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汉语词组英译策略

2018-12-12尹艳秀

科技视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目的论

尹艳秀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及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对翻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上,比如新能源与节能,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而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这些相关文章的翻译直接影响原文信息的传递以及读者对原文信息的获取。因此,基于目的论视角,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汉语动词词组为例,分析其现有译文中的不足之处,对其中华文本库给出的翻译展开分析与研究,并进行阐述。

【关键词】目的论;汉语动词词组;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H0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3-018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3.08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Go Global” strategy, the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have also become closer.Therefore,the demand for translation has also increase greatly,especially on some high-tech industries,such as new energy and energy sav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and AI has become the new focu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rectly affect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and the readers access to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Hence,based on the Skopostheory,take Chinese Verb Phrases in the New Generation AI Development Plan as an Example,to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Text Library,and clarify my point of view.

【Key words】Skopostheory;Chinese Verb Phrases;Translation Strategy

0 引言

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7年7月8日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印发实施。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评价《规划》说,它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第一个系统部署文件,重点对2030年我国新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部署。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核心技术,它的相关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等,也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进。

《规划》为信息型文体。信息型文体功能决定其语言表达应规范、准确、客观、有效,明确传达信息的同时也要求其语言精练(蒋磊,2010:46),它不同于不同文学翻译,也不同于其他科技翻译,而是介于两者间。纵观《规划》共19841个字,其中人工智能出现了347次,占全文总字数的7%;汉语动词词组共有191个,占全文总字数的4.2%。《规划》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立足于我国发展战略需求作出的安排,对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有着重要的意。我国在2015年6月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发展目标;在2016年5月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同年7月,人工智能出现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人工智能,同年7月发布《规划》。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来看,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因此,此篇文章的翻译对国外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战略有着积极的作用,故它们的英译就有现实意义。由于中华文本库给出的译文,系百度技术学院翻译,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因此,以功能目的论的视角为支撑,分析文章中汉语动词词组翻译的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并优化改进。

1 英译策略

(1)翻译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将目的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在目的论的主要原则中,将目的原则视为首要原则。德国的凯瑟琳娜·赖斯、汉斯·弗米尔、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和克里斯汀娜·诺德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杰出贡献者。其中,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即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原则:第一,目的原则,即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第二,连贯原则,即语篇内的连贯,是指译文在语篇上是连贯的,且读者看来是符合逻辑的,可以理解的,认为译文具有可读性。第三,忠实原则,即语篇间的连贯,是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连贯性,也就是译文不违背原文;目的论文忠实性并不是只译文要与原文字字对应,而是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

目的论用充分性而非等值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因此,在翻译中,译文要符合翻译目的的要求。与传统“等值观”不同,功能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等值,而是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以一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译者的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也就是所谓的“目的法则”。“翻译意味着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特定的目的,为特定的接受者进行翻译”(Vermeer,1987:29)。

(二)具体的英译策略分析

就《规划》来说,其中的汉语动词词组占全文的4.2%,所占一定比例,这要求其翻译要更严谨,更规范。Vermeer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首位;受众是决定其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原语文本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一种途径”(Vermeer,1996)。本着三原则,对《规划》中所出现的汉语动词词组的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修改。

例1.跨界融合

原译:cross-border fusion

分析:基于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原文中的“界”并非国界的意思,“跨界”在这里是指从某一事物的属性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它的本质就是整合、融合,跨界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跨越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而是以新科技和新平台为依托,将现有产业领域和要素资源,经过相互渗透、融合或裂变,整合利用到一起,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因此,此处采取忠实于原文的意译。此外,原译中的“fusion”,主要是物质之间的熔接、结合,在此处也不是很合适。

试译:trans-boundary integration

例2.催生新技术

原译:force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y

分析:“催生新技术”就是催促、加快产生新技术,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忠实性和目的性原则,“force”在新牛津词典里的意思为“make a way through or into by physical strength;achieve or bring about by coercion or effort;make(someone) do something against their will”,译者可根据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程序和翻译策略(Nord, 2001),而在此处,“催”有催促但没有强迫的意思。

试译:expedite to produce new technology

信息型文本、广泛的读者和传递信息这三个因素决定了“目的论”对信息型文本翻译的适用性,因此,使用目的论为指导理论,对原文进行“阐释”而非“复制”(蒋磊,2010),可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从而使译文地道流畅,加强其可读性,比如:

例3.研判大势、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

原译:study and judge trends,actively plan,control direction,seize the initiative

分析:在翻譯中,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且翻译时也要求着语篇内的连贯,即指译文在语篇上是连贯的。原文中这四个汉语词组中都有动词,在翻译时本着连贯性原则,应采用统一的形式,而此处给出的译文中有动词开头还有副词开头,难免有些乱。翻译要以最终让人所接受的形态出现,并且要符合作者原来所传达的意思,因此,在外宣时要把握好这几个动词的含义。

试译:Study and judge trends,giv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ctively,hol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seize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在对信息型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应以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目的为首要原则,达到与原文相似的交际目的,最终使译语文化中的受众获得准确的信息,如:

例4.……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原译:...carry out a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分析:中西思维有差异,译者应根据英语表达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表达视角,实现译语文本的信息功能,引起受众目标的共鸣。中文多用主动句,原译直接是动词开头,翻译时宜切换视角,用被动语态表达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且“carry out”不是很符合原文的含义。

试译: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has been thoroughly acted upon.

例5.群智开放

原译:crowd intelligence

分析:原文中只译了群智,虽然“最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机械的把中文转换成外文”(黄友义,2004),但基于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和目的原则,此处的“开放”不应采取减译法进行删减。

试译:crowd intelligence opening-up

例6.军事推演

原译:military maneuver

分析:目的论原则中,译者应关注文本的各个因素,尤其是目的成分。“军事推演”一词中的“maneuver”,在新牛津词典里的含义是:perform or cause to perform a movement or series of moves requiring skill and care,有“使做特技动作或熟练的动作”的意思,还有“演习、操控”的含义,而“推演”一词为模拟培训的意思。

试译:military simulation training

2 结语与启示

在阅读《规划》的译文中,发现英译文本在语言、外宣和语用方面存在着影响译文效果的问题,而在翻译时,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首先要考虑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并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及认知能力来决定怎么译;其次是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差异;最后,要考虑到中英的语言差异,在翻译时,避免“中式英语”的翻译,使翻译更加符合英文的语言表达。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篇科技说明文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分析,将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在研究分析译文的过程中,无论在词汇、句子还是语篇上,都应该确保译文能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为目标读者所接受,与此同时也要忠于原文的内容,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目的论的运用,着重强调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最终目的和效果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翻译服务,体现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要按照译文的预期功、译文的预期读者和手中的实际思维状况来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来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原文和译文的交际环境不同,有些词汇的表达可能直接影响了受众的接受性,从而影响了译文的可接受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顺应译语的文化规范,以此来达到“功能目的论”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Vermeer H.J.What does it mean to translate?[J].In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87.13(2):25-33.

[2]Vermeer,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Berlin:Heidelberge,1996:86.

[3]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6,38.

[4]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30年(1980-2010)[J].上海翻译,2012:22-27.

[5]蒋磊.目的论指导下的说明文翻译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2010:46.

[6]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商务印书馆,2018.

[7]中华文本网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译文[E].www.Chinadmd.com,2017.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