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痴人侯公子

2018-12-04林遥

西湖 2018年10期
关键词:痴人匣子评书

侯磊上门,手中拎着一盒稻香村的点心匣子。我不禁莞尔,心想:“不知道是不是‘京八件儿?”

按北京人的老礼儿,串门提着点心匣子,是件拿得出手的事儿。当年北京物资紧缺的岁月,也没丢了拿点心匣子当礼送的传统。那时候装点心匣子也有讲儿,甭管买多少样点心,各种点心都得在最上面的浮头露一样儿。售货员装好点心后,用绳子一横二竖地捆好,上面还会打出提手,绑得漂亮,捆得结实。

可这传统,当年没丢,现而今却愈发少见。上我家做客,拎着点心匣子的,侯磊是第一个。

在这个时代,遇到一个肯按老规矩行事的人,我的思绪竟有一刹那“断片”了。

两周前,侯磊打电话想要写我,吓我一跳。侯磊说,自从鲁迅文学院一别,又月余没见,我去你那儿聊聊。

时近白露,天地清肃,京北秋色已生,书房窗外,可望见海拔两千多米的海坨山,山顶微有雪意,寒意渐起。我的心蓦地一热,竟想起张九龄的两句诗:“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在我眼中,侯磊是个痴人。一盒点心,似可窥一斑。

我和侯磊是朋友。北京孩子的出身地大致有三处:一大院、二胡同儿、三郊区。我是郊区,侯磊是胡同儿,但他的相貌气质不类市井中人,乍睹温婉,少些桀骜,骨子里有清气。

彼此虽同为北京市人,但作为城市,北京委实太大,他居城内,我处塞外,中隔绵延群山,八达岭长城横亘其间,相距八十多公里,平日亦不过网络飞鸽,尺素鸿音而已。

每有新奇有趣的古籍,或者写旧人旧事之文,他必会从微信发来与我分享。风物掌故方面,我所知远不及他,只有击节赞叹而已。

侯磊痴于古都风物,他说:“我们处于一个与前人断档的时代,任何东西都是看一眼少一眼,断了就再也续不上。”侯磊笔下的文字干净而温暖,如同北京的秋季,坦荡明亮,透着天淡云闲的雅致。中国人做文学,总想拔高到政治的高度,以他家族的历史,他太有资格谈政治,但他没有,他留恋的是褪去繁华的风韵,留恋的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玩意儿”。

从这点上说,他是有大智慧之人。犹记《南海十三郎》里两句对白:薛觉先说,我唱的都是大仁大义的曲;十三郎说,我写的都是有情有义的词。作为青年作家的侯磊,唱曲写文,庶几近之。

未识侯磊之前,我先读其文。

2015年3月2日,评书大师袁阔成先生仙逝,网上有篇文章《袁阔成谢幕,评书尚待下回》,作者是侯磊。

我之所以关注这篇文章,因我另一小嗜好是说评书,袁阔成先生的女公子袁田先生,是我评书门的代师(评书这行规矩,除了本师,还有“引保代”三位师父)。彼时我设了家书館,每周说一场书。当时纪念袁先生的文章甚嚣尘土,唯有这篇,一望之下,即知对北京评书的传承下过功夫。

我赞赏作者对评书门户的熟悉,也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嗣后我陆续又读了些侯磊文字,竟忍不住惊喜了。他的文字,是民国文人专栏文字的余韵,是从前人笔记中生长出来的枝叶,显示出人与文化的亲和关系。侯磊的笔下,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历史和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揭示。古老北京是侯磊的书写对象,但它的根须则植于文化的沃土。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这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心理……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是他文字里的形中之“神”、诗中之“韵”、物中之“魂”。

2018年,我到鲁迅文学院进修,同学名单里有侯磊。其实这是我们头次见面,此前,虽然加过微信,但交流并不多。

初次见面,我们俩仿佛有了聊不完的话。我们是作家,但我们都对中国古老传统的文字心生敬畏;他读书重史地人物掌故,我则把力气下在了明清笔记和武侠小说上;他唱昆曲,研习武术,我则说评书,练八卦掌;他的昆曲老师张卫东先生,我的评书师父马岐先生,二老不仅是故友,还有着点亲戚关系,侯磊还为我的师母马静宜写过口述自传;甚至,我们还被同一个人给“坑”过……不管怎么论,我们都算是世交,并且兴趣爱好都那么相近,冥冥中,岂非是缘法?

每见微信一亮:“林遥兄,在宿舍吗?”然后就见侯磊施施然走来,抱着笔记本电脑,向我展示他新搜罗到的旧书和老照片,以及一些奇奇怪怪、我闻所未闻的人和事。他对一些偏门书籍如数家珍,让我感叹他的博学。那一刻,他的眸子闪亮,可窥见他的兴奋,这些糅合了时间肌理的旧书,如同古老的技艺一样,有着沉淀下来的无言之美,或许这正是侯磊不断的追寻:“凡时间停留的地方,皆有故事。”

在北京强大的都市化进程中,原来北京城的面目愈发不清晰。现代都市人不论愿意与否,皆要厕身于林立高楼中时,唯有侯磊还住在北京城的胡同内,住在被他称作“破瓦寒窑”的祖宅中。

清末民初,侯磊的曾祖父在北京城开着照相馆和酒楼。这个地方,在今天的中南海丰泽园的西边,离春藕斋不远。当年楼高二层,画栋雕梁。从某种意义上说,侯磊的曾祖父还是一个开创者,当年,中国没有拉丝棉花糖机,侯磊的曾祖父从日本引进来,中国才有了棉花糖。一百多年来,棉花糖始终没什么变化,简单的甜味,为无数北京的孩子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侯磊的母族则参与并经历了中国近代跌宕起伏的事件。侯磊的太姥爷朱行中是清末的进士兼翰林院庶吉士,做过民国实业部的佥事和直隶省实业厅厅长,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以一笔桐城文章写矿业报告,新中国成立时,负责北方众多煤矿的接收工作,是能源部煤炭组的组长和顾问。姥姥、姥爷都是民国时的大学生,参加过学运,建国前入党,是职业革命家,族中也多与书香世家通婚……好吧,写到这儿,我不说,您也能想到侯磊家有着怎样的故事。

侯磊坐在我的书房,陶炉上煮着普洱,我们啜着茶,聊着天。普洱是云南一位朋友所赠,自种自饮,年产不过千许茶饼。茶汤如琥珀,沉沉地,仿佛可以穿透历史的云烟。

从这些家族历史来看,侯磊纵非名门,曾经亦算大户。

我戏称“痴人侯公子”。

古今称谓,沿用无改而涵义殊少变化的不多,“公子”是其一。

“公子”之名,最早见于《诗经》,有“振振公子”句。按高阳之说,“振振”有五解:盛大、仁爱、信义、群飞、得意。若结合公子的风格、行为、形态,诚为极妙的形容词。

任性负气,独往独来,痴于事,极于情,恰是公子作风之一面。是以,我呼侯磊为公子。振振然有所表现,不辱家风,文采风流,算是真公子。

至于其痴,则是他对传统文化和如烟往事的那份执着。

太过执着的人都太重情义。侯磊说:“2000年,我住的胡同被纵着劈了,北面拆光。整条胡同像是被推子剃了阴阳头。一夜间北京变成了噪音之都,仿佛脚下隐藏着巨鲸或涌动的熔岩,在任何一个喧闹处都会爆发。那噪音爆发在地面上,地表下,也在人的内心。我想变成一条垂耳狗或折耳兔,一出门就自动把耳朵闭起来。”

侯磊的伤感,不仅是拆掉的土木砖石,更是与传统的那份巨大的割裂之痛。就像桌子上的点心匣子,纵然市面又再销售,可又有谁对它还有期待呢?“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吃点心了,油重,还太甜。”侯磊笑着说。可我总觉得那笑是苦涩的。

侯磊的硕士论文写的是民国的掌故学家瞿宣颖,对笔记掌故恋恋不舍。他翻看我收藏的一些港台文言笔记,突然抬头:“写这样文字的人没了!”

是啊,写这些书的人没了,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承袭这一脉的文体,就像这点心匣子,我不知是否还有人会拎着上门。

我拜师时,曾請张卫东先生观礼,怹[1]当天不在城里,回了一封信:“说书祖师爷是孔子,与读书的祖师爷相同,因此四方人士尊称说书者为‘先生,而不是贱业艺人行列。”我接信后,反复思忖,只想到了“述而不作”四个字。

传统的文脉内敛而无为,今天的我们,关心的多是自己的前景,急吼吼地想把自己的祈求抛售出来。侯磊随张先生学曲习礼,传承的是夫子正道,两只冷眼,一片热心。读侯磊的小说和文章,除了亲切的北京方言,更可以感受到从老舍到邓友梅一脉相承的余韵。

侯磊笔下的人物都是北京人,但“北京人”与“北京居民”之间却不能完全划等号,它有着不同于单纯户籍的特殊意义。对“老北京”来说,最重要的是生活和思维方式,要和这份独特的北京文化传统相契合。

谈市井,聊饮馔,说江湖,话评书,一部《声色野记》,是侯磊眼中的文化暮色;从胡同儿里的叫卖,到家门口的澡堂,从他幼时浪荡的地坛,再到他心中的“瓦尔登湖”什刹海,一部《北京烟树》,又是侯磊为这个时代所唱的一曲离歌。

侯磊曾经说过一件事。一个冬日,小时候的他,从南锣鼓巷的巷头跑到巷尾,只有他一个孩子在玩儿,渴了就挨门挨户地找水喝,感觉就像是这个世界的“王”。

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孩子长大了,南锣鼓巷也不再是南锣鼓巷,风吹过,衣袂飘拂,他孤身一人,行走在夕阳巷陌中,去寻觅残存的历史遗迹。

我写过一首五律,赠给侯磊,尾联是“痴人侯公子,吹袂向海涯”。我们还没老,只是时代不是曾经的时代了。“田园将芜,胡不归”,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妥协的大多数的时候,痴人侯磊,还在用他的文字寻找着他心中的北京,在这一刻,人间哭笑又岂寻常呢!

注释:

[1] 怹,北京方言,“他”的敬称。

(责任编辑:丁小宁)

猜你喜欢

痴人匣子评书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袁启彤
“痴人”也说梦
蒙养山房评书法
敞开的茶匣子
听“戏匣子”的岁月
痴人
痴人乐队携最新作品《钗头凤》回归乐坛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自造火柴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