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因失恋引发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2018-12-06何旋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大学女生合理情绪疗法

摘 要:文章求助者是一名大二学生,因开学男友提出分手,情绪低落、痛苦、难受、焦虑,睡眠和饮食质量下降,社会功能受到影响,症状持续3个月。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四次心理咨询,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用合理的信念取代,改善负面情绪和症状。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大学女生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刘某,女性,汉族,足月出生,未婚,20岁,身高168cm,体重49kg,大二学生,家住市区,家庭经济较好,无精神病史及家庭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刘某的父母均为公务员,从小得到家人的宠爱,有求必应,加上刘某从小长得漂亮,学习成绩好,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刘某初中开始就有很多男生追求,为了学习,刘某一直拒绝。到了大学,刘某不乏追求者,但刘某选择追求喜欢的学长,两人在一起一年,大二开学分手。刘某表示自己平时性格外向,做事比较追求完美,好强。

(三)精神状况。求助者衣着得体,表情悲伤。求助者逻辑清晰,叙述明确,能描述自己的感受,自知力完好。谈到和男友分手,心情低落,开始哭泣。咨询过程表示一定的信任与合作态度,有求治的愿望,未见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四)身体状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自从和男友分手,饮食和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五)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回避与前男友去过的地方和情侣,学习效率下降。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

主诉:求助者情绪低落、痛苦、焦虑,睡眠质量和饮食质量下降,症状持续3个月。

个人陈述:我是大二的学生。我从小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及时初中有同学向我表白,我一直拒绝。刚入大学,追求我的男生也特别多,但是我我特别喜欢大我一届的学长,并向他表白,之后我们在一起,过去一年我都觉特别幸福,他是我的初恋,我特别爱他,他说什么我都很听话去做,对他特别好。可是这学期一开学,他却对我提出分手,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太粘人了。我想尽办法去挽留他,可是他不同意,执意分手。我对他那么好他不应该和我在一起吗?他为什么要和我提出分手?我的心情非常的痛苦,我的好朋友们都在我身边安慰我,帮我骂他,我也强颜欢笑说我没事,但是我心情特别难受,尤其是路过我们以前常去的地方,我也会特别伤心。晚上睡觉也会想我们过去的事情,还是接受不了我们分手,难以入眠,常常落泪,也吃不下饭。白天虽然能坚持上课,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不进去,看到别的情侣在一起我就受不了,想要立刻躲开。我不想再这么痛苦了,请老师帮帮我。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馈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在室友陪下同前来,说话有礼貌,问答较为自如,善于言谈,面容憔悴,心情低落,谈到前男友开始哭泣。室友反映的情况:刘某长相漂亮对人也好,一直都有很多追求者,最后她选择倒追学长。刚开学那个学长就和她提出分手,这对她打击很大,我常听到她小声的哭泣。

四、心理测验的结果与分析

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标准分为65分,说明有中度焦虑症状。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标准分为67分,说明有中度抑郁症状。

五、评估与诊断

(一)综合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1)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的:(4)求助者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时间较长,对求助者影响较大;(5)求助者回避以前经常和男友去过的地方和情侣,学习效率下降,心情低落、伤心、难受,消极情绪出现泛化,社会功能受损,排除一般心理问题。所以求助者的问题是严重心理问题。

(三)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生理原因:求助者女性;(2)社会原因:第一,求助者从小就受家人的宠爱,父母对她百依百顺;第二,求助者从初中开始就有很多追求者,自己选择自己喜歡的学长;第三,开学求助者前男友提出分手。(3)心理原因:第一,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和错误的思维方式。求助者认为自己那么爱男友,为他付出那么多,他就应该也这么爱她,不是向她提出分手的绝对化要求。第二,求助者情绪低落,被痛苦、难受、焦虑等负面情绪所困扰,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第三,求助者性格外向,做事追求完美,好强。

(四)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并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有求助愿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神经症相鉴别:而该求助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有现实诱发事件:开学前男友提出分手导致,属于常形冲突,只是影响了学习,还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没有泛化和回避,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可以排除神经症;(3)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一般心理问题是求助者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持续时间短,该案例求助者反应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近期目标: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能用合理信念取代,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能正确面对失恋的事实,从回避两人经常去的地方改变成不再回避,也不回避来往情侣,恢复学习状态。最终目标:使求助者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学会自我关怀、自我接受,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学会自我心理调整,提高抗挫能力,培养正确的恋爱观,达到人格完善。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求助者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情感受挫而产生的情绪低落、痛苦、难受、焦虑等负面情绪。究其原因,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是由于自身的错误认知引发的,因此主要采用的咨询方法是合理情绪疗法。

(一)原理。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其基本理论依据为ABC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而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二)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材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力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助者的义务:遵循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地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者终止咨询;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说明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行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四)咨询收费。免费(学校心理咨询室)。

八、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二阶段:领悟阶段;第三阶段:修通阶段;第四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如下:第一次咨询,时间:2017年12月2日;咨询任务: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做心理测验;确定主要的问题;确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根据初步诊断制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咨询方法:摄入性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咨询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2)通过摄入性会谈法,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全面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成长过程及生活现状、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3)咨询师要通过倾听、共情、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4)解释什么是心理咨询,介绍心理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介绍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5)对求助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并向求助者解释结果。(6)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介绍咨询方法的原理。

第二次咨询,时间:2017年12月9日。咨询任务:加深咨询关系;引导求助者发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学习放松训练,减缓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咨询方法: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过程:(1)倾听求助者的表述,继续发现求助者的问题;(2)同求助者回顾合理情绪疗法。根据合理情绪疗法中的ABC理论对求助者找出诱发事件A:开学时,求助者的前男友向她提出分手。不合理信念B:“自己那么爱男友,为他付出那么多,他就应该也这么爱她”,“自己对男友那么好,男友不应该提出分手”的绝对化要求。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求助者情绪低落、痛苦、难受、焦虑,睡眠和饮食质量下降,学习效率下降,回避和前男友经常去的场地,症状持续3个月。(3)教给求助者放松技术,通过放松训练帮助求助缓解因焦虑情绪,以及引起的躯体症状。

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继续练习放松训练;根据ABC理论自我探索,尝试发现自己的其他不合理信念。

第三次咨询,时间:2017年12月16日。咨询任务:进一步明确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不合理信念才是引起她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咨询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咨询过程:(1)结合求助者的作业,引导求助者认识到不合理信念怎样影响自己的情绪。(2)对求助者仍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即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或“产婆术”的辩论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用合理信念代替。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违背了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明白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之所在。

家庭作业:利用RET自助表,让求助者继续发掘自己以往的不良认知习惯。

第四次咨询,时间:2017年12月23日。咨询任务: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咨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咨询过程:(1)进一步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是来自自己的不合理信念。(2)通过再测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同初次测验结果对比,发现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明显下降。(3)对整个咨询过程做一个总结,求助者表示自己的绝对化要求的错误观念改变之后,自己逐渐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负面情绪得到缓解,睡眠质量和饮食质量得到恢复,学习状态好转,不再回避以往他们去过的地方和情侣。(4)结束前,引导求助者回顾咨询过程,并重新回顾所学到的技能,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布置家庭作业:对四次的咨询过程做一个总结,能把几次咨询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九、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自我评估:我现在已经通过改变我的不合理信念缓解了我的负面情绪,逐渐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睡眠质量和饮食质量得到恢复;(2)室友评估:她现在变得开朗,不再受失恋影响,经常约我们一起准备英语考试;(3)咨询师评估: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情绪低落、痛苦、难受、焦虑等情绪,食欲和睡眠质量也提高了,能正确看待失恋;(4)心理测验前后对比: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的标准分为42分,焦虑状况已得到缓解。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的标准分为50分,抑郁状况已得到缓解;(5)社会功能改变:求助者学習状态好转,不再回避以往他们去过的地方和情侣,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15.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心理咨询师(三级)[M].民族出版社,2015.

[3] 杨魁,李建军.浅析大学生失恋的心理因素及状态调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5(08):130-131.

作者简介:何旋(1984.06- ),女,四川宜宾人,现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大学女生合理情绪疗法
大学女生的日常
健美操锻炼和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女生心理压力和皮质醇的影响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