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效果评析

2018-12-05鲍乐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网膜修补术穿孔

鲍乐锋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外一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此病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此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发生急性腹膜炎或中毒性休克,从而可危及其生命[1]。目前,临床上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2]。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9月至2017年1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外一科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体格检查、B超检查、CT检查等得到确诊,均存在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3]。其中,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有腹部手术史及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将接受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38例患者设为Ⅰ组,将接受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42例患者设为Ⅱ组。在Ⅰ组患者中,有男23例,女15例;其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6.3±3.4)岁;其中,有胃溃疡穿孔患者29例,有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例。在Ⅱ组患者中,有男25例,女17例;其年龄为25~69岁,平均年龄为(47.2±3.6)岁;其中,有胃溃疡穿孔患者10例,有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Ⅱ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脐下缘做一个小切口,用气腹针进行穿刺,为其建立人工气腹,术中将其气腹的压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保持在12~15 mmHg之间)。退出气腹针,置入套管针与腹腔镜。在患者左锁骨中线、右锁骨中线与肋缘的相交处各做一个穿刺孔,置入套管针与手术器械。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观察患者腹腔内的情况,确定穿孔的位置。用吸引器吸净患者穿孔处周围的脓液与渗液,分离其粘连的大网膜,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腹腔,用长约15 cm的无损伤可吸收缝线对其穿孔处的肌层进行间断缝合。缝合完毕后,将大网膜覆盖在其穿孔处,并对大网膜进行固定。完成上述操作后再次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腹腔,为其放置引流管,退出手术器械,用创可贴对其手术切口进行保护。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胃溃疡穿孔患者,术中需要留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中不需要留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对Ⅰ组患者进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上腹部的正中处做一个10 cm左右的切口,打开其腹腔。找到穿孔的位置,分离粘连的大网膜。对患者穿孔处的肌层进行间断缝合,将大网膜覆盖在穿孔处,并对大网膜进行固定。冲洗患者的腹腔,为其放置引流管,最后缝合其手术切口。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切口的长度(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以其最长的切口为准)、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与术后住院的时间〕。进行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检测的结果。PCT的水平越高表示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及切口的长度

Ⅱ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Ⅰ组患者,其手术的时间短于Ⅰ组患者,其切口小于Ⅰ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及切口的长度(±s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及切口的长度(±s )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手术的时间(min)切口的长度(cm)Ⅰ组 38 51.2±7.1 48.2±11.7 10.5±2.3Ⅱ组 42 8.6±2.5 38.3±10.5 2.8±1.4 t值 36.485 3.989 13.532 P值 <0.05 <0.05 <0.05

2.2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PCT的水平

术后,Ⅱ组患者PCT的水平低于Ⅰ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PCT的水平(μg/L,±s )

表2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PCT的水平(μg/L,±s )

组别 例数 术前PCT的水平 术后PCT的水平Ⅰ组 38 6.7±1.3 8.6±2.3Ⅱ组 42 6.5±1.2 6.9±1.7 t值 0.716 3.783 P值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

Ⅱ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Ⅰ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s )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s )

组别 例数 术毕至排气的时间(h)术后住院的时间(d)Ⅰ组 38 59.6±12.5 32.3±12.5 9.4±2.4Ⅱ组 42 43.2±9.6 24.2±8.7 6.1±2.5 t值 6.617 3.390 6.191 P值 <0.05 <0.05 <0.05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h)

3 讨论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此病可分为胃溃疡穿孔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溃疡面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胃壁、十二指肠壁。过去,临床上对此病患者主要是进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用此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易导致其机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不利于其术后康复[5]。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此病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具有以下优点:1)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其术后的疼痛感较轻,有助于术后其及早下床活动,从而可缩短其术后康复的时间。2)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患者遗留的瘢痕较小,其接受度较高。3)术中不暴露患者的脏器,可降低其腹腔感染的发生率。4)手术视野清晰,手术的安全性较高[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恢复的时间,减轻其机体的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网膜修补术穿孔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