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妇产科关于急腹症临床治疗措施

2018-12-1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盆腔炎异位

杨 华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800)

急腹症是妇产科临床中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中以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盆腔炎等多见,病情变化快,患者疼痛严重,若不能够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本次研究对77例急腹症患者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21例与手术治疗组56例。其中,保守治疗组平均年龄(31.8±6.7)岁,卵巢破裂7例、异位妊娠3例、急性盆腔炎11例;手术治疗组平均年龄(31.5±6.8)岁,卵巢破裂3例、卵巢囊肿破裂2例、异位妊娠39例、急性盆腔炎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5例、子宫肌瘤破裂1例、子宫内翻1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疼痛等表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保守治疗组中卵巢破裂、异位妊娠予对症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可予以药物抗炎治疗,选用广谱抗生素及联合用药,必要时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手术治疗组中卵巢破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及腹腔内大出血以及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均要予以手术治疗。术前要明确患者病情,查看患者是否有严重感染、合并阑尾炎等情况发生,并与外科急腹症相鉴别,必要时控制感染后再予以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表现消失情况、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综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治疗后疼痛度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2]

痊愈: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恶心、呕吐等表现消失,血常规检验白细胞水平正常;改善:患者治疗后疼痛减轻,恶心、呕吐表现基本消失,血常规检验白细胞水平无明显异常;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评估指标=痊愈率+改善率。

疼痛评估:按照0~10分给疼痛程度定级,0分为无痛,1~3分为度疼痛,4~6分疼痛可耐受,7~9分为疼痛不可耐受,10分为剧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效果比较,保守组治疗评估有效率为85.71%,手术中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n,%)

3 讨 论

急腹症在妇产科主要以异位妊娠、卵巢破裂、急性盆腔炎等疾病为主,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疼痛明显,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在不同年龄段女性中的表现、发病先兆均不同,临床中的治疗方式也不同相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均是急腹症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在临床中要根据其病情发展程度、病情变化以及病因辅助血常规、B超等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选择,旨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保守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应用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最常见的就是急性盆腔炎,患者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的选择进行指导,避免产生耐药性。

手术治疗则针对病情更为严重的患者,例如腹腔内出血卵巢破裂、异位妊娠破裂、流产,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此类患者要立刻开展手术治疗,针对腹腔感染严重的患者则要首先控制炎症,同时予以相应的处理后再行手术治疗,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治疗成功率。对于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发热、腹痛未缓解的盆腔炎患者也应及时手术治疗。

我院结果可见,保守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2.2±0.5)分,治疗组为(2.1±0.3)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较比治疗前均明显减轻,且改善幅度无差异,患者疼痛较轻,证明了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缓解患者疼痛。保守组治疗评估有效率为85.71%,手术中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8.21%,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病情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治愈率非常高,证明两种方式均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总的来说,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需提高诊断速度和诊断的准确性,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进行正确选择,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盆腔炎异位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89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扭转的手术治疗体会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