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8-12-06刘忠喜

关键词:心梗二聚体溶栓

刘忠喜

(大庆油田总医院吗,黑龙江 大庆 163001)

运用溶栓对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进行质量,是将其作用于血栓中的交联纤维蛋白,如果将交联纤维讲解,才能使得血管处于通畅的状态。实际上D-二聚体来源于交联纤维蛋白中的凝块。如果机体内的血管伴有间接性的活动性症状,而不能及时治疗,会使得纤维溶解活动,并形成血浆D-二聚体[1]。通常情况下,医学临床中是将D-二聚体判定为溶解血栓的依据。本次研究对81例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观察,观察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患有急性心梗的8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也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溶栓组(51例)男19例,女32例;年龄40~75岁,平均(62.2±4.9)岁。末溶栓再同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6岁,平均(62.3±4.8)岁。溶栓再同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42~73岁,平均(62.4±4.5)岁。溶栓未通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45~77岁,平均(62.5±4.7)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150万U的尿激酶,并将其加入到100 mL生理盐水捏,在半小时内运用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并给予其5000 U的低分子的胆素钙,每间隔12小时为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并要口服阿司皮林300 mg。末溶栓组内除了不使用尿激酶之外,与其他治疗是一致的,并通过心电图检测,因此对溶栓治疗急性心梗的效果进行判断。采集在各组患者的静脉血液,约2 mL的量,对未溶栓组内的入院时与发病后的12 h、24 h患者的血液进行抽取。采集溶栓组患者的溶栓前与溶栓后3 h,8 h的血液,在对其进行离心处理,以及给予抗凝后,将上层血清进行收集,并检测血清内的D-二聚体。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入院时、发病后24 h、发病后48 h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比较不同组溶栓前、溶栓后2 h、溶栓后6 h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统计学软件用于临床数据指标的判断,用(±s)、(%)分别表示计数、计量资料,运用t、x2进行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 果

再通组与未通组急性心梗患者的血浆内含有D-二聚体的情况。溶栓后2 h、溶栓后6 h与溶栓前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组与未通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再通组更低,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再通组与未通组急性心梗患者的血浆内含有D-二聚体的结果(±s)

表1 再通组与未通组急性心梗患者的血浆内含有D-二聚体的结果(±s)

注:溶栓后与溶栓前进行比较,P<0.05;与未通组比较,bP<0.05

时间 再通组(n=29) 未通组(n=22)溶栓前 1.549±0.460 1.489±0.428溶栓后2 h 4.366±0.667b 4.59.8±0.466溶栓后6 h 3.334±0.512b 3.531±0.409

3 讨 论

在人体内的抑制酶与人体纤溶酶间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促使血液循环能够正常运行。在人体内的纤溶系统活化指标,能够维持血液的组织修复与流通状态、保障血管壁的正常流通,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了能够保障生态状态的平衡性,在人体血管受损的情况下,如果形成血栓,能够有效的防止从损伤的血管中流失血液。在病理的状态下,凝血酶是作用在纤维蛋白上,转换成为交联的纤维蛋白,与此同时激活纤溶系统后,可降解纤维蛋白,并组成各类碎片。R链连接两个含有D的碎片,形成D-二聚体,若D-二聚体的水平提升,进而使得血块形成与血循环系统中,这种现象属于一种较为敏感的标记物,但不存在差异。在临床上,检测D-二聚体主要是应该在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的形成,以及诊断肺栓塞,一般都是将血浆内D-二聚体水平作为评价溶栓治疗急性心梗的效果,该方法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检测方法。本文在结果中表明,对比溶栓前与溶栓后不同时间阶段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存在差异,未通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所运用的溶栓药物剂量、血管狭窄并且与所形成栓子的关系有关。而溶栓再通组患者对比溶栓前与溶栓后不同时间段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存在差异,再通过的患者的血液D-二聚体含量在治疗后是先上升再下降的状况,并与再通时吻合。在溶栓48小时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指标差异不大,由此能够看出,该类患者由于纤溶活性的降低、凝血活性的增强,出现冠状动脉血栓、闭塞等现象,在这时应该及时治疗抗血小板与抗凝。

综上所述,测定血浆内的D-二聚体可有效的治疗急性心梗溶栓,可将其作为治疗急性心梗的方法、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指标。

猜你喜欢

心梗二聚体溶栓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