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血清EB病毒DNA定量分析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应用

2018-12-1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00褚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形态学准确度灵敏度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00)褚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疑似IM患儿274例,男158例,女116例,年龄1~9岁,平均(5.66±2.07)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以EDTA-K2抗凝管采静脉血1ml,颠倒3~6次,混匀,血涂片2~3张,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油镜镜检。由细胞学专业、技术娴熟的专业检测医师阅片。阳性:异型淋巴细胞>10%。定量PCR技术分析:抽取静脉血,以EDTA-K2抗凝处理,采取TaqMan荧光标记探针基因扩增技术测定,探针序列:FPEBV5X-CCTCGGACAGCTCCTAAGAAGGCACC-Y3’,26bp;引物序列:PQEBVF5,_AAGC-CCAACACTCCACCAC-3’,19bp;PQEBVR5’-CTGGTAGGACT-GGGCGAC-3’,18bp。PCR扩增条件:93℃,2min,预变性;93℃,45s,55℃,60s,共10个循环。最后93℃,30s;55℃,45s,共30个循环。阳性:EB-DNA定量>1.0×103copy/ml。

附表 检测结果[n(%)]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结果。②比较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以n(%)表示,行χ2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情况 本研究疑似274例IM患儿经实验室病理学确诊98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检出真阳性55例,真阴性158例;定量PCR技术检出真阳性61例,真阴性163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定量PCR技术检出真阳性97例,真阴性157例。

2.2 检测结果 联合检测准确度92.70%、灵敏度98.98%高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77.74%、56.12%)、定量PCR技术(81.75%、62.24%)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与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IM能通过血液、唾液传播,并长期潜伏于机体淋巴组织中,正常情况下与机体相安无事,若免疫功能低下,EB病毒便活化形成感染,诱发不同程度疾病[1]。异型淋巴细胞的生成多是因为B淋巴细胞受体与病毒结合后于持续复制及增殖的过程中被T淋巴细胞识别,诱发细胞毒性效应。于循环血液中受刺激后增殖的T淋巴细胞产生形态变异,与正常的T淋巴细胞形态差异显著。本研究中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检出真阳性55例,真阴性158例,准确度77.74%、灵敏度仅56.12%,漏诊率较高。定量PCR技术重复性好、操作简单,能一步完成扩增及产物的检测,准确地反映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本研究中采用定量PCR技术检出真阳性61例,真阴性163例,准确度81.75%、灵敏度62.24%,虽略高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但经统计学计算无显著差异(P>0.05)。肖波等[2]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EBV-DNA定量分析对212例IM患儿实施检测检出阳性190例,显著高于单独检测。本研究中对274例疑似IM患儿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定量PCR技术检测,检出真阳性97例,真阴性157例,准确度92.70%、灵敏度高达98.98%,远高于单独检测(P<0.05),提示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准确度、灵敏度。

猜你喜欢

形态学准确度灵敏度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