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勋:孤独美学的布道者

2018-12-08高鸿萍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蒋勋

高鸿萍

摘 要: 蒋勋是中国当代颇有建树的文化学者,他对于孤独美学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本文通过解读《孤独六讲》,结合文学作品文本分析,溯源蒋勋的孤独感,理解触摸蒋勋关于孤独的美学内涵: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是智慧的沉淀,是人类精神多样性的表现,是美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 蒋勋 孤独美学 孤独者 美学意义

近年来,蒋勋以理性与感性兼具的特色活跃于文坛,通俗解读美学,引领人们进入美的殿堂。他的作品以丰富的绘画、历史、文学为背景,以简单的叙述、纯粹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引发着共鸣,揭露着众人的心灵诉求,使人们从中汲取出美的力量。台湾联合文学在2002年举行的以“孤独”为主题的演讲中,蒋勋以伦理孤独、情欲孤独、暴力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革命孤独这六个层面为主,剖析孤独,并提出孤独美学的概念:美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一、孤独的六个层面的探究分析

《孤独六讲》是蒋勋演讲内容的集结。发达高效的通信技术虽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难以完全照料到现代人的心理距离,孤独如同汹涌洪水一般,向每个人疯狂袭来。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孤独与人类的言语、哲学、生命共同处于精神性或生理性的统一场,在其中相互作用,互相缠绕,衍生出孤独的六个层面。

第一,情欲孤独。蒋勋认为,这种孤独是由个人欲求所引发产生的,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生理欲求及求知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而生出的一种必然孤独的境况。当我们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情欲向来是最本能的存在。在青春觉醒之时,每个身体都以极大的热忱,渴望着与另一个身体产生更多的了解。柏拉图在关于爱的本质的论述中,曾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被劈成两半的孤独个体。为了完整,人们甘愿用一生的时间寻找另一半。原始情欲的欢呼是不可阻挡的,是难以拒绝的诱惑。但是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每一个人不一定能够找到与自己契合的另一半,于是在苦闷中奔涌的情欲,被转换成为内心的孤独感。中国的儒家文化在竭力掩盖情欲,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处在这种传统文化环境中,难以解决自己的困惑,于是情欲孤独愈发加深,譬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学习被传统文化认为是最佳的闺范读本的《关雎》。可杜丽娘却凭靠自己的直觉,感知到《关雎》是一首恋歌。可见传统文化是关不住像杜丽娘这般青年汹涌的情欲,于是游园惊梦,惊成一场春梦,完成一次对个体生命真正体悟的历程。情欲孤独促使我们寻找一个宣泄口,杜丽娘最终以死作为出口,解决情欲上的孤独。

第二,语言孤独。蒋勋认为,语言孤独是当语言缺乏思辨能力并且语言处于没有丝毫被颠覆的可能性的文化语境之中所产生的。人们期望通过使用语言拉近双方的距离,却担心太过亲密的语言,会变成亵渎;但是又害怕如果不够亲近,就会导致疏远。语言存在的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它可以这样子解释,也可以那样子解释。语言可以是人们互相沟通的媒介,但也可能成为交流时的藩篱,发生冲突的肇因,导致误解的症结。语言,本是人类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却使我们越来越孤独。多数人害怕无话可说的处境,一旦面临这种境况就觉得不安,那些无意义却不断重复着的敬语就变成孤独的温暖,只是礼节而已。在群体社会生活中,语言不具有向内扩展的能力,只有向外表达的功能,于是孤独的圈套无处不在。

第三,革命孤独。蒋勋将革命者定位为“某一种现实世界的失败者”①,一个怀揣着梦想,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换一个角度看这个观点:当一个革命者的梦想在社会中实现,这个梦想往往就变成了改革,变成了体制,再也不是梦想。革命成功的人走向了体制和权力,现实世界的成功使最初的梦想不复存在。失败的革命者却唯独保留下了革命梦想的孤独。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一个浪漫的革命失败者楚霸王项羽,甚至将他与上古君王舜相比。司马迁对项羽性情的描写是在一个美的基调上进行的,他对项羽英雄化的描写代表了他内心深处对孤独者深深的致敬。诚然,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刘邦而不是失败自刎的项羽,但是纵观美学史,能够留下美的印记的大多數是失败的孤独者或者是现世不得意者。李白作为一位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屡屡遭受噩运的孤独者,他坦然享受着这种世俗失败者,美学成功者的状态。试想如果李白的抱负在当时的环境中得以实现,那么今天的文学史上,就不会有一个月下独酌,恣意寻仙不停追逐自我完美的伟大诗人。李白从喧嚷人间出走,切身体会苍茫天地间所赋予的巨大孤独感;而这种类似革命孤独的状态,实则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加深了他对美的体悟,使得美一直延续在他的作品之中,并给后人带来充沛的美学感受。革命孤独者颠覆了外在的阶级和制度,颠覆了内在的不安,保有了自己的梦想,也留下了美。

第四,暴力孤独。当非法暴力被政权有效遏制时,合法暴力却以各种形态上演。人类的基因中都潜藏着暴力的本质,只是人们以各种手段尽量避免触碰。在远古的氏族社会中,人类生存的最初的价值和高尚的情操都隐含在暴力之中。部分部落的首领是由于他的暴力举动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徒手打败一只猛兽,双手撕裂动物,血淋淋的场面之中,充满着对暴力的欢呼与崇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暴力在西方社会被提升到美学的层次,成为美学的组成部分,充当重要的角色。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一直在尽力回避暴力。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称得上是暴力美学的经典。被冠以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们的杀人手段都是十分血腥、骇人听闻的。鲁提辖为了替备受欺辱的翠莲父女出头,仅以三拳便打死郑屠;林冲把尖刀向陆谦心窝里一剜,便夺走了一条生命;火并王伦,更是一刀就了事;武松杀死西门庆,先打下楼去,再斩掉首级。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我们笼统地将暴力归类成不好的行为,因此蒋勋说道:“暴力作为一种在原始社会里伟大的情操,变成一种被禁止的行为。”②但是暴力是基因的存在,不会突然就立刻消失,只能是转化为其他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常常看到,暴力被转化融入普遍的活动中。比如高空跳伞、摔跤、斗牛、一些行为艺术,甚至是游戏活动。暴力是群体社会中不合理的行为破坏,人性的颠覆在暴力孤独中产生,由此暴力孤独成为主流社会一直回避的话题。

第五,思维孤独。思维是经由每个独立个体的大脑进行思考、推论、推理最终完成独立判断的过程。思维以私人化、个体化、无序化的特点,使得人类对待思维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思维驰骋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因此无人可以参透他人的思维。正是因为如此,蒋勋谈到思维孤独时,认为思维的孤独是隐秘而深刻的,处于不可思、不可议的状态,被看作是最大的孤独,但凡思考者都是孤独的,鲁迅就是这样的代表。他笔下塑造着一系列思维与大众不同的孤独者,从狂人到夏瑜再从N先生到魏连殳,像负伤行走的孤狼,在生活中遭遇无路可走的困境,由此走向了崩溃的绝境,最后步入灭亡。在那个吃人的社会之中,孤独者发出愤怒和哀伤的控诉。思维孤独者鲁迅一生都在逃避循规蹈矩,不停地出走,这样才能使他保持长期的思维孤独,从而发出呐喊声。在一个以大一统为目标的文化环境之中,个人是很容易被淹没的。唯有孤独者,才能够拥有属于他别具一格的价值。其实无论是处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之下,还是其他文化之中,思维的孤独是必不可少的。桑塔耶纳在《英伦独语》中写道:“若不是拥有卓尔不群的典型的个体生活,国家就如同大海中的沙子一般不值得记取。”③只有当社会有更多的思维孤独者,勇于跳脱大众化的语言,更多的离经叛道者敢于说出个体的独立性,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会有思考和发展,思维孤独者带来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触怒。

第六,伦理孤独。蒋勋认为,伦理孤独,“这是当前社会最难走过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④。伦理是群体文化的一种规范,是维持群体生活的一贯秩序。儒家文化千百年来浸润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出生就被置于繁复无边,尊卑鲜明的人际交往的关系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纲常伦理。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孤独是一种很失败的状态,每个人都在迫不及待地逃避孤独。在此种环境里若是表现出孤独感,就代表违背了群体文化的规范。谈到伦理孤独,因为伦理以爱作为最大的掩护,做出种种意想不到的伤害,而爱是不可对抗的。作为独立的个体,要实现孤独的状态,就要对不恰当的爱进行理性的分析,并且敢于对抗不恰当的爱,这样才有可能保留住个体的空间。但大部分时候,我们是做不到的。在伦理孤独之中,我们只能选择理解、尊重、宽容伦理的矛盾,无力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孤独是最真实的,这种孤独也显得更加悲怆。

二、孤独美学的当代意义

(一)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孤独的本意并不是鲁滨孙式远离人群的孤独,而是即便处于喧闹人群中,内心无所依的孤独,这贯穿着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群体生活不过是短暂性的一种借助,蓦然回首只能是徒留自己一人。但是在没有认识到孤独是人类存在必然所伴随的情况,人就会愈发感到孤独,从而惧怕孤独,用尽一切办法企图消解所谓孤独。挤入人声鼎沸的空虚喧闹中,引上三五人做伴消遣,最后聚变成散,众变成单,摆脱孤独的举动最终适得其反,内心的巨大失落骤增,鲜明的对比只落得曲终人散无尽的凄凉。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参透并接受孤独的人,他们畅意地享受着豁达的人生,追逐着理想,实现着追求,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格。以现代人的眼光观照古人的这种孤独,并不会生出凄凉悲哀之感,反倒令人陡生羡慕之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完成了个体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使人性化的存在达到了理想的形态;“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的屈原,完成了孤独的吟唱,不屈的精神得到了传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的李白,完成了与自己的对话,自由的精神得到了合乎人性的存在。这些超脱的孤独状态,使生命得到了圆满,并将孤独以一种令人艳羡的状态表现出来。在这个高效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社交网络的兴起,让人们拥有更多表达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在忙着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同时,更是在寻找认同。这无外乎是现代人孤独的表现,内心还没有充盈到实现自我的一种认同,一心想要从别处获得认同感。但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感同身受的状况,所谓认同也并不存在。因此,每个人都显得特别孤独。

一旦开始接受孤独,生命获得圆满,我们就会放弃无意义地寻找所谓的认同感,学会自己与自己对话,就不必烦扰他人。自我对话促使自己认同的完成,在孤独中完成对生命的追问与人生的思考。当人们面对孤独的时候,不再茫然无措四处寻找表达的空间和对象,也就不再困惑苦恼认同感的缺失,内心就自适且惬意起来,生命就开始圆满了,精神世界就自然而然丰盈起来。

(二)孤独是一种智慧的沉淀

孤独者,无论是居于庙堂之上,还是处于江湖之远,是身居闹市喧哗,还是隐于深山密林,内心始终享有一份任何外物都无法取代的孤独精神,这是灵魂的一种沉淀,超然物外,心游万仞,逍遥自适。尼采曾经高呼:“我需要孤独,就是说我需要恢复,需要回到我自己,回到自由的轻扬的爽朗的空气之中呼吸。”⑤尼采清楚地意识到,孤独想来是思想家不可逃脱的宿命,于是他向往孤独,拥抱孤独。孤独是一种智慧的沉淀,使人类的精神多样性得到展现。尼采拥有一颗远离人群的孤独的心,隐藏在慷慨激昂的理论之中。他号召人们冲破旧制度和旧世界,挑战包括上帝在内的任何权威,做一个破坏者和毁灭者,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孤独者的宣言,在强烈的意志力中,尼采的孤独沉淀成智慧,声震众人,最终点燃人间。鲁迅在呐喊与彷徨的孤独中过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生活。孤独是精神层面的自我认识,鲁迅接受了这份孤独,因此他思想的生命才能像野草一樣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力量。孤独使自己能够与灵魂诚实相待,坦诚相见,使精神能够澄澈透明,自由表达。

(三)孤独是美的本质

哲学家莱布尼茨曾指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着两片相同的树叶,其实,何止是树叶,世间万事万物都不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人们才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因为与众不同,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孤独感,它如影随形般伴随着生活的始末,是永远难以摆脱的。正是因为孤独的存在,才有了美。

魏晋竹林七贤们的一生并未完成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事业,但是他们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风度却成为众人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成为魏晋美学的突出代表。不拘一格的嵇康以“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的罪名被施以死刑时,嵇康作为孤独者与众不同的美恰好就体现出来了,包括那曲绝奏《广陵散》。当我们在向往嵇康的洒脱及脱离礼教藩篱的孤独状态,称之所展现的精神气度为美的时候,就是在承认孤独是美的一种表现,更是在说明,无法做到特立独行,就活不出洒脱的孤独感,那么艺术和美的意义就不存在,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因此,不管是庄子还是竹林七贤,当我们重新审视他们的价值,欣赏他们的所作所为之时,就会发现,被那个时代社会群体所诟病的孤独,恰巧是他们精神千百年不衰的精髓所在。孤独之美在历经岁月的冲刷之后,竟成了最突出的闪光点,成为不朽的光彩。当我们回顾历史,特立独行的美因为不受认可变成了罪,这时候,美就成了孤独的。可蓦然回首再看当时的罪,那些罪责已经成为一种被人称赞的风骨,成为一个时代美的代表,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蒋勋以甲子之龄,布道者的形象,阐释着孤独美学。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人世幻灭的哀伤与空灵,青春汹涌的寂寞孤独,以及彷徨无措的心情都可以成为美的基础。孤独美学使人类社会拥有了精神上的多样性,孤独美学使得局限于个人的意识,升华成为社会责任感和博爱之心。在蒋勋的心中,孤独美学绝对不是哗众取宠、附庸风雅的表现,而是个体生命最本质的底层碰撞。在孤独的碰撞之中美就由此产生,因而美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注释:

①②④蒋勋.孤独六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8,146,262.

③桑塔耶纳,著.邱艺鸿,译.英伦独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237.

⑤尼采,著.杨恒达,译.尼采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00-413.

猜你喜欢

蒋勋
滴水藏海
蒋勋:梵高的受苦与救赎
大卫——破石而出 本文节选自《蒋勋破解米开朗基罗》
蒋勋的美学养生
变脸
蒋勋的美学养生
“美学大师”蒋勋:美景养心美食养身美人养情
蒋勋艺术美学6册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