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模式提升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服务质量的实践研究

2018-12-1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何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附表放化疗服务质量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何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筛选出140例,均符合放化疗指征。随机分为精细化组和参照组,前者男性46例、女性33例,年龄46~79岁,平均(61.5±8.1)岁;后者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45~80岁,平均(61.3±7.9)岁。组间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精细化组均另给予精细化护理模式,①心理疏导: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向其明确指出坚持配合放化疗对预后的改善作用,采用既往典型的成功案例给予鼓励;②安全控制:对每位患者各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均进行评定,采用分层级护理方法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进行管理,除了给予常规药物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外,还应当指导患者控制不良反应的技巧,如多饮温开水,放疗时做好防护,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注意饮食等;③其他护理:对患者做好生活起居护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温馨的住院环境;对其做好个体化的膳食指导,保证营养摄入;定时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改善患者的健康认知情况;做好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并提醒其及时给予患者情感安慰。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放化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18.0分析数据,将t、x2作为工具分别计量(±s)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精细化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脱发、骨髓抑制、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均远低于参照组(P<0.05),见附表1。

2.2 放化疗依从性对比 精细化组放化疗依从性中优50例、良1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29%(66/70);参照组放化疗依从性中优30例、良23例、中13例、差5例,优良率为75.71%(53/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68,P=0.002)。

附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附表2 两组服务质量评分对比(±s;分)

附表2 两组服务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护理态度 操作技能 责任感 全面性精细化组 70 90.6±6.1 91.7±4.6 93.4±3.4 95.8±3.1参照组 70 82.4±5.4 83.4±3.5 85.6±3.9 90.1±3.6 x2 8.421 12.014 12.613 10.03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服务质量评分对比 精细化组对护理态度、操作技能、责任感和全面性方面的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虽然意识到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且服务质量低,但是仍缺乏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方案。本研究中,精细化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远低于参照组,提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是改善配合度和依从性的前提条件;精细化组放化疗依从性优良率明显优于参照组,证明该护理模式的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放化疗依从性。此外,精细化组各项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提示该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服务质量。精细化护理模式包括心理疏导、安全控制及其他一系列放化疗患者所必需的护理服务措施,将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的护理需求尽可能包罗其中,并且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其根本作用在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提升临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2]。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精细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明显,价值也更高。

综上所述,建议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给予精细化护理模式服务,不仅能够降低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并且还有助于提升各方面的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附表放化疗服务质量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