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职汽修为例剖析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8-12-03周正川

职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问题对策

周正川

摘要:自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以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后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开始盛行。这一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让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的教师争相效仿,而真正成功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却寥寥无几。这其中有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有因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也有因为“好苗难寻”的。本文对目前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汽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问题 对策

一、理实一体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困境,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笔者发现在整个教学实施中却存在着如下问题。

1.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型

近几年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大好,各地中职学校纷纷开办了汽修专业。而一个新专业的设立,需要的不单单是招聘几个专业教师,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购置各种设备。而且由于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多中职学校的实习设备还是有着“考古价值”的设备,如今实训场地里化油器式的实训设备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2.师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型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而且采取了很多措施。为了落实相关措施,政府和教育部门都投入了巨大人力财力,包括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补助、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项目、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项目。除了国家层面,随着技能比赛的大力发展,很多企业也为了宣传自身品牌,纷纷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赞助”。对于诸多中职学校来说,这些有利形势无疑是在“万事俱备”的基础上又“如虎添翼”。

但是,多数刚刚兴办起汽修专业的中职学校在师资力量上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近几年汽修师范类毕业生不少,可这些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们不管是在技能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还很薄弱。虽然他们一毕业就是“双师型教师”,可他们的双师能力并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3.学生:好“苗”难寻型

(1)招生难。中职学校学生入学门槛过低。虽然学校在设备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上都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是这些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虽然不都是考试的失败者,但毕竟是考试的“失利者”。当然,不排除录取时也有少部分达到了高分数,喜欢学校或某个专业主动进来的。这毕竟是极少数的个例,不能拿出来作依据。这一批学生进了学校后,在学习动力上,在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设计上,就会有一些缺陷和弱势。

都说“好苗才有好效益”,可如此的招生形势,也难怪目前做职业教育的人私下会有这样的感慨:把三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技工人才,挑战巨大,必须要加倍付出。也难怪社会很多层面依然觉得就读中职学校毫无前途,还不如不浪费学费直接走上社会。

(2)活动少。笔者曾经对几个中职学校辍学的学生做过简单调查,其中以“在学校实在太无聊”这一原因做出不读的抉择的占了80%。可见,中职学校的学校不像普通高中的学生,每天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还会花很多课外时间学习,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那么充实。中职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要远远多于普高学生。随之,他们在学校多出来的时间就只能想方设法解决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无聊”。而如果一个学校的社团文化很丰富,有足够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也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无聊”这一共性问题了。

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社团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慢慢缺失学习兴趣而选择流向社会。

二、理实一体教学实施中的应对措施

1.设备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破解

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笔者的个人方法是采取以小班化教学为前提的一课时双内容小组合作法,这个方法是将学生分块、分支再分工。

小班化:分块,一个班级,分成两个小班,比如48个人,A班B班各24人。

一课时双内容:分支,一节课同时上两个实训内容,比如一个老师带A班的发动机实训课,另一个老师带B班的底盘实训课,下一节课A班B班实训课内容再互换。

小组合作:分工,一个小班24人分4组,每组6人,指定1组长。小组分配有要求,基础好与差的要平分,组长安排好差3人组互帮互助。1人操作1人评分1人监督,然后互换。

這个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汽修专业发动机、底盘、电控等模块的工位有限的矛盾。虽然这种方法使得一个学期下来的教学内容减少,但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打好走上社会的基础。

2.师资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破解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功奏效的首要前提是教师必须拥有较强的“双师能力”。但是,这“双师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当一个专业队伍里的引领者尚未出现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力更生。笔者认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教师快速成长。

(1)新蓝工程结对。当笔者第一年走上教育道路的时候,学校为了让新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给每位新教师找了一位“师傅”。他们都是从教20多年的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让刚走上教育道路的人少走很多弯路。

(2)集体备课。根据上述的“小班化”教学,我们每门课程至少有两位教师任教。都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同一个难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突破技巧;同一个课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教学思路。大家坐下来一起备课一起探讨教学,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肯定能更快地茁壮成长起来。

(3)多听课多上公开课。每个人的教学风格、知识处理、难点突破都不一样,多听听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受益多多。另外,教师本人也要多上公开课。上公开课,可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知识处理、课堂环节设计。

(4)多参加技能比赛。现在各地的中职学校每年都会有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教师专业技能大赛。虽然拿到好成绩很难,但是正处于成长期的年輕教师更注重的是参赛过程中专业技能的提升。

(5)下企业实习。教师应利用空余时间去一些汽修企业实习,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3.学生中好“苗”难寻之破解

(1)抓好招生工作。中职学校必须“以招生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背后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然后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确,要发展职业教育,抓好招生工作是首要任务。可以设高入学“门槛”,让大家知道中职学校也不是随便是个学生就可以进来就读的。绝不能为了一个专业在“量”上的发展而忘却了对“质”的把握。如若一味追求“量”的发展,最终只会恶性循环,职业教育也跟着逆向发展。

(2)开展丰富的专业活动。中职学校应注重开展技能节活动,因为中职学生们富有激情、好玩、爱表现,要针对他们这些特点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快乐学习,让他们觉得在这个学校读书,“有意思”。比如,笔者学校就在增强学生自身体质的每学期“阳光晨跑”基础上,开展了“技能节”“兴趣小组”“专业技能比赛”“运动会专业特色活动”“金曙光汽车服务中心”等汽车相关活动。同时,学校也将这些活动的成绩直接纳入学校星级班集体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亲身体验到学习汽修专业的价值所在和成功的喜悦。

另外,学校还会在每学期或每学年举办运动会、中秋晚会、元旦文艺汇演、读书节、篮球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等等。学校还设有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学社、广播站、舞龙舞狮等10多个学生团体。让学生忙起来,在学校里每天有事可想,有事可做,而不是每天想着如何解决“无聊”问题。

可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追求的完美成效不是单单中职学校的专业硬件设备齐全就行,也不是师资力量雄厚就好,更不是学生人数庞大就够的。而是需要大家众志成城,走出设备与师资不足的困境,抓住招生这一“龙头”,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建设。只有同时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最终达到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