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8-12-11王丽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性激素功能性

王丽梅

(平山中山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400)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又称功血,是指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退化,不能进行正常规律性的排卵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而不是生殖器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 。通常发生于45~55岁,患者常伴有贫血,甚至有休克的危险,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妇科病,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临床上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为严重的行刮宫和子宫切除。现研究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46~56岁,平均年龄(48.9±3.2)岁,病程6~18个月,平均病程(8.0±4.2)个月。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18 mm。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紊乱,在进入我院接受治疗前2个月内没有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同时所有患者无心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以及精神异常,所有患者依从性良好。

1.2 方法

治疗前为患者检查子宫内膜病理情况,患者均于诊刮当天开始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服用的米非司酮片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25 mg/片,口服12.5 mg,1次/d,连服3个月。期间患者均不接受与功血相关的其它药物治疗和处理。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其中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血红蛋白数、子宫内膜厚度;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无贫血乏力等症状,子宫不出现无规律的出血或无出血、或仅有少量子宫周期性出血。有效:月经稀发或恢复正常,经期缩短且较规律,月经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无效: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均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

孕酮(P)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以及黄体生成素(LH)在治疗前后都有所下降,且效果较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数、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可以发现病情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的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的变化(±s)

时间(n=80) FSH(U/L) E2(pmol/L) LH(IU/L) 子宫内膜厚度(mm) Hb(g/L)治疗前 59.1±1.8 263±7.2 34.6±4.1 8.7±1.4 72.6±2.5治疗后 33.7±2.3 187±6.9 23.4±2.4 3.4±1.5 123±1.7

2.2 治疗效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愈的患者有34例(42.5%),有效的患者有28例(33.7%),无效患者有16例(23.8%),总有效率为76.2%。

3 讨 论

表2 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比(n,%)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原因是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退化,性激素水平失调,从而引起子宫不规则的出血,导致月经紊乱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很容易出现继发性感染、贫血以及致癌肿瘤。治疗原则主要是止血、调整经期以及减少经量[2]。

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不仅可直接作用于丘脑,抑制FSH与LH的分泌,还可作用于垂体,抑制FSH与LH的释放,使得卵泡快速萎缩,从而达到闭经的作用[3]。米非司酮可以阻止孕激素的正常作用,与孕酮受体结合,使得子宫膜变薄,降低患者的子宫出血量。在本次治疗中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理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76.2%,治疗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对于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性激素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