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2018-12-06熊莎莎戴玲玲

关键词:全程血糖研究组

熊莎莎,戴玲玲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江西 宜春 330800)

糖尿病临床发病率高,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日常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也存在不合理情况,因而,其自我护理能力较差。而糖尿病患者为长期进行性疾病,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以控制病情,因而,需要强化健康教育以帮助其规范自身行为[1]。本研究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前提下,编号后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9~77岁,平均(64.27±2.35)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6.11±1.39)年;研究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9岁,平均(64.57±2.28)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6.47±1.32)年;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交流障碍,可有效理解健康教育内容。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知情同意,有关证明文书由患者亲自签署。

1.2 方法

对照组: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1)知识宣教:向患者说明常见病因、病症表现、相关风险因素、自行测量血糖方法等,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客观认知;(2)饮食指导:了解患者饮食结构及偏好并进行评估,协同患者及其家属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明确告知饮食禁忌;

研究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对照组院内教育基础上,增加门诊教育及出院后教育。门诊教育:了解患者具体病情、病症,结合病历及以往诊疗经验,帮助分析各自病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对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进行初步评估,据此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发放相关宣传资料。

1.3 观察指标

测量患者来院时及健康教育3个月后的血糖水平,对比两组控制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以S P S S 2 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血糖水平以(±s)表示,行t检验,检验结果参考P值,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s),mmHg]

血糖指标 时间 对照组(n=49) 研究组(n=49) t P空腹血糖值 治疗前 153.23±12.07 152.79±12.29 0.140 0.889治疗后 127.11±10.25 117.12±9.91 3.838 0.001 t 9.035 12.375 P 0.001 0.001餐后2 h血糖值 治疗前 83.49±9.11 83.37±9.23 0.051 0.960治疗后 77.41±5.19 74.02±5.03 2.569 0.013 t 3.176 4.872 P 0.00 0.001

3 讨 论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代谢疾病的一种,患者代谢功能异常,病情不断发展会逐渐累及全身各系统和器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而患者多在家服药治疗,因而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自身行为控制效果至关重要。临床也越来越重视患者自护理能力的培养,因而健康教育逐渐为临床所重视。

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全程健康教育,从门诊评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到院内系统指导至出院后延续性教育等着手,有效强化了健康教育,3个月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全程血糖研究组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