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孝道教育的思考

2018-12-06盖丽娜

新一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孝道思索实施

盖丽娜

摘 要:孝道教育不仅隶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的形势下日趋重要。当前,人们需要扭转对孝道教育实施的认识偏差,借助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平台渗透孝道教育。

关键词:孝道;孝道教育;实施;思索

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养老福利制度和慈善救济制度还不够完善,仍然需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前提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部分以“4+2+1(2)”的家庭结构模式中实现人生的善始善终,使孝道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公民的一种自觉践行的行为和公民精神尤为重要。

一、对孝道教育内涵的理解

从历史发展来看,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把“孝”看成天经地义,治国之本。儒家强调“孝悌”,其中的“孝”指儿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恭顺,涵盖的是一种纵向的人伦关系;悌指的是对兄长的敬重,强调的是横向的人伦关系。孝悌纵横交错,构成了长幼有序、互敬互爱的家庭伦理关系并进而推广成为社会伦理关系。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孝道教育的实施一直贯穿于历朝历代,尽管期间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木民众的工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恪守孝道成为家庭成员之间尊长爱幼、和谐有序、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当前,社会制度的变换,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意识的更新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今天的孝道内容不同于以往,而摒弃传统孝道教育的糟粕,发扬儒家孝道中以“和”为终极目标的道德理想,秉承其中蕴含的人道主义,理性主义,是当代孝道教育應该坚守的底线。

二、当前对孝道教育实施的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孝道教育实施的认知有偏差,阻碍了孝道教育的顺利实施和推广。

一是认为孝道教育既然作为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应该以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为主体,这无疑忽略了家庭、社会在孝道教育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

二是认为孝道教育的内容以对“父母的能养”为主,没有意识到“能养”只是尽孝的前提。被作为孝顺典型的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对待父母要源自于真心,要将外在的孝顺行为和内在的恭敬之情相结合。而且,推恩及人,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境界”。

三是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凭借的文本涉及的有关孝道教育部分的内容更多侧重于长辈的慈爱、隐忍、奉献,即“父慈”的部分,而对“子孝”,即对父母的敬养上涉猎的相对比例少,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有违孝道教育的初衷。

三、孝道教育的实施途径

实施孝道教育要把握时机,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达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理想状态。

家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父母对长辈的恭敬孝顺,对孩子的慈爱关怀、对社会及他人的感恩是对孩子孝顺行为的最好示范,也是如何奉行孝道最有力的阐释。然而,对于当下的中国家庭进行孝道教育有不可回避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现有的家庭中夫妻由于双方大部分都有工作,结果导致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来承担孩子全部或部分的日常生活起居及教育,这种隔代教育既无法使孩子看到自己父母的孝行并由此进行有效地模仿,也容易使祖辈对孙辈的教育产生溺爱反倒容易使孩子无视于长辈的付出变得自私自利。因此这就需要孩子的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的孩子明白对长辈的艰辛付出怀有感恩之心,也通过自己日常行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长辈的反哺与尊重,并让孩子力所能及地为长辈行孝。此外,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孩子进行孝行的榜样,父母的不良行为有可能影响孩子做出和父母一样的行为。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认识到你今天的孝行就是明天孩子对你的回报。

学校。现行的教育方针及各科教学目标中都有关于德育教育的要求,虽然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指出要进行孝道教育,但是孝道教育是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它既可以贯穿于学校的思想品德课中,也可以渗透于各科的实际教学中。学生求学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这就为孝道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的孝道教育可以通过课内课外两条途径进行。课内可以通过利用文本触发、写作、演讲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孝心与感激之情;课外可以通过吟诵流传千古的关于孝道能够直抵人心的名篇来感染学生,并且把这种感恩之情直接以具体的行为方式回报于父母。当然学校孝道教育还要让学生明白,对父母尽孝不仅要恭敬孝顺,而且不能盲从,要理性地指出父母的错误,这也是孝道的一种表现。

社会。社会需要营造孝道教育的氛围,提供相应的保障。人虽然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但不可能脱离群体化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层面关于孝道教育的渗透同样不可小觑。一方面,将孝道文化进行普适性宣传,实现孝道教育的民间化和大众化,使社会各个阶层树立敬老爱幼的观念意识。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有目的的宣传,社会可以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进行持续性渗透,将孝道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的创作中、文化交流中、旅游观光中的文字影像,使尽孝道成为人们自觉遵守普遍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事迹要在整个社会层面进行有效的宣传褒奖,弘扬正气。贬斥儿女的不孝行为,引起公众警醒。

当然,国富民强了百姓才能安康,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真正为公民尽孝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景海峰.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M].北京,第一版;人民出版社,2013年.

[2]程俊英.十三经译注[M].上海,第一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猜你喜欢

孝道思索实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战“疫”专题的思索与展望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深沉的思索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
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学实践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