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改质肥、叶肥和果肥对胡麻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2018-12-04鲁喜荣吴瑞香杨建春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长指标胡麻产量

鲁喜荣 吴瑞香 杨建春

摘 要:本试验以‘晋亚12号为材料,通过单施或复合配施土壤改质肥、叶肥和果肥,研究其对胡麻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合理配施方法。结果表明,播前喷施土壤改质肥,配合快速生长期喷施2次叶肥,可以获得最高产量,显著高于除“土壤改质肥+2次叶肥+果肥”、“土壤改质肥+1次叶肥”外的其他施肥处理(P<0.05),说明土壤改质肥与叶肥合理配施能够促进胡麻产量提高。

关键词:土壤改质肥;叶肥;果肥;胡麻;生长指标;产量

中图分类号: S14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10.011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il fertilizer, leaf fertilizer, and fruit fertilizer on growth indicators and yield of flax using 'Jinya 12' as test material to confirm the optim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fertilizer + leaf fertilizer twice" treatment had the highest flax yield, which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other fertilizer treatments except "soil fertilizer + leaf fertilizer twice + fruit fertilizer" and "soil fertilizer + leaf fertilizer once", indicating that the optimal application of soil fertilizer and leaf fertilizer could increase the flax yield.

Key words: soil fertilizer; leaf fertilizer; fruit fertilizer; flax; growth indicators; yield

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即为油用亚麻,在我国至少有1 000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西北和华北高寒干旱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胡麻籽富含α-亚麻酸、木酚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等多种功能,其营养保健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但是长期以来,胡麻生产受到自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胡麻生产者的种植效益较低,中国作为最大的胡麻进口国,只有不断提高單产、提升品质才能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胡麻一般种植在干旱瘠簿地,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施肥方式大多是播前深施P、K肥,苗期追施N肥。但有关喷施有机叶面肥和果肥,国内外相关论述尚未见报道。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叶肥、果肥和土壤改质肥3种不同类型肥料在胡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施肥方法(单施或复合喷施)对胡麻植株不同时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喷施方法,为胡麻高值化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胡麻新品种‘晋亚12号。

试验采用纳提诺叶肥、果肥、土壤改质肥,由台湾新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中,叶肥有效成分:有机质90%,全氮(N)5.5%,全磷酐(P2O5)2%,全氧化钾(K2O)2.5%;果肥有效成分:有机质85%,全氮(N)3%,全磷酐(P2O5)2%,全氧化钾(K2O)2.5%;土壤改质肥有效成分:有机质90%,全氮(N)3.5%,全磷酐(P2O5)1.5%,全氧化钾(K2O)2.5%。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山西省怀仁县毛家皂试验站开展,土壤为栗褐土,其具体理化性质为:有机质6.33 g·kg-1;全氮0.52 g·kg-1,速效氮65.2 mg·kg-1;速效磷12.9 mg·kg-1;速效钾 62 mg·kg-1;pH值 8.54。试验地排灌条件良好,前茬作物为马铃薯。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单一喷施或复合喷施,共12个处理(表1),3次重复,36个小区,以不施肥为对照,小区面积2 m×6.67 m。叶肥、果肥1 800 g·hm-2 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土质改质肥1 800 g·hm-2 1 500倍液喷于土壤。

胡麻于2017年5月5日播种,5月16日出苗,喷施后分别于6月15日、6月25日、7月5日、8月10日、8月25日(收获),在各小区随机抽取15株进行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主茎分枝数、根长、单株鲜质量和风干质量,以及收获后的千粒质量和小区胡麻产量。风干质量是在遮阴处自然风干的质量;计算各个处理下性状与对照小区的比值,称为某个性状的相对值,如相对鲜质量、相对风干质量等,从而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类型肥料和施用方法对胡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SPSS 18.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改质肥对苗期胡麻生长指标的影响

6月15日为胡麻苗期,未进行叶肥和果肥的施用,故可将12个处理分为2组,即土壤改质肥施用组(T1~T6)和未施用组(T7~T12)。从表2可以看出,土壤改质肥施用组胡麻株高和主根长均显著高于未施用组(P<0.05),鲜质量和干质量略高于未施用组而根干质量则略低于未施用组,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2.2 快速生长期第1次喷施叶肥后胡麻生长指标的变化

6月25日胡麻快速生长期第1次喷施叶肥后的生长指标测定,在此时期,T1 和T3处理只喷施土壤改质肥,归为组Ⅰ;T2、T4、T5和T6在喷施土壤改质肥的基础上喷施叶肥1次,归为组Ⅱ;T7和T9均未施肥,归为组Ⅲ;T8,T10,T11,T12只喷施1次叶肥,归为组Ⅳ。从表3可以看出,胡麻株高在组I和组II显著高于组III和组IV(P<0.05);主根长在组I显著高于组III和组IV(P<0.05),组II与其他3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茎数、鲜质量、干质量、根干质量在喷施叶肥处理(组I和组IV)均高于未喷施叶肥处理(组II和组III),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2.3 快速生长期第2次喷施叶肥后胡麻生长指标的变化

7月5日胡麻快速生长期第2次喷施叶肥后的生长指标测定,在此时期,根据各处理施肥情况(表1)可分成6组,A(T1和T3),B(T4和T5),C(T2和T6),D(T7和T9),E(T10和T11),F(T8和T12)。从表4可以看出,胡麻株高和主茎分枝虽然在施肥组均高于未施肥组,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胡麻分茎数在组C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鲜质量在组C显著高于组D和组E(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质量在组C与组F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均显著高于组D和组E(P<0.05)。

2.4 不同类型肥料组合处理对胡麻生长指标的影响

8月10日根据表1的施肥组合均完成后进行生长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表5),各处理组间胡麻株高、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和植株干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鲜质量在T2处理显著高于T7(CK)和T3(P<0.05)。

2.5 收获期不同处理对胡麻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8月25日收获时进行了生长指标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6)表明,各处理间的株高、工艺长度、单果果粒数、千粒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茎数在T1、T6、T11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主茎分枝数T5处理最高,显著高于T2、T7、T9和T10处理(P<0.05);单株结果数在T2、T4、T5和T6处理显著高于T7、T9、T10和T11处理(P<0.05);单株粒质量T6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小区产量T6处理最高,与T2和T4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9个处理(P<0.05)。

3 结论与讨论

3.1 土壤改质肥对胡麻生长指标的影响

植物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也是多种氨基酸、有机酸和激素合成的主要场所,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均有密切关系[1-3]。本試验中,施用土壤改质肥的处理组胡麻株高、主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平均值均高于未施用组,出现了整体增加的趋势,其中株高和主根长差异显著,但根系干质量略有下降。说明播前喷施土壤改质肥能够改善根际土壤特性,促进植株苗期根系的生成和发育,增加根系毛根的数量和长度,从而提高胡麻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4-5],促进苗期植株的快速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为胡麻最终经济产量的形成打下基础。根系干质量略有下降应该由于向地上部养分的大量输送造成根部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降低根部干物质的积累所致。

3.2 叶肥对胡麻生长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中,快速生长期第1次喷施叶肥后,土壤改质肥单独处理和土壤改质肥+叶肥处理株高和主根长高于不施肥对照和单施叶肥处理,且前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虽然分茎数、鲜质量、干质量、根干质量在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喷施叶肥处理均高于未喷施叶肥处理,说明在这一时期喷施叶肥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与土壤改质肥搭配效果更佳。虽然叶片在吸收水分的同时能够像根一样把叶肥营养物质吸收到植物体中[6-7],但其主要养分供应还是依靠根系吸收,同时因叶肥施用量有限,故叶肥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而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快速生长期第2次喷施叶肥后,分茎数、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表现为土壤改质肥+叶肥2次显著高于对照组,亦说明叶肥搭配土壤改质肥的应用效果较好。在这一时期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样旺盛,作物光合作用强,生长量大,叶片对养分吸收量也大,通过喷施叶面肥可以补充根系养分的供应不足,尤其可以促进叶片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增强,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增加植株生物量的积累[8-12]。

3.3 果肥对胡麻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灌浆期是胡麻生长的关键时期,胡麻获得高产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实现。在青果期喷施果肥后,T2处理(土壤改质肥+叶肥2次+果肥)鲜质量最高,显著高于T3处理(土壤改质肥+果肥)和T7处理(CK),其他指标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土壤改质肥、叶肥和果肥的配合有利于提高胡麻植株生物量,但若无叶肥的配合,则限制了土壤改质肥和果肥肥效的发挥。且胡麻是蒴果,本身亦不利于肥料的吸收,故果肥仅在土壤改质肥和叶肥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效果较好。

本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喷肥处理的胡麻,在成熟期时,T6处理(土壤改质肥+叶肥2次)综合表现良好且产量最高,其次是T2和T4处理,三者产量差异不显著充分说明土壤改质肥与叶肥合理配施能够促进产量提高。根系是作物吸收养分最活跃的器官,在生长前期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是作物增产的关健。作物对叶面吸收的养分利用效果可以与根部施肥起到部分相似的作用[13]。叶面肥经叶片吸收后能够为植株补充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土壤施足底肥,生长中期不再追肥的情况下,适当喷施叶肥可以弥补生长后期根系养分供应的不足,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为灌浆期物质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打下基础,提高胡麻籽粒的千粒质量,进而起到提高产量的作用[14-18]。

参考文献:

[1]FITTER A.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root systems[M] // WAISEL Y, ESHEL A, KAFKAFI U. Plant roots, the hidden half.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2002: 15-32.

[2]FITTER A H. Roots as dynamic systems: the developmental ecology of roots and root systems[M]// PRESS M C, SCHOLES J D, BARKER M G.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London: Blackwell scientific, 1999: 115-131.

[3]INUKAI Y, ASHIKARI M, KITANO H. Function of the root system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rown root formation in rice[J].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2004, 45(S): 17.

[4]邵明安, 杨文治, 李玉山. 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J]. 土壤学报, 1987, 24(4): 295-305.

[5]孙三民, 安巧霞, 杨培岭, 等. 间接地下滴灌灌溉深度对枣树根系和水分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8): 81-90.

[6]李燕婷, 李秀英, 肖艳, 等.叶面肥的营养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1): 162-172

[7]NUMANN P M. Plant growth and leaf-applied chemicals[M]. Boca Raton, Florida: CRC Press, 1988.

[8]李瑞海, 徐大兵, 黄启为, 等. 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1(3): 91-96.

[9]沈其荣, 徐国华.小麦和玉米叶面标记尿素态15N的吸收和运输[J].土壤学报, 2001, 38(1): 67-74.

[10]刘文炳, 张丕方. 叶面肥在农业上的应用[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

[11]冷锁虎, 夏建飞, 胡志中, 等. 油菜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24(4): 10-14.

[12]许大全. 光合作用效率[M]. 上海: 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2: 84-95.

[13]PEUKE A D, JESCHKE W D, DIETZ K J, et al. Foliar application of nitrate or ammonium as sole nitrogen supply in Ricinus communisⅠ.Carbon and nitrogen uptake and inflows[J]. New phytologist, 1998, 138: 675-687.

[14]INOUE T,INANAGA S,SUGIMOTO Y,et al.Contribution of pre-anthesis assimilates and current photosynthesis to grain yield,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drought resistance in wheat cultivars grown under different soil moisture[J]. Photosynthetica, 2004, 42: 99-104.

[15]閆志利, 郭丽琢, 方子森, 等. 有机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8): 988-995.

[16]魏凤桐, 陶洪斌, 王璞. 旱稻297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产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J].作物学报, 2010, 36(2): 2135-2142.

[17]凌启鸿, 张洪程, 蔡建中, 等.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6): 1-11.

[18]向小亮, 宁书菊, 魏道智. 根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7): 105-112.

猜你喜欢

生长指标胡麻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胡麻高产栽培技术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优化胡麻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地表深井降水在胡麻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无言的丰碑——记中铁一院胡麻岭隧道设计科研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