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玉林地区大蚕条桑育与片叶育的比较试验

2018-12-05覃锦玲

中国蚕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樟木产值用工

覃锦玲

(广西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玉林 537000)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绝大部分养蚕户仍采用传统的片叶育方法饲养家蚕,无法摆脱劳动时间长、用工数量多、工作效率低的状况。因此,在劳动时间、用工数量及工时效益方面与高效、省力的现代农业经济作物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乡镇企业的用工效益差距更大,因而蚕桑产业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向其他产业或乡镇企业,蚕桑产业后继乏人。如何改变劳动密集型、效率不高的传统蚕桑产业,发展现代蚕桑产业,我国许多蚕业技术人员不断加大对条桑育技术的探索、试验、推广,甚至部分蚕区如江苏省苏州市还制订了DB 3205/T 134—2007《桑蚕大蚕全年条桑育技术规程》[1],使蚕桑产业向省力、高效方向发展。为加速玉林蚕区高效、省力化养蚕的步伐,参考国内有关大蚕条桑育方面[2-5]的实践经验,2018年5月1—10日我们在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太安、中村2个蚕区,进行了大蚕条桑育比较饲养试验,以掌握大蚕在采用条桑育过程的生长发育情况,为玉林蚕区开展高效、省力化养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品种 932·芙蓉×7532·湘晖(两广二号),60张,张种蚁量15 g,克蚁头数为2 100头,由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科研科提供。

1.1.2 供试桑品种 桂桑优62,樟木镇太安村的苏图友户、吴德寿户、徐育军户、陈志强户、陈科德户、陈祖兴户和樟木镇中村的万坚户、胡海章户、陈强户、李德坚户等10户蚕农的桑园。每户蚕农桑园面积均为6 667 m2,其中2 222.3 m2为条桑育用桑园,每45 d收获1次;4 444.4 m2为片叶育用桑园,根据常规片叶育家蚕生长发育的情况进行采摘。桑树树龄均为6年,种植规格为15 cm×80 cm,桑园土质均为沙壤土。

1.2 试验方法

试验用的两广二号蚕种统一催青,并集中在共育室共育到4龄饷食即收蚁后第10天,于5月1日上午分发到饲养水平基本相同的樟木镇太安村的苏图友户、吴德寿户、徐育军户、陈志强户、陈科德户、陈祖兴户,樟木镇中村的万坚户、胡海章户、陈强户、李德坚户等10户蚕农进行条桑育比较试验,每户蚕农条桑育与片叶育分别饲养3张蚕种,共6张蚕种,每次喂蚕给叶量以下次给叶前蚕座残桑约5%为准,饲养至熟蚕上蔟、收茧。从5月1日起至5月14日止跟踪记录包括采桑、消毒、给桑、各种技术处理、上蔟、采茧等在内的一切用工情况;5月15日采茧后调查死笼率、产茧量、蚕茧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蚕条桑育对张种产茧量的影响

从2018年春蚕期樟木镇蚕农大蚕条桑育试验(表1)可以看出,大蚕条桑育平均张种产茧量为43.41 kg,比片叶育平均张种产茧量45.42 kg低2.01 kg,低了4.43%。其中大蚕条桑育张种产茧量最高的苏图友户为45.40 kg,比片叶育张种产茧量最高的万坚户的47.10 kg低1.70 kg,低了3.61%;大蚕条桑育张种产茧量最低的陈志强户为40.20 kg,比片叶育张种产茧量最低的徐育军户和陈强户的43.80 kg低3.60 kg,低了8.22%。

表12018年春蚕期樟木镇苏图友等蚕农大蚕条桑育的产茧量、蚕茧产值及用工情况

饲育方法饲养农户饲养蚕种/张用工量/工产茧量/kg张种产茧量/kg公斤茧颗数/粒蚕茧产值/元张种产值/元死笼率/%条桑育苏图友345.0136.2045.405607 082.402 360.806.0吴德寿340.5126.6042.205816 583.202 194.407.0徐育军339.0131.4043.805796 832.802 277.606.0陈志强342.0120.6040.205946 271.202 090.409.0陈科德340.0134.1044.705706 973.202 324.408.0陈祖兴340.5131.4043.805686 832.802 277.606.0万坚342.5135.9045.305607 066.802 355.607.0胡海章340.5133.8044.605966 957.602 319.207.0陈强339.0129.6043.205806 739.202 246.408.0李德坚340.5122.7040.905736 380.402 126.807.0合计/平均30409.51 302.3043.4157667 719.602 257.327.1片叶育苏图友358.5137.4045.805537 144.802 381.605.0吴德寿357.0134.7044.905657 004.402 334.806.0徐育军357.0131.4043.805646 832.802 277.604.0陈志强357.0138.0046.005307 176.002 392.003.0陈科德358.5140.7046.905217 316.402 438.804.0陈祖兴357.0137.1045.705497 129.202 376.406.0万坚358.5141.3047.105267 347.602 449.205.0胡海章357.0134.7044.905687 004.402 334.807.0陈强357.0131.4043.805706 832.802 277.608.0李德坚358.5135.9045.305457 066.802 355.606.0合计/平均30576.01 362.6045.4254970 855.202 361.845.4

苏图友、吴德寿、徐育军、陈志强、陈科德、陈祖兴为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太安村的饲养农户,万坚、胡海章、陈强、李德坚为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中村的饲养农户;蚕茧价格为52.00元/kg;市场用工价为70.00元/工。

2.2 大蚕条桑育对蚕茧大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大蚕条桑育平均公斤茧颗数为576粒,比片叶育平均公斤茧颗数549粒多27粒。说明,条桑育的蚕茧比片叶育略小。其中大蚕条桑育公斤茧颗数最少的苏图友户和万坚户为560粒,比片叶育公斤茧颗数最少的陈科德户的521粒多39粒;大蚕条桑育公斤茧颗数最多的胡海章户为596粒,比片叶育公斤茧颗数最多的陈强户的570粒多26粒。

2.3 大蚕条桑育对蚕茧产值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条桑育平均张种产值为2 257.32元,比片叶育平均张种产值2 361.84元少104.52元,减少4.43%。其中大蚕条桑育张种产值最高的苏图友户为2 360.80元,比片叶育张种产值最高的万坚户的2 449.20元少88.40元,减少3.61%;大蚕条桑育张种产值最低的陈志强户为2 090.40元,比片叶育张种产值最低的陈强户的2 277.60元少187.20元,减少8.22%。

2.4 大蚕条桑育对死笼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大蚕条桑育平均死笼率为7.1%,比片叶育平均死笼率的5.4%高1.7个百分点。其中大蚕条桑育死笼率最高的陈志强户为9.0%,比片叶育死笼率最高的陈强户的8.0%高1.0个百分点;大蚕条桑育死笼率最低的苏图友户、徐育军户和陈祖兴户均为6.0%,比片叶育死笼率最低的陈志强户的3.0%高3.0个百分点。

2.5 大蚕条桑育对用工量及每工产值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大蚕条桑育平均张种用工量为13.7个工,比片叶育平均张种用工量19.2个工少5.5个工,减少了28.65%。虽然片叶育平均张种产值比条桑育高104.48元,但如果每个工以市场用工价70.00元计算,则条桑育平均张种用工成本减少了385.00元,减去片叶育平均张种产值比条桑育高的104.48元,条桑育张种效益比片叶育高280.52元;另外,从用工效益比较来看,条桑育平均每工产值为165.17元,比片叶育平均每工产值123.01元多42.16元,每工产值提高了34.27%,由此可以看出,条桑育可以明显减少张种用工量并提高每工产值。

3 小结

3.1 条桑育减轻了劳动强度

3.1.1 减少了采桑时间 条桑育采取的是叶与枝条一起剪伐,采伐时张种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片叶育所需的时间,且桑叶不易失水,既延长了桑叶的保鲜时间,更减少了采桑的时间、减轻了采桑的劳动强度。

3.1.2 减少了给桑次数 给桑时因枝条条状摆放而使蚕座形成立体空间,且叶与枝相连保鲜时间较长,家蚕也就能够在枝条形成的立体蚕座空间中长时间充分食叶,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使给桑次数随之减少,所需的人工比片叶育少,减轻了喂蚕的劳动强度。

3.1.3 减少了除沙次数 条桑育的蚕座从4龄开始在经过多次条桑摆放后,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立体蚕座,因其通风透气性较好,为家蚕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而仅在5龄饷食时除1次蚕沙,比片叶育少用了2次除沙人工,从而减少了除沙次数,减轻了除沙的劳动强度。

3.2 条桑育增加了经济效益

从本次试验结果看,条桑育平均每工产值为165.17元,比片叶育平均每工产值123.01元多42.16元,每工产值增加34.27%。说明虽然片叶育在产茧量、产值、死笼率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片叶育由于各工作环节所需的用工偏多,无形中抵消了片叶育所存在的微弱优势。如果计算人工成本,则条桑育张种效益比片叶育提高280.52元。

综合上述结果,条桑育能有效降低农户采桑、喂蚕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用工数量和用工时间,解决了目前蚕桑产业与其他产业争抢劳动力的问题。既有利于扩大种桑养蚕的规模,降低养蚕劳动成本,又能巩固现有的蚕桑产业,是农村发展规模化养蚕值得推广的现代化养蚕技术。

猜你喜欢

樟木产值用工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