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12-05郭迎莹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糖化空腹

郭迎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患者9例,女患者9例;其年龄为28~72岁,平均年龄为(45.2±2.4)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患者11例,女患者7例;其年龄为29~75岁,平均年龄为(46.5±2.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降糖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等。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方法是:1)护理人员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的方法等[1]。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心情愉悦[2]。2)护理人员要求患者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并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要求患者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跳健身操及做家务等)。患者在进行运动期间常会发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心血管意外及运动系统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少量补充含糖的食物,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随身携带甜点和病情卡,以备急需。嘱咐其合理控制每次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以防止其发生意外事件。3)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按时按量地服用降糖药,告知其不可随意增减用药量。在患者用药后,注意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对于口服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是否发生低血糖。对于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其是否发生低血糖、胰岛素过敏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4)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以防止其发生口腔感染。在为患者皮下注射药物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其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定时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并嘱咐其不要穿着过紧的袜子和鞋子,以防止其发生糖尿病足[3]。5)对于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每1~2 h对其进行1次血尿标本采集,并将这些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尿糖、尿酮体、血糖及血酮体检测。对于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血糖检测,并让其进食少量的甜食。对于低血糖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遵医嘱为其静脉推注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或为其肌内注射胰高血糖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2)观察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均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s )

表1 比较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s )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空腹血糖(FBG,mmol/L) 餐后血糖(PBG,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Lc,mmol/L)观察组 18 护理前 9.92±1.83 15.21±2.74 10.35±2.46护理后 6.24±1.14* 7.58±2.23* 5.36±1.62*对照组 18 护理前 9.83±2.12 15.23±2.85 10.52±2.32护理后 7.85±1.68 11.15±1.75 8.14±1.72

2.2 比较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分,±s )

表2 比较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分,±s )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知识掌握能力评分观察组 18 护理前 18.35±5.64 12.74±3.32护理后 26.24±2.74* 20.15±2.85*对照组 18 护理前 18.85±4.75 12.35±3.42护理后 20.47±4.82 15.42±3.1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原则是平稳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其发生并发症[4]。有学者指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保持其血糖水平的稳定,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的文献指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其血糖的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糖化空腹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空腹喝水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