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时代基层央行审计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2018-12-05王伟文

审计与理财 2018年2期
关键词:内审部门基层

■王伟文

·*·前 言·*·

努力探索科学管理新模式,让被审计对象达到“监督是福”的境界,审计文化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是有效规避“惧审、避审、拒审”排斥、抵触心理及行为的一剂良药。作为审计文化的牵头人和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基层央行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子如何才能走得通、跑得顺,如何尽快让审计文化氛围“暖”起来,值得每一位基层央行内审人员去深深地思考……

一、新时代基层央行审计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

审计如弓,文化似弦。弦松张有驰,弓才能得心应手。长期以来,审计文化作为央行文化的一份子,通过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廉政文化等文化交融,在促进审计制度创新、深化审计理论研究、优化审计行为模式、转变审计工作理念等方面均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审计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可圈可点。

审计文化是发展中的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在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确定把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八大监督”体系之一,审计地位日益突出,与其相随的审计文化主体地位更加彰显。当前,中国步入了历史发展新时代,对审计文化建设而言面临的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进一步理顺关系,让被审计对象乐意监督,将每一次审计都视为一次宝贵的工作“体检”机会,这是每一位基层央行管理层的殷切期盼,也是每一位审计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站在惧审、避审、拒审者角度分析,一些部门、一些同志之所以对审计有排斥、有抵触,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心虚”,自己知道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害怕处罚;二是“体虚”,对待工作庸懒散,嫌麻烦而躲避;三是“根虚”,或因无知而无畏,或自认为做到够好,认为多此一举没必要。对此,审计文化建设是一剂对口良药。审计文化运用得当,则能够通过其独特的文化药味与文化药性,有效根治“三虚”病症。

二、当前束缚基层央行审计文化建设发展的若干瓶颈问题

一是审计文化建设规划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审计文化建设未能纳入到审计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对近期乃至长远时期审计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未能加以明确并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在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做一件算一件、走一步是一步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是审计文化融合不紧密。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对群体性参与重视不够,文化融入窗口始终处于半闭合状态。如本级层面,基层央行多采取参与式审计方式,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参与审计项目实现文化互动。然而,受管理理念、协调机制、考核机制等因素限制,在成果共享之时,非内审人员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个看似不经意的“疏忽”却无形中拉开了彼此间的距离。

三是审计文化渗透浮于表层。审计文化传播的载体过于倚重内部刊物和内部网站,面对面的文化交流渠道偏少,借助于工会小组、团委、学会等群体性组织平台的文化协作也不够密切;在宣传声势上,审计文化也不如廉政文化、货币政策等宣传势头来得勤、来得烈;另外,由于审计文化活动形式多为办公式、会议式,喜闻乐见的趣味性文化活动形式不多,文化氛围不够活跃,离实现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之间消除隔阂、密切关系的愿望与初衷还相差甚远。

三、新时代审计文化建设应有新气象、新作为

1.把稳审计文化建设“方向盘”。基层央行审计文化建设要着力提升政治站位,严守政治规矩,文化思想要紧贴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文化步子要紧跟新时代旋律,文化宣传重点要突出惩治和预防四风行为,文化活动内容要紧密围绕在中央和央行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致力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审计新文化。

2.着力构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审计文化环境。以审计文化建设推动内审工作的开展,仅仅是审计文化建设拉开的序幕曲。将审计文化转化为正能量,以审计文化反哺基层央行履行职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才是审计文化价值的真正体现。因此,审计文化建设不是内审单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局,应当牢固树立审计文化“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对现实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制约审计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内审部门应及时向上级行反映,并尽可能立足于实际,通过深入沟通和广泛交流积极争取本级领导层的重视和部门间的支持,会同人事、调查统计、后勤服务等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好诸如审计文化成果共享及运用等在内的一系列涉及人、财、物方面的协调机制问题,为审计文化的发展创造适宜的运行环境。

3.学会从融合中求得突破。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道需要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同志主动融入、人人添砖加瓦砌叠而成的“文化墙”。“参与”是目前审计文化传播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审计文化活动是让“参与”实现融合的主要途径,是审计文化建设必不可缺的维系纽带。审计文化建设要突出“内化于心”,要让每一个参与部门、每一位参与者从融入中找寻自我、超越自我、展现自我,不断增强审计文化的感召力、向心力;要通过广泛开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域特色和丰富实践内涵的系列审计案例警示教育、审计知识竞赛、创建审计文化之窗等审计文化活动,更好地展示审计文化魅力,着力提升审计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

4.内审部门要摆正位置,将自身角色定准位。内审部门既要立足于“自家人”的身份,不断强化审计文化机制建设;更要以“当家人”的角色切实履行审计文化宣传与服务,做好“组织者”、“操盘手”、“协调员”,着力排除“不愿为”、“不能为”的各种主观性、客观性障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开展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内审部门应该通过志愿、选拔、交流、推荐等合理渠道,在既有利于审计文化建设,又不影响参与部门或个人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开展。

5.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累积的渐进过程,不可浅尝辄止,对审计文化土壤要勤于浇灌、适量“施肥”。审计文化作为央行文化的一份子,要注重与央行廉政文化、国库文化、科技文化等关联性文化进行信息、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吸取对自己发展有益的新元素,实现共同发展。要着力构建“共商、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审计文化潜能,齐心协力把审计文化建设做细、做实、做精。

猜你喜欢

内审部门基层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走基层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