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分析

2018-12-11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施红丽王宁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降温体温小儿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施红丽 王宁波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临床病,该病的发生多是病毒引发,若病情较轻,出现呼吸道症状,若病情较重,则会伴有发热,甚至出现高热症状[1]。而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对小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治疗中,护理服务尤为重要,恰当的护理工作对治疗起到了促进作用[3]。本次研究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小儿患者84例,分为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对比护理实施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小儿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20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3.4±0.9)岁,研究组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21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3.5±0.8)岁。统计学软件对比分组后患儿的一般资料,得出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士加强巡视,尽早发现患儿体温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避免患儿持续高热导致高热惊厥。生活上为避免患儿因高热出现的脱水情况,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为患儿清洁身体,更换衣物,防止患儿出现再次感染的情况,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患儿受凉后感冒加重病情。饮食上以增加患儿机体抵抗力为原则,指导家长为患儿准备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禁止患儿食用肥腻的食物,可让患儿食用水果、蔬菜等增加微量元素[4]。用药上为避免患儿出现耐药性等不良反应,要叮嘱家长遵医嘱为患儿用药,不随意更改或停止使用药物,防止患儿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产生更大的危害。

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①环境护理。病房环境干净,空气清新,定时消毒,湿度保持在50%左右,温度控制在25℃左右,对患儿家长说明降低室内温度的必要性,让家长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环境降温。②体温控制。使用浸过冷水的毛巾或用毛巾包裹降温冰块放置在患儿的头部、前额等位置,并定时更换位置,防止头部冰伤。将患儿的小腿、手及前臂浸泡在40℃的水中,1次20min,1日3次,使用温水擦拭患儿的腋下、掌心、腹股沟等部位,降温过程中让患儿多饮温水。若上述降温效果不理想,可遵医嘱为患儿使用适量的安乃近、百服宁、小儿布洛芬等药物降温。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③口腔护理。高热导致患儿口腔黏膜干燥,从而使口腔黏膜受到损伤引发细菌感染,因此,要叮嘱家长为患儿喂适量的白开水,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患儿的口腔。④心理护理。护士要给予患儿家属心理疏导,告知家长,高热是常见病症,针对治疗,有效护理能够缓解,解答家长的疑问,倾听家长的想法,缓解家长焦虑、焦躁的心理。护理过程中,与患儿多交流沟通,互动,做小游戏等方式,并给予患儿一定奖励和鼓励,缓解患儿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恐惧感。⑤预防并发症。加强对患儿的巡视,特别是夜间巡视,可采用一对一专人护理进行检测,护理服务台准备好急救物品,一旦患儿出现惊厥,要及时处理并上报医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一周内的恢复率和家长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于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其中:①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行χ2检验,②用±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附表2 两组患儿一周内恢复率和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儿一周内恢复率和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一周内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该病发生后若未有效控制,则会引发高热,而高热未有效控制,则会使患儿出现高热惊厥,若高热惊厥未及时治疗,则会使患儿的脑部受到损伤,而且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小儿高热进行的相关研究中,认为发生高热后,若未采取有效处理,小儿非常容易出现癫痫等后遗症,若情况严重会导致死亡。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小儿高热会导致电解质失衡,使小儿发生脱水现象,进而导致酸中毒,对小儿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高热的现象,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小儿体温尽快降低,维护小儿健康。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收的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为例,分析临床护理要点,总结护理效果,对比了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的实施情况,结果发现,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早于常规护理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患儿,一周内恢复率高于常规护理患儿,且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的患儿,与常规护理方式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综合性护理的实施,能够从多方面降低患儿体温,如环境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几种降温方式配合使用,对患儿体温下降起到了促进效果。而且护理中给予患儿心理干预提高了患儿的配合度,减少了患儿的恐惧感,减轻了家长的焦虑和急躁心理,从而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同时给予患儿饮食护理,增加了患儿的机体抵抗力,口腔护理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并且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同类研究[5]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有效护理干预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能够尽快控制患儿的体温,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降温体温小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动物降温有妙招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小儿涵之三事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页岩气开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