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持续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以某高校大学为例*

2018-12-05狄朝晖李宏伟

运动精品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检出率体育运动

狄朝晖李宏伟



大学生持续心理压力现状分析——以某高校大学为例*

狄朝晖1李宏伟2

(1.赣南师范大学校医院;2.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持续心理压力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对持续心理压力的认识及对持续心理压力的预防和防控,采用《大学生持续性心理压力调查问卷》结合《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表》对地方某高校2015-2017级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共300名进行了持续心理压力现状和发病率的调研。结果显示,该地方高校持续心理压力检出率为35.3%,不同专业发病率不同,新生及即将毕业的学生持续心理压力检出率较高,有运动习惯的学生持续心理压力检出率相对较低。

大学生;持续心理压力;现状;发病率;运动

持续心理压力是指心理压力持续超过1个月无法消解,对身体心理造成较大伤害的心理问题【1】。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持续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疾病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给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持续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很好的化解,势必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常见的大学生心理疾病。这些疾病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疾病。研究显示【2】,有持续心理压力的大学生他们很少主动上医院,有很大的隐匿性,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高校大学生持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的增大,失恋、心理失衡等原因。寻找早期发现持续心理压力的大学生,切断发展联锁,避免其演化和发展成心理疾病,探索早期切实可行、有效的治疗办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刻不容缓的职责和任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地方高校中的文学院、法学院、生环学院、物电学院、体育学院五个学院在校学生由2015级,2016级,2017级学生共300名。

1.2 研究方法

调查工具:(1)运用通用的《大学生持续性心理压力调查问卷》结合《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表》。总量表由44项压力源构成,其主因子结构为能力相关、家庭影响、人格特质、个人感受、价值倾向和学业负担。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表通过总分来区分压力症状有无及严重程度:0-20(基本上)无压力症状,21-40轻度,40-60中度,60及以上为严重。(2)自编问卷。参考阅读有关文献相关材料自编问卷,主要是有关于是否有运动习惯、运动项目、运动频度、运动时间等运动处方等方面。

1.3 统计学处理

发病病例数及发病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2 结果

2.1 大学生持续心理压力症状检出情况

表1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检出情况( N=300)

持续心理压力评分人数(N)百分率(%) 0-20(无)19464.7% 20-40(轻度)6120.5% 40-60(中度)3612% 60以上(重度)92.8%

从表1可以看出,应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表进行调查发现评分大于20分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检出情况,其中有心理压力症状者占35.3%。轻度心理压力占20.5%,中度占12%,重度2.8%,无64.7%。某大学心理压力检出率相对较高。在该校五大学院的在校学生中,心理压力检出率与国内大学生心理压力的20%-60%检出率相比,处于较高的发生水平。

2.2 不同专业的学生抑郁症状检情况

表2 各学院持续心理压力人数汇总 (N=300)

X2检验,◆与中、重度相比P﹥0.05, ﹟与文语学院相比P﹤0.05, ﹡与文学院相比P﹥0.05

不同专业的学生持续心理压力症状检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以上五个学院调查显示,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压力检出情况有所不同。其中文学院心理压力检出率最高,达到9%;其次是法学院检与生环学院,检出率达分别是7.6%及7.1%,但它们与文学院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物学院及体育学院检出率较低,分别为5.9%及5.2%,明显高于文学院检出率,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它们尽管低于物电法学院(7.6%)及法学院(7.1%),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2.3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持续心理压力检出分布情况

表3 持续心理压力百分比(N= 61)

年级文学院法学院生环学院体育学院物电学院合计(%) 一年级6223215(23.5%) 二年级4114111(18.8%)﹟※ 三年级3152112(19.5%)﹟※ 四年级5393323(38.2%) 总数1871712761(100%)

﹟ X2检验,与一年级比较P﹤0.05,※四年级比较P﹤0.01

表4 不同专业的男女生人数(N=61)

年级文语学院法学院政 生环学院 物电学院体育学院合计 男女男女 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一年级0412031112312 二年级031211103268 三年级220123011158 四年级0331151212613 总数21256412346720(21.1%)41(78.9%)﹟

﹟ X2检验,与男生相比P﹤0.01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及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压力检情况见表3,表4。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心理压力检出情况不同。其中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明显低于大一年,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更明显低于大学四年级,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表4显示,不同专业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压力检出人数有所不同。男生中有轻度心理压力26人,女生中有轻度心理压力97人。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表达到轻度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表的大学生就有心理压力况出现。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男女之间的检出率男生明显低于女生,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与建议

3.1 讨论

3.1.1大学生持续心理压力总体发病分析

本次调查的地方某高校其中的五个专业,学生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总分及其严重程度的分级比例有教明显的差别,结果有近35.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心理压力。其中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6个选项包括能力相关、家庭影响、人格特质、个人感受、价值倾向和学业负担等几个方面。根据这几个方面可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分析原因:(1)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教学体制的问题,教师和家长以能否考得高分,能否进入高档次高校来评价学生,这种以分数、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工作困难的失败感和自我失望感。再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让很多学生心理背负很重的负担,长期以来导致精神不振,无明确的奋斗目标,缺少学习动力。(2)长期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很多大学生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不求上进,只图一时的安逸自在,只想混张文凭,对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因此,长期以来导致这些学生缺少长远人生目标,变成“玩”字当头、“混”字领先。(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都不能恰当的掌握自己的就业前景和方向,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定位,就业期望值过高,形成就业难的现状,他们对周围人、事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内心被持久的精神压力困扰。可是,在表面上,又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极其自尊的一面,生怕被别人冷落,在与人相处时稍有一点异常便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或不断地责备他人。遇事爱钻牛角尖,情绪久久不能缓解。有的同学甚至对时间的感觉发生错觉,认为时间比平时缓慢而减速,进而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悲观消极的心理。(4)网络发展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的出现,使相当大部分学生整日整夜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节制的上网,晚上通宵,导致精神不济,对于自身学习看到就头痛,疲乏感加深。(5)睡眠不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睡眠障碍,习惯的睡眠时间被打乱,惧怕晚上睡眠,以各种借口拖延睡眠时间。而且,在迟迟不能入睡或早晨早醒后的一段时间里,个体往往是在思索、苦恼与精神紧张中度过。早晨起床时,就感到非常疲倦,或因精神紧张对新的一天学习生活的来临感到恐惧和不安,有的甚至会暗暗流泪。(6)对身体的主观体验不良。部分同学常常感到自己的身体不适,周身不舒服,乏累、软弱,有时感到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身体健康状况有一种恐惧感。如有的大学生说:“我身体到处都感到不适,恐怕是得了什么大病?”“我无法有效集中精力,总感到胸口郁闷,腹部有隐痛”等等。

3.1.2不同专业的学生持续心理压力检出情况

不同专业检出情况明显不同,说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检出状况不同。之所以文学院(9%)与物电学院(7.6%)占发病率的首位,是因为其本身专业的限制和专业局域性所影响,语言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就要记要背的东西有很多。基本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课外作业也是比较多的,交流教少。一天到晚都在学习学习再学习。文学院的的高发率主要原因是因为文学院男女生比例差异显著。本次调查发现,在我校五大学院中在校学生中大学生心理压力总量总分及其严重程度分级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约有近七成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其中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总体状况。心理压力对于大学生心理影响比较突出,导致大学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也是有很多。在我校五大学院的在校学生中,心理压力检出率与国内大学生心理压力的20﹪-60﹪检出率相比,处于较高的发生水平。因此,学校更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认真加以研究,不断提高预防能力,寻找早期识别抑郁症的方法,切断发展连锁,探索切实可行、有效的治疗办法,是临床医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优化高校内学生的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多渠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开设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心理咨询教育课。来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自身健康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难度,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不能立刻彻底解决。但是这个问题若不能很好的解决,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此高校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有更高的重视度,对此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特别是体育运动这一方式的作用性。

3.1.3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学生持续心理压力发病原因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业、考研、就业等压力感加剧,致使其心理压力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大学生新鲜感的逐渐丧失及一些学生自我目标的茫然,致使其心理压力呈明显上升趋势。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信息等因素的相似性,引起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具有共同性,但这些原因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起的作用不同。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于刚刚离开父母身边来到陌生的环境,新环境有陌生感,内心产生焦虑感及其对新学校让其失望感。人际关系一直是困扰新生的一个大问题,每一位新生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背景,使得每一位新生有不同的性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就业压力”已然是大学生的目前最大的心理压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导致学生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容乐观。这种忧虑从进大学门就开始了,越到临近毕业时,这种焦虑心理就显得更为严重。高校学生心理有各种层次的表现,随着各种现实压力的出现:学习与考试问题、人际关系的困扰、就业压力与考研焦虑、情绪调控、社会环境问题等等。从性别来说,女生相对说来,心胸的开阔程度、性格的外向程度、对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等相对不如男生,致使女生心理压力明显甚于男生。本次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之间心理压力检出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女生的得分率高于男生。可能是受男女生理、心里状态不同影响,一是女生心理感受性比较敏感,情感较丰富,性情多变等因素相关。二是由于女生心理卫生特点在于受心理的影响比较明显。三是女性相对男性更容易紧张,易受一些极端因素的影响产生紧张感。

3.1.4 体育运动对持续心理压力学生的检出情况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运动习惯的学生心理压力检出率相对较低,尤其是男女的比例差异明显。男生相较女生运动习惯更好、更有意识,运动方式项目更丰富多样化,运动的持续时间更长,运动频率更高。然而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更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体育运动有相对抵触的思想,运动方式简单,有的只是局限于慢跑、走路这一两个项目中。运动持续的时间也是相对比较短,运动频率只是偶而,平时想到就去或者是带有目的性质的运动,比如说减肥等等【3】。

运动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机制可能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种模式。第一是生理生化机制。运动对神经递质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改变神经递质的含量,影响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从而引起各种心理效应。第二是心理学机制。运动是一种强制性应激源,它表现在为完成特殊的目标或按照特定的要求去行动机而对身体施加的压力【4】。在运动应激情境中,机体会动员生理、心理的资源与力量尽快的或尽可能的来适应运动情境,通过长时间运动练习,有助于机体形成正确的应付模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5-6】。第三是社会学机制。运动是经人们美化和理想化的特定的社会文化方式。大学生可以借助运动这一社会文化方式,通过认识、调整和改造其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合作精神、平等公正和竞争等社会观念以及责任、义务、权利等社会理念,促进人格和谐发展【7】。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和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生物学机制是最基本的因素,是心理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学机制所作用的物质承受者;心理学机制是在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并时时刻刻给予生物学因素以深刻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学机制则是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机制的共同基础上产生的,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因素,是心理因素赖以形成和出现的根源;同时,通过心理因素的折射作用实现对生物学因素的间接影响和制约【8-13】。因此,研究认为,任何运动的心理效应的产生,必然是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研究中已证明运动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如毛志雄认为运动能改善心境状态和缓解紧张情绪;杨昭宁比较了大学生运动员与一般大学生的,表明有业余体育运动经历的大学生的人格有高乐群性和高稳定性。本调查访谈也证明了运动能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这可能与集体式的运动强制性增加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强了自我效能感,通过自身的认识、调整和改造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的结果。大量的研究证明【14-17】,运动能有效降低压力程度和累计,是预防和治疗持续心理压力的一种手段。本调查表明,持续心理压力因子实验后比实验前的值明显下降,这说明经过几周有规律的锻炼后,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持续心理压力程度。社会各界、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提倡体育运动,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根据医学原理心理压力的发病机制与运动有关系,体育运动可以降低持续心理压力症状者的持续心理压力状态。

3.2 建议

3.2.1针对高校检出的高发病率有关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做到早期检查、定期发放问卷、及时发现建立早期预防干预措施。教育部门该建立三级早期预防干预措施。社会重视心理普查,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学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快速反应机制。

3.2.2随着年级的升高,各种压力随之而来,社会各界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大学生自我身心调节能力。教育部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自身健康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认识自身发展规律、正确对待现实中的矛盾让学生学会积极自我暗示 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树立自信、消除自卑、让学生学会自我宣泄能正确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快,释放压力。

3.2.3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女生持续心理压力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学校各部门、社会各界关注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可以针对女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和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女大学生树立,促进女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3.2.4参加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情境,减轻持续心理压力程度。社会各界、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提倡体育运动,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关注体育运动的健康健心功能。体育运动可缓解心理焦虑和紧张程度;体育运动中可以加强及强化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态度体验;在身体运动中可使人产生运动流畅体验和跑步者高潮的愉快心境。

4 结论

4.1某地方高校持续心理压力发病率相对较高,有持续心理压力占35.3%。轻度持续心理压力占20.5%,中度持续心理压力占12%,重度持续心理压力占2.8%。

4.2在该校持续心理压力发病现状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持续心理压力呈明显上升趋势。

4.3该校女生持续心理压力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的持续心理压力发病率。

4.4体育运动对于持续心理压力早期干预治疗具有较大的作用。

[1]孟然,薛洪涛.压力源与压力强度在D型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5,3(26):23-26.

[2]周立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6,24(5):28-31.

[3]Ouyang P, Yatsuya H, Toyoshima H, et al. Changes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hysical fitn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fter six-month periodic well-rounded exercise programs for older adults living in nursing homes or special nursing facilities[J].Nagoya J Med Sci, 2014,71(3-4):115-126.

[4]Spirduso WW, Cronin DL.Exercise dose-response effects on quality of life and independent living in older adults [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2,33(6):598-608.

[5]Vealed, Le fevre K, PantelisC,et al. Aerobic exercise in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R Soc Med, 2016,85(9):541-544.

[6]Blumenthal JA, Babyak MA, Doraiswmy PM, et al. Exercise and pharmac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Psychosom Med, 2015,69(7):587-59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EBIOL].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健康产业 http:a/www.cmw-gov.cn/news.view-70-I.html [2016-09-16].

[8]Abukhousa E, Mohamed N . e-Health clou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J].AI-Jaroodi J. 2012,Future Internet, 4(3): 621-645.

[9]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M].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13.

[10]Corbin C, Welk G. Concept of physical fitness: Active lifestyle for wellness[M].New York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3:168-187.

[11]Bitcoin Chaser. 2016. (EBIOG] Bitcoin Quotations, http:Ubitcoinchaser.com/fun/best-bitcoin -quotes[2014-03-09].

[12]Bitcoin Transaction. 2016. [EBIOL], Bitcoin Wiki. https:/Jen.hitcoin.itlwiki/Transaction. [2016-04-12].

[13]Albertsen PC,Hanley J. 20-year outcomesfollowing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J].JAMA,2015,293(17):209.

[14]Hunt JS, Gibson RF, Whittington J.et al. Guide for develop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 road map for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J]. Popul Health Manag, 2015,18(3):159-171.

[15]Sagan A, Panteli D, Borkowski W, et al. Poland health system review[J].Health Syst Transit, 2011, 13(8):189-193.

[16]Cramm JM, Nieboer APIs "disease management" the answer to our problems? No!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require "management of overall well-being"[J].BMC Health Serv Res, 2016,16(1):500-505.

[17]Al Shammeri O, Stafford RS, Alzenaidi A,et al.Quality of medical management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nn Saudi Med, 2014,34(6):488-493.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onstant Psychological Pressure——Taking One University for an Example

DI Zhaohui, etal.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341000, Jiangxi, China)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7YB168)。

李宏伟(1969—),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检出率体育运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体育运动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通过图片看内心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