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风起,清芬酝藉

2018-12-03虞安祺

新课程·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素材微课

虞安祺

摘 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练笔成了当下教学的“宠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媒体”成了人们生活的“宠儿”。如何理性地思考“新媒體”的利弊,合理、科学地使用它,为练笔服务,解决眼下练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关键词:微课;练笔指导;素材

一、巧借微媒体,丰富练笔素材

(一)微课——激活感性世界

五、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现在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些事物或者离现在学生的年代太过久远,与孩子的现实生活距离很久。然而仅凭学生的想象去写,因为孩子对素材的感知是空白的,哪怕一定要学生写,孩子们肯定是痛苦的,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也是空洞的。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尝试引入微课,引导学生通过课中或课前的微课学习赏析,从而激活他们的感性世界,积累可感生动的练笔素材。

课例:六年级上册第三课《草虫的村落》,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生动地描绘了游历草虫村落的过程,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喜爱之情。设计课堂练笔:发挥想象,学着课文的表达方法运用拟人的写法,再写几种小动物活动、生活的场面。我让学生在理解与感受完课文内容与表达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微课集图片、声音于一体,直观地再现了草虫村落里的一些昆虫活动的画面,加上老师的讲解来感性地认识黑甲虫、七星瓢虫、屎壳郎等动物。最后才让他们动笔去写自己看到的草虫的村落。在他们笔下,有勤劳的蜜蜂,有快乐的蝴蝶,还有新奇的黑甲虫等,无不栩栩如生。

(二)微电影——对接想象空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练笔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积累丰富的想象性素材,而微电影有这样的功效,能很好地拓宽学生想象性练笔素材。

教学中,我会时常挑一些情节比较曲折或者结尾出人意料的电影片段来练笔。

二、善用微媒体,优化表达方法

(一)借微课,习结构建构

一幢好房子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房子的结构设计,写文章亦如此。文章的结构体现了这篇文章的真正实力和水平。纵观现在高段学生的练笔习作,大部分孩子文章的结构平铺、简单,借助微课可以帮助孩子建构起文章结构。

接着微课又列举了三种精巧的结构建构方式:排比段、镜头连缀、小标题。通过微课讲解、课例解读、微课练习,最后自己选择一种方式建构自己要写的作文——难忘的第一次________。

微课帮助学生很好地建构起文章的结构。这种方法不仅直观、形象,有层次,而且还能让老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情况,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借微动画,研表达顺序

像“写作顺序”的理解与运用,是很理性、很抽象的写作技法。通过微动画就能把这个理性的知识还原成生动的画面。例如一个老师把自己的钓鱼经历写成故事,做成微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写作顺叙与倒叙。首先老师演示自己钓鱼的过程:顺叙:早上钓鱼—中午杀鱼—晚上吃鱼。

可以是这样的写:倒叙:晚上吃鱼—早上钓鱼—中午杀鱼。

接着练习,自己读读另一篇文章说说是什么顺序?有什么好处?

反思:这样的微动画把写作顺序直观地变成一个动画故事,可看、可感,学生怎么能不印象深刻?这样不仅能提高理性技法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妙引微媒体,多元练笔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练笔习作时,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引导他们运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一)微评论

学生每天早上来的时间都是不定的。每天的值日班长第一个来到班级打开广播,自觉地收听广播新闻。如何把听广播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练笔呢?我先前让学生收听中央评论员的专业专评,分析研读他们的评论模式学会评论,然后试着练习。我采用分层练习,让有能力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广播内容书写微评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选一条新闻进行记录,说新闻。我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练笔能力。

(二)微观感

观后感与读后感是一类文体,就是学生在看了电影后选择影片中对打动自己的一个视角或观点,有感而发。引导孩子先简单梳理电影故事,再立足一点,联系实际或身边的事例发表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课例,学生观看了《天堂的孩子》后,写微观后感。孩子们写到:

“别人说我是全能的孩子,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可在那么多的本领中,我又有一份执着去把它做好吗?就像是一把米,我拿起来还是一把米,我没有一份执着、一份希望去创造,去改造它,把它变得更加美味,充满光彩。从而我失去了光阴。阿里让我懂得了很多。有时候,我们真应该多一份坚持、多一份执着。”

观后感激发学生与电影内心情感的共鸣,积累内化积淀情感的表达方式。

总之,只要我们冷静地看待现在练笔教学中存在的客观问题,立足教学的实际,充分地研“微”究“微”,发挥微媒体的正能量,尝试新策略,我相信这股“微”风一定会带来练笔教学的清芬酝藉。

参考文献:

[1]赖依翘.初中语文随堂练笔有效性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6.

[2]金彩霞.挖掘教材 指导练笔[J].学周刊,2012(32):140-14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素材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