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特罗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

2018-12-07韩涛杨虎陈超高平生

智慧健康 2018年34期
关键词:托特罗定痉挛

韩涛,杨虎,陈超,高平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21)

0 引言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中一种中老年男性常见病症[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症的发病率开始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当前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切除术为主,但在术后容易发生膀胱痉挛等不良并发症,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影响其术后恢复;因此针对该并发症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十分重要。在该次的研究中,主要是对托特罗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展开更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行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术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47~65岁,平均(56.0±9.0)岁,病程1~5年,平均(3.0±2.0)年,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观察组年龄48~66岁,平均(57.0±9.0)岁,病程1~6年,平均(3.5±2.5)年,给予托特罗定治疗。在本次研究观察中所有患者及家属皆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双氯芬酸钠栓(生产企业: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20060)50mg进行塞肛治疗[2];观察组则给予托特罗定(生产企业:成都迪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09)4mg口服治疗,1次/d,持续治疗2周[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间患者在经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①对两组患者术后每天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②对比所有患者在术后3天其膀胱痉挛发生情况,若患者尿道中有紧迫感,但可忍受,且尿液溢出或是冲洗液间断性发红,则为轻度痉挛;若患者膀胱区有阵发性疼痛,且疼痛感强烈,冲洗液发红或返流,且痉挛持续时间在0.5~5min,即为重度痉挛[4-6]。

1.4 统计学分析

组间观察验数据均以SPSS 20.0软件分析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

经两组间详细数据比较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发生率为20.0%,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作次数与时间对比

根据组间观察数据研究分析可得(详见表2),观察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每天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痉挛持续时间与冲洗转清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作次数与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作次数与时间对比(±s)

对照组 25 4.2±1.3 3.6±1.8 3.4±0.3观察组 25 2.7±1.2 1.7±0.6 2.1±0.2 t 4.239 5.007 18.028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指患者因长期膀胱出口梗阻从而导致逼尿肌不稳定,进而致使其膀胱过度活动症[7-8];在临床中主要多表现为尿失禁、尿频尿急等排尿困难症状,若不能及时对其展开治疗则会导致结石、急性尿潴留的发生,严重情况下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该病症在临床中发生率已经高达52%~80%[9],当前对该疾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年龄、激素等相关,同时近年来有发现,吸烟、饮酒、肥胖及家族史也是诱发该疾病的部分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比较常用,尤其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当下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10],该手术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尿道紧迫感;但在手术的刺激下容易导致其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从而诱发痉挛型疼痛等不良反应。有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行切除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后发生膀胱痉挛会增加膀胱压力,使得术区出血量增加,进而促进其膀胱区内的血块形成,最终使得膀胱冲洗液导流不顺畅,甚至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导尿管阻塞的情况,对患者术后的尽早康复产生直接影响。而导致该病症患者在行切除术治疗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主要原因与以下方面相关:①术前患者自身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其尿液对膀胱的压迫力度大;②术后留置尿管不当,使得导尿管气囊膨大,进而对患者膀胱三角区形成压迫[11];③膀胱冲洗液温度较低或是血块堵塞对膀胱形成刺激,致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导致膀胱痉挛的发生;④手术切口长时间浸泡尿液,因而提高了患者膀胱敏感性;⑤手术后患者逼尿肌受损,其舒张性功能降低,使其膀胱内压增高,从而诱发膀胱痉挛[12-13];⑥患者自身因担心病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最终导致膀胱痉挛的发生。因此,为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促进其术后尽早康复,及时对其展开有效的临床治疗工作十分重要。

在以往的用药治疗中,主要有消炎痛栓塞、盐酸哌替啶等中枢性抑制剂或利多卡因进行膀胱灌注等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疼痛,但无法对患者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进行有效抑制,其临床用药效果不理想。双氯芬酸钠栓作为异丁芬酸类衍生物[14],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但容易引发诸多不良胃肠反应。膀胱逼尿肌在收缩过程中主要是通过M受体介导,而托特罗定作为一种新型的毒蕈碱受体拮抗剂[15],其主要成分为酒石酸托特罗定,它有着较高的亲和度,且能够竞争性的和M受体进行结合,并避免M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进而达到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的良好效果。同时托特罗定对M胆碱受体有着极高的专一性与器官选择性[16-17],因此在确保用药效果的同时能够控制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用药耐受性,且通常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即会消失。在该次的研究分析中,通过对观察组行切除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托特罗定治疗后,其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48.0%,与行双氯芬酸钠栓治疗的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60.0%对比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其每天发生膀胱痉挛次数大大降低,而痉挛持续时间与冲洗转清时间较之对照组也显著缩短,其用药效果理想。在张海洋[18]的研究观察中,通过对46例行切除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托特罗定治疗后,患者术后每天膀胱痉挛发生次数为与膀胱痉挛持续时间与未给予该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其时间更短,临床治疗效果理想,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切除术后给予托特罗定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膀胱痉挛的发生次数,缩短其发生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行托特罗定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与冲洗转清时间,预后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普及和应用。

猜你喜欢

托特罗定痉挛
花影动春
他的衣橱
托特包风潮
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在罗定电厂的采用
告别臃肿托特包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
“聚龙米杯”罗定八景暨“稻香园公司”全国征联大赛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