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

2018-12-05陈兴朝曹大鹏陈元秀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双创积极性因素

陈兴朝,潘 青,曹大鹏,陈元秀,袁 兵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阳 550025)

引言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在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上被李克强总理提出以来,“双创”的话题多次在重要的场合被提及。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201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国家重要部门多次出台了关于双创的相关政策法规。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接班人,无论是理论知识、道德素养,还是激情和精力,都是“创新创业”行动中最适合的群体之一。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升级,促进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没有特别高的表现,特别是对于像我校等类似的普通本科及以下的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有众多,例如资金、经验和兴趣等,但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无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机制研究分析

1.创新创业政策机制分析。在创新创业理念的贯彻和普及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都较以前浓厚。在中央对于“双创”的重视下,贵安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布了《贵安新区关于鼓励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大学生在贵安新区创业落户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及《贵安新区关于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文件,制定了贵安新区关于大学生和大众创新创业政策扶持指南,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创业和相关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地实施。该指南详细地解答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的问题,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创业资金补贴政策支持等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2.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相较于国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较为薄弱。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园,有责任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好宣传和指导工作。目前,存在创业培训的内容不能做到因项目不同而不同,以及培训与教育的知识比较笼统的现象。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多数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并没有接受过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培训,多数学生表示仅接受过简单的管理培训。因此,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具体的企业运营方法和经验,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只能是处处碰壁,最终以失败告终。

3.充分发挥政策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作用。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具体指相关扶持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方向。当下,各高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但我们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创业者对于当地的双创政策并不了解,有些政策只是听到过,但并不具体了解。因此,导致很多政策里有的优惠政策没有能发挥其作用,在造成政策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创业者在创业中的积极性。

二、积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创业大多数是基于某种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从一个没有自主创业想法到一个自主创业者,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的催化和引导的。因此,为了更好调动大学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我们做了有关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的调查,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压力。随着本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在岗位有限的条件下,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也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很多人是为了减少就业压力就选择了自主创业,根据我们的《关于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调查》问卷调查所示,有42%的人表示自己是因为就业压力太大而产生自主创业的想法。在我们的走访中有4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2.政策因素。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和各大高校都特别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因而每年政府和各大高校都会出台和发布一些有关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文件,这些政策和文件对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所做的《关于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调查》问卷所示,有56.2%的人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有所了解,在对创业政策了解的途径中52%的人是通过手机和网络。对政府和各大高校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持支持的态度,有51%的人认为对社会的影响很好;有49.8%的人认为,政府颁布的有关优惠政策在自己打算创业的情况下能够推动创业欲望;有42.5%的人认为,相关的优惠政策是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的走访中,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了解一定的相关政策,有6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因为这些优惠政策才选择创业的,他们表示对于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进行的有关税务方面的优惠非常赞同,这个优惠政策对他们选择自主创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全部的受访者表示学校为他们免费提供的经营场所,孵化基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为他们节省了很大一笔开销。

3.资金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8%的人是有创业想法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而导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而根据已经创业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的资金来源有部分人是合伙,有部分人是从家里筹钱,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贷款。他们表示一旦选择创业就代表着要承担风险,就要做好准备。

4.其他因素。对于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心理因素,社会经验,兴趣等。有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自己心理害怕失败,害怕承担,所以自己不敢去尝试,从而选择按部就班的生活。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而他自己还没有拥有足够的经验,所以还没有付出行动。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创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他们表示兴趣是最好的推动力。

三、结语与建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有:就业压力、政策因素、资金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经验、兴趣爱好等。其中,“双创”政策对推动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1.完善政策机制。双创政策的提出对于创业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在政府的优惠政策下,人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阻力有所下降;挑战在于当下的大学生自身素质还不能更好地与政策要求相符合。学校依照双创政策的指示,强化双创孵化园平台的建设,对入住的创业者实行免租金,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指导,传达解读政策文件等服务,为有意创业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创业扶持平台。但由于对于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不够高,没能有效地抓住政策优惠的好处,在解读政策时缺少一定的解读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完善“双创”政策宣传解读机制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创业导师培训课程是有必要的,如此可以提升创业者的能力和素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创业风险。

2.构建政企校联动体系。大学生的“双创”教育应进一步构建校企合作的生态系统。如何与社会和企业形成产学研的天然结合,是全球高校面临的问题。从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情况来看,学校创业的大学生多是独立自主创业,缺少与外界社会和企业的合作,创业市场狭窄,限制了发展的机会。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和高校联合出台相关互补政策和章程,为校内创业项目和校外企业搭建起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增加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双创积极性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