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12-06杨利芳

关键词:甲磺酸腹水白蛋白

杨利芳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据了解[1],就当前的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脱水、利尿以及补充人体白蛋白和腔内灌注等方式作为控制方法,但是其临床效果并不显著,并存在极大可能影响患者内环境,加重病情。目前,靶向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效果日益显著,并且其在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治疗中,也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77)岁,平均(57.22±2.14)岁;对照组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5)岁,平均(59.84±2.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脱水、利尿以及补充白蛋白。其中脱水采用甘露醇注射液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00~250 ml/次,1~4次/d;另外,利尿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人血白蛋白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滴注速度2 ml/min以内,每日用量

5~10 g。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以外,服用阿帕替尼治疗,患者药物服用剂量主要根据体表面积计算,500 mg/次或700 mg/次,1次/d,餐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对照组患者,还是观察组患者,在其临床治疗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止药物治疗,带查清原因后再继续给予患者相应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评价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显效是指腹水评级下降1级,腹水量减少≥50%,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是指腹水评级虽未下降,但腹水量减少≥30%,<50%,临床症状改善;无效是指腹水量减少<30%,腹水评级无变化,临床症状无改善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n(%)]

3 讨 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够通过抑制VEGFR络氨酸激酶活性,阻断VEGF结合后的信号通路,进而有效抑制肿瘤血管,阻止浆膜腔内肿瘤转移,最终达到控制或减少腹水形成,保证患者生命。临床关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恶性肿瘤的资料有限,但在有限的资料中依旧可发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多种肿瘤效果确切[3]。

综上所述,在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腹水排除,值得临床应用功能及推广。

猜你喜欢

甲磺酸腹水白蛋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肉鸡腹水咋防治
GC-MS法测定甲磺酸中3种甲磺酸烷基酯类遗传毒性杂质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分析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