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12-11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453500张超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脑水肿达拉脑梗塞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453500)张超旺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由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重型急性脑梗塞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1]。依达拉奉为自由基清除剂,其在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本院对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中的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达到重型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MESSS评分31~45分);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72h;患者无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出血倾向者;合并感染者;脑疝形成者;深度昏迷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n=45):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4~69岁,平均(62.5±6.7)岁,MESSS评分(40.2±5.7)分,其中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13例、心房纤颤6例、高脂血症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4岁,平均(63.3±7.9)岁,MESSS评分(41.6±6.2)分,其中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12例、心房纤颤7例、高脂血症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降颅压、吸氧、降血糖、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措施,并向患者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剂量0.4ml,每日2次,持续用药2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安徽凤阳科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748),将8.0g吡拉西坦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用药2周。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将30mg依达拉奉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在30min内滴完,2次/d,持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后,分别行颅脑CT检查,采用田氏血肿计算法计算脑水肿体积(最大长径×最大宽径×阳性层数×π/6),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脑水肿体积变化。②治疗前后,分别使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成都,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变化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后的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为治愈;治疗后的NIHSS评分减少46%~90%,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显著改善,为显效;治疗后的NIHSS评分减少18%~45%,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好转,为有效;治疗后的NIHSS评分减少不足18%,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好转甚至有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水肿体积比较(cm3,±s)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水肿体积比较(cm3,±s)

组别(n)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2周后观察组(45) 38.36±10.29 29.36±6.16 9.43±2.37对照组(45) 37.52±9.83 35.62±5.63 22.59±3.26 t 0.396 5.032 21.903 P>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分,±s)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27.92±5.26 13.31±2.14对照组 45 27.46±4.86 17.91±3.38 t 0.431 7.713 P>0.05 <0.05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s)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水肿体积 两组治疗前的脑水肿体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1周、2周后的脑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并且观察组治疗1周、2周有的脑水肿体积均明显比对照组更小(P<0.05)。见附表1。

2.2 NIHSS评分 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2.3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9%(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临床对本病仍无有效的特殊疗法。溶栓治疗被公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在急性脑梗死发生早期实施溶栓治疗,尽快疏通血管,重建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该治疗方式会受到时间窗的限制,所以仅有极少数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备溶栓治疗条件,而绝大多数患者在入院时都已错失了溶栓治疗时机[3]。因此,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有效且适用性更广的治疗方式。

随着临床对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由基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4],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的3~6h,梗死部位会开始发生缺血性坏死,梗死中心部位会出现缺血半暗带,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大量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脂溶性自由基、羟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会引起核酸、脂质、蛋白质过氧化,从而损伤细胞。自由基介导引起的恶性缺血级联反应,还会加重脑细胞损害,自由基是导致急性脑梗塞脑水肿形成和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因素。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状况与自由基毒性密切相关,清除自由基,对于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其具有极强的抗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可有效减轻缺血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增强神经细胞的耐缺氧能力,同时还能抑制缺血性脑水肿,缩小梗阻面积,抑制神经元凋亡,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有研究显示[5],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但也有研究显示,依达拉奉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的疗效相对较差。

在本次研究中,将依达拉奉用于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1周、2周有的脑水肿体积均明显比对照组更小,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减轻重型急性脑梗塞引起的自由基损害,促进脑水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临床疗效,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6]相符。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能够有效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水肿达拉脑梗塞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回神颗粒减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的疗效机制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