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评价策略探析

2018-12-06宋树梅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顺利推行需要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辅助。学校可以通过“求同”“求異”结合,拟定差别评价标准,细化评价方式,明确核心素养指标评价体系等途径,打造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良好个人素养的学生群体。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评价策略

课堂评价是检验课堂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过程的重要环节。为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需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评价中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实践改进具有特定功能。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评价策略

课堂教学评价要坚持正确的教学评价原则,重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体,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内容要重点分明、具体全面。在评价学生时,将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列为评价指标。在评价教师时,可以把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列为评价指标。

(一)“求同”“求异”结合,拟定差别评价标准

针对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学生评价,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应着重证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求同”与“求异”相结合的验证思路。评价过程的“求同”即评价必须“有统一标准”,这就要求评价能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而服务。“求异”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充分展示个性思维独特性的过程。对于“共同标准”的达成度来说,却有视角之差、深浅之别。因此,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评价,应该坚持多元并存,互通有无,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服务。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实行即时评价、延迟性评价(延时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式,及时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并分析其潜在的思想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正确的引导,突出评价的过程性。也就是说,评价时,既要看“活动”在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中的价值,又要看“课程”以什么方式、载体在“活动”中的客观存在。

(2)注重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行为表现等。“闯不闯红灯”是法律问题,“扶不扶跌倒的老人”是道德问题。假如通过教学让学生得出了“扶了跌倒的老人会被讹诈”、“闯一次红灯是因为有急事”等结论,那么,学生就是掌握了再多的法律与道德知识,其教学效果也是比较差的。

(二)细化评价方式,明确核心素养指标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均是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细化而来学生行为表现,“政治认同”素养从课程理论、道理等方面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科学精神”从理性认识、理性判断、理性选择等方面评价学生行为表现,“法治意识”从程度、制度等方面评价学生行为表现,“公共参与”从社会公德、政治责任等角度评价学生行为表现。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中,对学生评价设置恰当的课程任务是十分必要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评价是评价者带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准去窥探被评价者的行为表现,进而得出学生核心素养“成绩”,而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

二、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袋

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背景下,电子档案袋作为一种评价方式正在不断发展。目前这种评价方式在我国还不是特别普遍。但这种方式为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提供新的可能性。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生活性、思辨性、开放性特点突出,通过设计和开发电子档案袋加强核心素养,以电子档案袋评价将学习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反馈。思想政治课教师建立班级云账户,并设立日常账号维护人员。课堂记录由学生本人完成,学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汇总自己学习日计划、周计划,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平时课堂成果,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进行阶段总结反思以及其他自己喜欢的形式。学期结束,教师可以向学生、家长展示电子档案袋,采取学生、家长、教师、班级交换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划分A、B、C、D四个等级为宜。电子档案袋是以学生自我模式为中心,内容包含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表现、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几个模块,灵活性强,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督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题目,这也是一种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学习进度状况。态度涉及学生个体对某些思想、方法的情感,总是有所指向的,而利克特量表可以给教师评价学生提供许多可借鉴之处。该量表通常有3-7个极点,每级点对应相应答案,如:0=很不满意、1=不满意、2=说不准、3=满意、4=很满意。问卷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在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中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测量,如“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你参与活动型课堂的频率是多少?”“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你和同学合作活动的次数是多少?”问卷调查评价形式不仅方便教师通过调查衡量学生的社会交往、组织认知能力,随时掌握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而且,问卷题目还可以便于学生自我检测,根据自己的回答自我分析,发现不足,从而在下一阶段学习中调节改进,提升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臣之,潘洪健.活动教育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0-59.

[2] 陈友芳,朱明光.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32-37.

[3] 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67-368.

作者简介:宋树梅(199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教育学硕士,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核心素养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