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护理对小儿腹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12-07罗碧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质量

罗碧君

摘要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泻患儿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腹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饮食护理,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可短时间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小儿腹泻;针对性饮食护理;护理质量

近年来在我国,小儿腹泻的临床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发展态势。腹泻患儿病情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治疗期间不仅仅需要及时控制病情,还应该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使胃肠道所受刺激程度减轻,使病情再次复发的可能性降低[1]。本研究对腹泻患儿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腹泻患儿106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1~7岁,平均(2.3±0.6)岁;腹泻发生时间1~49h,平均(10.4±3.8)h。观察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1~9岁,平均(2.7±0.5)岁;腹泻发生时间1~53 h,平均(10.9±3.3)h。两组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对照组实施常规小儿腹泻护理,尽可能为患儿提供安静、温馨、整洁的住院治疗环境,选择一些患儿较为喜欢的卡通人物,对病房内部进行适当的装饰,病房内要保证做到定期消毒,帮助患儿完善相关的常规检查。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饮食护理。通过母乳方式喂养的患儿,应该对其母亲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从而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控制,嘱咐患儿的母亲应该严格遵循低盐、低脂肪、低粗纤维、清淡饮食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应该有意識地增加每日的饮水量,使喂奶量和喂奶次数减少,对患儿胃肠压力水平的下降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对于一些通过人工途径喂养的患儿,不需要更换奶粉类型,并充分保证奶粉的质量,适量给予葡萄糖淡盐水。此外,还应该对日常的辅食进行合理的调整,饮食应该以清淡为基本原则,以加入少量食盐的米汤作为理想食物,以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实际摄入量。

观察指标和评判标准:(1)腹泻治疗效果:①痊愈:腹泻临床病症彻底消失,患儿每天的排便次数和排便性状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腹泻临床病症明显缓解,患儿每天排便次数控制在<2次,排便的性状基本症状;③无效:腹泻临床病症没有任何好转,患儿每天排便次数和排便性状均没有任何改善[2]。 (2)症状消失时间。(3)不良反应。(4)家长满意度: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结束,患儿出院前1d或当天,以满分为100分的问卷,通过不记名打分方式调查家长满意度。不满意为分数<60分,基本满意为分数60~80分,满意为分数>80分[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腹泻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腹泻治疗总有效率为90.6%,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见表1。

症状消失时间:对照组患儿经(7.49±1.45)d治疗后腹泻症状消失,排便情况恢复正常,与观察组的(4.20±0.7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29,P<0.05)。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仅2例,发生率为3.8%,少于对照组的8例(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家长满意度: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达到96.2%,高于对照组的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13,P<0.05),见表2。

讨论

腹泻是小儿较为高发的一种消化系统功能异常类疾病。据统计,6个月~2岁的儿童属于该疾病的高发人群。脱水、发热、大便次数异常增多、稀水便或黏液便属于该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导致小儿腹泻发病的原因相对较多,以饮食不当、着凉、病毒和细菌感染等在临床上最为常见[4]。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腹泻患儿,不仅仅需要实际给予对症治疗,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在针对性饮食护理干预的同时,还应该着重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定期组织有关小儿腹泻发病机制、病程发展、治疗用药、转归等方面知识的相关讲座,邀请患儿家长参加,并对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此外还应该及时对家长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尽可能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施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对患儿给予积极的引导,使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积极鼓励所有患儿和家长都能够主动的配合治疗,保持充分的自信[5]。根据患儿病情的临床症状表现,指导其合理用药,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从而使病症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使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升[6]。本文中的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家长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更加理想,可以充分证实上述问题。总之,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饮食护理,能够大幅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戎瑞华.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5):941-942.

[2]罗玉琳,姜仪,张小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59-60.

[3]蔡新娟,寇海燕.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1):2426-2427.

[4]张军华.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8):3737-3739.

[5]李莉,戴明红,刘丽,等.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2012,6(6):643-644.

[6]雷丽虹.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观察[J].健康之路,2013,12(9):405-406.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护理质量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