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案例设计及其策略

2018-12-03杨永娟

职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案例设计

杨永娟

摘要:高职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案例涉及的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没有显著联系;案例承载的知识点碎片化;案例本身缺乏意义和美感,本文以职业技术文档处理课程案例设计为例,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案例设计策略。

关键词:案例设计 otefice 文档处理

office是职场基本办公技能,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事实上,这类课程在大多数学生身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许多学生就业时处境尴尬:找不到自己的特长,自认为精通office技能(有相应的国家或省级等级证书),却连个简历都做不像样。用人单位也常常抱怨大学生的日常办公文档处理水平低下,与企业专业文档水平差距甚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反思这些反差。

案例设计即构建教学情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情景应该是这样:能顺利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获取相关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迁移出教师设定情景、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构建运用场景的兴趣和欲望。

一、传统课程案例问题分析

近些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层出不穷,案例教学已达成共识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以常规办公软件office三大件(word、excel、PPT)为例,课程中虽然都是围绕案例讲解知识点,但是作为课程设计的焦点——案例,其本身的设计和选择存在以下普遍问题。

第一,设计或选择的案例不是完整的学习工作情景案例,课程学习的内容与平时学习工作任务之间没有显著联系,生活中用不到所学知识,应试教学拼凑起来的案例知识(国家或省级考证)学完考完相关知识很快就忘了。

第二,案例承载的知识点碎片化,课程组织没有新意,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是按照老师的操作步骤机械操作,没有情感体验,没有学习兴趣。

第三,案例缺乏意义和美感(从形式到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案例本身的美感及其学习的意义,没有想象空间,学生对此缺乏学习热情。

鉴于此,笔者学校针对传统office相关知识进行了改革,开发了以解决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的案例教学课程“职业技术文档处理”。经实践证明,经历课程学习的学生真正体验到了office知识的魅力。在此分享课程案例设计以抛砖引玉,期待课程改革同行指正。

二、职业技术文档处理课程案例设计及其教学策略

职业技术文档处理课程对办公常用软件office(word、excel、ppt)知识围绕典型工作任務进行了重新组织整理,课程采用了以下策略。

1.强调实用性

案例承载的知识在生活工作中用途广泛,贴近生活,知识点可迁移性强,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相关知识所带来的便利,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网络下载文档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常规处理事项。作为课程的第一个案例,要求学生将网络上下载的文档迅速整理成格式规范的标准文档。使用word自带编辑功能“查找——替换”(如查找内容框中输“空格”替换内容框不输任何字符就能一次性删除文中所有空格),秒删所有多余字符。这个案例知识点简单,在学生日常学习工作中随处可用。

案例设计的意义:文档规范化是学习工作中的常规事务,漂亮专业的文档本身愉悦心情。这个案例知识点简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中的文档处理过程随时可以使用,便于学生养成规范处理文档的好习惯。

案例教学课程:首先引导学生看清楚这两份文档的主要差异:前者有大量空格和多余段落标记字符严重影响了正常文字排版。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做,学生总是习惯性地采用“选中——删除”的方法,即人工查找多余字符再删除。由于网络下载文档的冗余字符分布广泛,找到并删除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且常常因各种疏漏做不成标准格式文档。教师示范学生换一种方法:使用word自带编辑功能“查找——替换”(如查找框中输入“空格”、替换框不输任何字符就能一次性删除文中所有空格),秒删所有冗余字符的过程让学生瞬间体会到文本规范原来如此简单,因此学习兴趣和动力成功激发。

案例涉及知识点:复制粘贴、查找一替换及其部分高级功能的使用技巧。

问题升级:对于经常处理网络下载文档,有没有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宏”是解决重复事务的好帮手,传统office教学中把“宏”妖魔化为高级知识不敢轻易触碰,其实只要把所要完成的工作设计成“按照统一步骤顺序开展操作”,然后使用“录制宏”记录这个操作过程,日后就能方便使用“宏”处理同类重复性工作。一般的网络下载文档都可以仅保存为文本形式,只需要处理空格和多余段落标记,再加上必要的段落格式编辑(正文的字体、行间距、首行缩进、标题设置),“录制宏”记录下原始文本文档的处理过程并通过word的“自定义功能区”将录制的“宏图标”或“宏名称”放在菜单栏,需要时只需按一下“宏图标”或“宏名称”即可完成“一键搞定”文档规范化处理。

2.工作任务完整且富有意义

案例本身应该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完整的工作任务,而不只是简单堆积知识的容器。

例如:职位调研案例,要求学生从求职招聘网站下载自己感兴趣的招聘信息并将其处理成一条excel记录。

案例设计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网站招聘信息,在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职业定位具有启蒙指导作用,影响深远。学生在完成职位调研案例过程中不但掌握了word、excel相关方面的知识及其操作技能,更懂得根据自己的职位兴趣完成职位探索,确定目标职位,为大学专业学习明确了方向,为日后就业奠定学习基础。

涉及知识点:复制粘贴(无格式文本)、查找替换删除多余字符、在word中处理成统一字符间隔的文本、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将表格复制粘贴到excel中、复制内容并转置、excel单元格设置、最后成为excel中的一条数据记录。对于批量职位信息处理,同理将工作过程设计成“宏”一键搞定。当excel中有了多条记录后,再用excel函数对职位描述中的知识技能关键词进行分类统计形成图表、美化图表等。

显然,职位调研案例设计,无论在视野还是知识内容都站在了更高处,所有知识点都围绕工作任务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边学习边完成自己的数据分析和价值判断,课程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

3.分层递进展开知识点教学

案例涵盖知识点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次递进。

职位调研案例要求学生将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下载处理成一条excel的记录以便进行职位信息统计分析。案例涉及的知识点综合性强,未经专业指导操作难度大。教学过程首先将案例分解为两个中间目标文档,在前面学习基础上使用Word相关编辑知识、excel单元格设置、宏的设计与制作、excel统计函数的运用、统计信息制作相应图表知识等,涉及知识点根据分解任务层层递进。学生在学习过程就不会感到复杂艰难,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胜任较复杂的工作任务。

4.专业水准要求

案例的目标文档选择优秀的企业标准模板,具有专业水准,知识综合度较高,操作过程需要进行专门训练才能达到的。

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模板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学生借鉴所学模板知识设计制作新的企业文档模板,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5.简洁美观

目标文档(或标准产品)形式内容要简洁,符合职场对文档(或产品)的审美要求。

教師首先要选择并设计出简洁美观的标准文档,诠释过程要做到深入浅出,提供简单有效的操作步骤完成工作。这样才能让学生容易体验到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以上策略设计的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听到学生学会一个技能时的惊叹声!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4%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关注课程知识的实用性、82.9%的学生通过学习感觉自己进步很大,懂得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了,对于office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了。

三、课程教学启示

第一,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设计不该是一句空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真正有效的成长取决于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是否真实有效,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是情感饱满的状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激情的教学过程一定是机械的、味同嚼蜡的。

第三,教学内容组织设计是一门课程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教学之关键所在,探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本课程的成功是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方法互相完美融合的结果。正如教学研究者们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吻合,学生的能力、素质是否得到了实质性发展。”

徐国庆在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一文中指出:“课堂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教师在知识、技能、思维、素养等方面的教学效果,以及是否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了钻研,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可以说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教学案例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进程的可持续性,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其学习自身特点及知识扩展的案例,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视野的目标案例、简单而高效的处理过程、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技能是师生共同在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成就感的基本保障。

猜你喜欢

案例设计
仿真案例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案例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情趣兴趣为基,实践创新为主
重庆市政府债务风险案例研究设计
案例教学法在VB中的应用
一对一个性化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分析
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游戏案例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药品与健康”项目学习案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