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全方位气道护理方案及效果研究

2018-12-11欧成丽郑迎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7期
关键词:体征气道通气

欧成丽,郑迎春,顾 英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小儿重症肺炎是一类高发的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其病情复杂、危险性高,临床中多采取机械通气治疗[1]。诸多研究认为,给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恰当的护理干预利于其病情的康复,在临床中需引起重视。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就全方位气道护理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纳入本次实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2.3±0.5)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2.2±0.4)岁。统计学分析显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护理,加强病情监护,遵医嘱做好抗感染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气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协助患儿取半卧位,并适度垫高肩颈,使头部保持后仰以拉直气道。(2)为患儿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确保呼吸畅通,加强对管道的观察,以防其阻塞和脱落。(3)根据患儿情况对气囊进行调整,确保气道密闭,定时给予32至35度的无菌蒸馏水湿化气道,以保证气道畅通。(4)在吸氧后于无菌环境下给予患儿吸痰护理,护理操作需轻柔。(5)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的观察,如遇异常需及时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各项症状基本消失,呼吸正常,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呼吸明显改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无效:患者症状、体征和呼吸均未见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实验资料以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标准差(±s)、百分率(%)表示,并分别开展t值和X²检验,如P<0.05则两组差异显著。

2 结 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相比于对照组(77.5%)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重症肺炎是一类高发的儿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机械通气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常用方法,在临床中为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往往还需辅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的护理方法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其局限性明显,全方位气道护理是一项具有整体性、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能给予患儿体位、呼吸、吸痰、并发症、病情监护等诸多护理干预,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提升治疗效果,加快病情的康复,其临床应用得到患儿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高度评价[2]。本次实验证实,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全方位气道护理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气道护理的患儿(77.5%),组间对比P<0.05,本次实验结果类似于邵新娜[3]的实验结果。

可见,全方位气道护理在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征气道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不通气的鼻孔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