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2-11沈娆奕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后叶素垂体肌瘤

沈娆奕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 无锡 214116)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的常见病之一,是良性肿瘤,目前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多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术后出血量多的情况,影响手术效果,对患者影响比较大[1]。因此采取有效的术中止血措施对手术有重要的作用。特选取40例子宫肌瘤患者研究,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中涉及的所有子宫肌瘤患者例数一共为40例,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6月~2018年5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订治疗方案知情书,排除精神异常患者,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将以上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年龄35~57岁,患者平均年龄(42.5±3.4)岁,在统计学软件的分析下,得出上述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常规资料差异极小,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案

两组均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取术中止血方式为垂体后叶素联合缝合止血法,在手术前进行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气腹和操作孔,取6U垂体后叶素,加10 mL生理盐水,取9号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点为子宫肌瘤基底部2厘米左右,注入5 mL的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注射完成后进行肿瘤切除术,压迫创面一两分钟没有出血,进行伤口创面缝合。实验组采取术中止血方式为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手术前进行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气腹和操作孔,垂体后叶素注射方式跟对照组相同,在注入药液后,以Roeder制作套扎线圈,套扎在子宫肌瘤基底部,收紧线圈,当肌瘤呈暗紫色时,使用抓钳将肌瘤提起后清除[3]。术毕使用冲洗液进行冲洗,并协助患者完成气腹消除,缝合创面。

1.3 观察范围

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中具体情况,包括术中的出血量、腹腔镜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引流量。

1.4 统计学方案

文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表达方式为(%),在x2下进行检验,文中的手术情况表达方式为(±s),采用t值进行研究,而所有涉及统计学对比的均利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实验组子宫肌瘤腹腔镜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时间两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名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术后引流量/ml实验组 20 65.24±8.13 58.67±10.31 214.73±51.16对照组 20 92.37±12.43 57.91±10.27 375.05±54.12 P<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同均为10%,没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的妇科疾病之一,是良性肿瘤。治疗方式一般采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但是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大,影响效果,临床中止血方法比较多,但是有风险,垂体后叶素是动物的脑垂体提取物,含有缩宫素可以使钙离子内流,具有降低血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垂体后叶素注射与套扎止血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情况,进而减少术后的引流量[4]。从本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实验组出血量和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时间,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后叶素垂体肌瘤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