。

3.2 性状鉴定 本品长18~28 cm;茎四棱形,长6~12 cm,直径0.1~0.3 cm,表面黄棕色,密被灰黄色细

图1 苍山糙苏根横切片图(10×10)

3.3.3 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1列,细胞扁平。栅栏组织细胞1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中脉维管束向下突出,维管束半圆形或不规则类圆形,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细胞细小,排列紧密。下表皮细胞1列,细胞类圆形。上、下表皮均可见腺毛组织。见图3。

3.3.4 粉末特征 本品粉末绿棕色;星状毛较多,毛,质脆,易折断,有髓或中空,断面灰褐色;叶对生,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浅灰绿色,网状脉序,叶片易碎;轮伞花序,生于茎、枝上部,花萼管状,外面被星状短柔毛,呈灰绿色;根呈长纺锤形或不规则长条形,长3~16 cm,直径0.2~1.2 cm,表面灰黑色或者黑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且较细密,质脆,不易折断,断面浅黄白色不整齐。气微,味微苦。

3.3 显微鉴定

3.3.1 根横切面 木栓层为2~4列长扁形细胞。皮层2~5列细胞。韧皮部稍宽,筛管群明显可见,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宽广,维管束明显可见,呈辐射形维管束。中间髓部发达且细胞较大,排列疏松。见图1。

3.3.2 茎横切面 呈四棱形,一侧对称向内凹陷,表皮细胞1列,细胞类圆形,排列整齐,表皮上可见腺毛组织。皮层较宽,有5~8列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壁细胞,排列疏松。维管束4大束,呈半弧形;导管径向排列,中央髓部较大,细胞类圆形。见图2。由5~11个单细胞毛组成,多见螺纹导管及网纹导管;纤维多成束,长条形,壁较厚,木栓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壁较薄,黄色;花粉粒多见,淡黄色,类圆形,具1~3个孔沟。见图4。

图2 苍山糙苏茎横切片图(10×10)

3.3.5 理化鉴别 通过系统预试验证明:苍山糙苏中含有多糖、甾体、三萜、皂苷、黄酮、植物甾醇、挥发油等成分。见表1。

图3 苍山糙苏叶横切片图(10×10)

图4 苍山糙苏粉末特征图(10×40)

表1 苍山糙苏带根全草的理化预试验结果

续表1

4 讨论

通过对苍山糙苏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的研究,证明其主要成分为多糖、甾体、三萜、皂苷、黄酮、挥发油等成分与文献报道的糙苏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苷类、二萜及三萜、多糖、黄酮等〔5-8〕相似;显微特征与丽江糙苏〔11〕比较:苍山糙苏根显微特征中有髓部,木质部外侧导管束宽,茎中维管束4大束,呈半弧形;而丽江糙苏根显微特征中无髓部,木质部外侧导管束狭窄,茎中维管束4~5束,有2束较大,呈肾形,外韧型,小的呈圆形;叶显微特征相同,粉末中都多见非腺毛为星状毛。研究结果表明,同属植物物种之间生药学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明糙苏属植物种类资源丰富且具多样性。同时,苍山糙苏大类成分与糙苏较为相似,其功效可能与糙苏有相似性,可以作为糙苏代用品使用。本研究为糙苏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柔毛维管束苍山
贵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种资料(7)*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茄属一新种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苍山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柔毛水杨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