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蚕春秋兼用限性品种南·岳×星·辰

2018-12-05艾均文何行健

中国蚕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茧层茧丝蚕种

唐 芸 艾均文 何行健 薛 宏 郑 颖 刘 勇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7)

随着我国蚕种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推进,蚕种经营的市场化、民营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蚕种生产本身计划性强和农村用种变动性大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1-2]。春秋兼用种适宜在多个季节推广使用,在蚕种生产布局上弹性更强,对缓解上述矛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根据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以选育强健性多丝量的春秋兼用家蚕品种为目标,选用抗逆性较强的中丝量品种与丝多质优的多丝量品种为杂交育种亲本,累代在春季和秋季气候条件下交替培育,育成了1对强健、优质、高产的春秋兼用四元杂交斑纹全限性家蚕新品种南·岳×星·辰[3]。该品种已于2006年9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起在湖南省农村开始实用化推广,春季盒种产茧量与主推蚕品种871×872、湖·滨×明·光相仿,秋季盒种产茧量比主推蚕品种洞·庭×碧·波高5%左右。南·岳×星·辰先后在四川、重庆等地推广,反应良好,适宜在长江流域蚕区春秋季饲养。现将南·岳×星·辰的性状与饲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双交原种主要性状及其饲育要点

1.1 双交原种的主要性状

南·岳(正、反交):中国系统,二化、四眠、化性稳定,春秋兼用家蚕品种。越年卵为灰绿色及青灰色,卵壳为淡黄色,间或有白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 200~2 250头,小蚕趋密性、趋光性强;壮蚕体色青白,体型粗壮,花蚕为雌,白蚕为雄,蚕期雌雄鉴别容易,入眠快,眠起齐一,食桑快且量大。老熟齐涌,但雌蚕老熟略慢,茧短椭圆形,间或有球形,缩皱中等,茧色洁白。蛾体浅灰白色,发蛾集中,交配性能良好,单蛾产卵550粒左右。催青期经过11 d,蚕期经过25 d,蛰中经过16 d,与星·辰对交应推迟2 d出库,迟1 d上蔟。

星·辰(正、反交):日本系统,二化、四眠、化性稳定,春秋兼用家蚕品种。越年卵为灰紫色,卵壳为白色。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 300~2 350头,小蚕有逸散性,食桑稍慢;壮蚕体型中等,花蚕为雌,白蚕为雄,蚕期雌雄鉴别容易。老熟较齐,但雌蚕老熟略慢,茧形浅束腰,缩皱中等,匀整洁白。蛾体米黄色花翅,发蛾不太集中,交配性能好,单蛾产卵510粒左右。催青期经过11 d,蚕期经过26 d,蛰中经过17 d,与南·岳对交,应提早2 d出库,早1 d上蔟。

1.2 双交原种繁育技术要点

1.2.1 催青要求 可按二化性家蚕品种渐进温度催青标准或二段式简化催青标准催青。胚胎发育前期(戊3胚胎前)应分别将温湿度控制在23.0~24.5 ℃、75%~80%,并保持自然光照;胚胎发育后期(戊3胚胎后)温湿度则应分别控制在25.0~25.5 ℃、85%~90%,辅以人工感光6 h以上,确保每日光照时间超过18 h。蚕种点青后,进行黑暗保护以促进蚕种孵化齐一。

1.2.2 饲育条件 稚蚕期,特别是1~2龄原蚕有趋光、趋密性,每次给桑前要做好匀座、整座工作,每日注意调箔;壮蚕期应注意及时分箔、除沙,防止高温多湿。1~2龄全防干育,饲育温度27.0~28.0 ℃,相对湿度90%;3龄半防干育,饲育温度26.0~27.0 ℃,相对湿度80%~85%;4~5龄普通育,饲育温度24.0~25.0 ℃,相对湿度70%~75%。各龄眠起时,相对眠中温度升高0.5 ℃,并注意及时补湿。

1.2.3 叶质要求 收蚁及稚蚕用叶要适熟偏嫩,大蚕用叶要求充分成熟,切忌用嫩叶、湿叶、蒸热叶、虫口叶。南·岳原蚕要良桑饱食,星·辰原蚕要多回薄饲。春季原蚕用叶的桑园要多施磷钾肥,早摘芯,以提高桑叶成熟度。秋季原蚕忌用老叶和含水率过低的桑叶。

1.2.4 消毒防病 眠起处理要做到适时加眠网,及时提青,尽量缩短就眠到止桑的时间,提高同一批蚕的发育整齐度,尽早淘汰发育不齐的迟眠蚕。星·辰较易感染发生血液型脓病,龄中应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多用新鲜石灰、焦糠等干燥材料,提青后的眠蚕可撒1层薄霜状的生石灰。大蚕期要加强通风排湿,防止高温闷热。

1.2.5 种茧保护 老熟齐一,应提前做好上蔟准备工作,蔟中宜通风干燥,以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上蔟至茧壳形成的24 h内,蔟中温度为25.0~25.5 ℃。早采茧时间一般掌握在上蔟后60 h。种茧保护温度为24.0~25.0 ℃,防止接触27.5 ℃以上的高温。南·岳有黑头蛹、败血蛹发生,应充分利用斑纹限性的特点,实行蚕期分蚕,推迟削茧时间,防止蛹后期感染发病。

1.2.6 雌雄鉴别 该品种幼虫斑纹全限性,从4龄饷食1 d后直至家蚕老熟的幼虫期均可根据斑纹的有无开展人工区分雌雄,做到分开饲养、分开上蔟。蚕种生产单位还可根据自身条件与气候特点,在蚕期淘汰一定比例的雄蚕,适度扩大雌蚕的饲育量,以提高蚕种繁育系数与制种效益[4]。

2 一代杂交种性状及饲养要点

2.1 一代杂交种性状

南·岳×星·辰系斑纹全限性的春秋兼用家蚕品种,二化、四眠。以南·岳为母本的越年卵为灰绿色及青灰色,卵壳浅黄色,间或有白色。以星·辰为母本的越年卵为灰紫色,卵壳白色,克卵粒数1 600~1 700粒。蚕种孵化齐一,克蚁头数2 100~2 250头,蚁蚕体色呈黑褐色。家蚕各龄食桑较快,行动较为活泼,发育整齐,体质健壮;壮蚕,食桑快猛且量大,粗壮结实,花蚕为雌,白蚕为雄(图1)。老熟齐一,喜结中上层茧,茧粒大,茧形长椭圆,大小匀正,茧色洁白,缩皱中等(图2)。春季茧层率25%~26%,茧丝长1 200~1 350 m,解舒丝长1 000~1 100 m;秋季茧层率24%~25%, 茧丝长1 000~1 050 m, 解舒丝长750~900 m, 纤度适中,洁净优。

图1 南·岳×星·辰的幼虫

图2 南·岳×星·辰的蚕茧

2004年—2006年连续在春、中秋、晚秋季进行了实验室鉴定。春季以菁松×皓月为对照品种,南·岳×星·辰的虫蛹率96.20%,比对照品种高1.60个百分点,全茧量2.04 g、茧层量0.508 g、茧层率24.9%、万蚕收茧量20.63 kg、万蚕茧层量5.63 kg,与对照品种相仿;茧丝长1 280.6 m,略短于对照品种,解舒丝长1 177.8 m,比对照品种长36.4 m,解舒率91.96%,比对照品种提高3.2个百分点。秋季以湖南省主推夏秋用家蚕品种洞·庭×碧·波为对照,南·岳×星·辰的虫蛹率93.29%,比对照品种高0.55个百分点,全茧量1.61 g、茧层量0.385 g、茧层率23.91%、万蚕收茧量15.87 kg、万蚕茧层量3.81 kg,其中,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1.00个百分点、6.8%和11.4%;茧丝长1 074.5 m、解舒丝长879.7 m,分别比对照品种长102.8 m、93.2 m。茧丝纤度适中,均方差较小,洁净优,鲜茧出丝率17.12%。

2005年—2006年秋季,南·岳×星·辰在湖南省澧县、津市大面积比较试养,平均盒种产茧量35.9 kg,比对照品种洞·庭×碧·波高9.7%;2006年—2007年春季,平均盒种产茧量40.5 kg,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5.2%,与对照品种春·蕾×镇·珠成绩相仿。南·岳×星·辰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优势。

2.2 一代杂交种饲育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是稚蚕生长快,用叶要适熟,勤扩座、匀座;壮蚕食桑旺盛,转色快,勤分箔除沙,良桑饱食,忌饲湿叶、蒸热叶、虫口叶。二是要坚持养蚕前、蚕期中、养蚕结束后的消毒防病,秋季高温多湿时,要加强通风排湿。三是老熟较为齐涌,要及时稀上,注意蔟中通风干燥。上蔟前期,如遇低温,要及时升温,以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

猜你喜欢

茧层茧丝蚕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