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12-03刘曦

职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学方式英语教学

刘曦

摘要:英语学科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中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国外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中职生升学就业的“敲门砖”。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英语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探讨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教学方式

一、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名言指出了教师的双重责任,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正所谓“教书育人”,教书和育人是同步进行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一名教师,应将思想素质教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结合自身学科教学适时地进行生动有效的德育渗透,通过课堂教学契机,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将思想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二、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在民族融合、科技发展的21世纪,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逐步实现,英语在全球的强势地位也日益突显,英语教育在我国迅猛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关注与重视。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工具,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全世界进行沟通的桥梁。因此,在我国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都把英语学科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育人的重要性。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宗旨,其中,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及内容

1.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在英语学科上自信心和兴趣都不高。学生中普遍流行一句话:“英语不及格,表示爱祖国”。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找借口,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康、坚强、上进的心理品质。

在开学第一课上,可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学习国外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崇洋媚外、不爱国,相反的,我们还要学好、学精。列举中国清朝时的例子,正因为清朝盲目自大,闭关守旧,才使得中国被他人凌辱、欺压。讲述周恩来总理会八国语言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明白每一个青少年都肩负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在全球化的今天,学好外语是他们未来建设祖国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1)举止文明,遵守社會公德教育。西方人在与人交往时较注重礼节举止,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文明礼仪、文明用语的教育。例如在英语(基础模块)这一教材中的第一单元Welcome Unit中,第一课Lets speak English就是学习如何与人打招呼,基本的问候语:“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英语中“sorry”“thank you”“excuse me”等也是出现在口语中的高频词汇,还有“May I help you?”“Would you like…?”等用情态动词的过去式来表达委婉的感情以达到礼貌的态度,可见西方人在言语上是非常注重礼貌的。在此,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申:我们中国也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都很重视文明礼仪,但是如今中国许多年轻人逐渐丢弃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光荣传统,变得越来越不讲文明,言行举止粗俗不堪,因此,我们要深刻反思。

(2)励志教育,激发学生上进心。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学习专业技术,面向社会企业为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情况谈论他们即将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在第二单元的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中,学习的是有关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英语用语,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分别畅谈了各自的专业、学科以及他们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在这里,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谈论专业、学到了什么以及对自己人生的长远规划是什么。

(3)学习正确的交友方式,培养与人交际的能力。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是许多中职学生面临的问题,人际交往上的困惑与障碍会导致他们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严重者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Its easy to make friends”这一课就主要谈论的是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去适应陌生的新环境,恰巧符合一年级新生目前所面临的情况。课文中有几个典型案例,例如Sue有着交友方面的困惑,请大家帮忙出主意,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交友时遇到的困难,并提出来请同学解答。书上列举了一些交友时的提示,比如经常微笑、乐于助人、多参加社团活动等,为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些思路。

(4)借鉴西方的传统习俗进行德育渗透。在西方社会,也有着许多赋有人性色彩和高尚情操的传统习俗。在伦理道德上,不分国界,人性的美好是一致的,人们总是追求真善美的。因此,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学习西方的传统文化及礼仪习俗来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在英语教材中,大量介绍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社会,毕竟语言是运用于生活中的。例如,在第十单元的“Happy new year”这一课中就介绍了有关中西方的节日,我们学习到西方有一个特别而重要的节日叫做“Thanksgiving Day”,即感恩节,在这里,可以给学生讲述感恩节的由来、庆祝方式等,让学生体会从西方人宗教信仰出发的感恩上苍、感恩上帝、到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思想教育素材。因此,教材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既遵循教学自身规律,又挖掘教材自身因素,做到思想教育和语言教育的有机统一,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

(5)充分发挥英语课堂内外活动的作用。有效地开展课堂内外活动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角色扮演(role play)。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对话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产生与人物相符合的行为模式,即礼貌、积极上进等状态。或开展英语励志歌曲演唱比赛、写信、写邮件、制作英文贺卡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在实际操作中活用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也可摘抄英语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

(6)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增加德育渗透的乐趣。适当地播放英文歌曲及经典的励志欧美电影,例如《阿甘正传》等,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接触英语并感受电影中的深刻含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操的陶冶。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融于一体,要善于在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中德育功能,让英语课堂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规律的探索,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寓德于教,任重道远,我们要一如既往,努力实践,大胆探索,研究英语教育的改造、发展、创新之路。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如今是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揭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以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維。在教学中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育认识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得到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教学方式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