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绘本,让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魔力十足

2018-12-03毛丽军

新课程·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低段课程整合

毛丽军

摘 要:在小学低段,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以数学绘本为素材,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打破学科分立,实现数学课堂有效实施。

关键词:课程整合;数学绘本;小学低段;实践

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就是做题和练习,老师和家长为此很头疼。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在幼儿园里,每天是各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一到小学,就要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吸收枯燥的数学知识。因此他们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现象。该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我一直在思考,却一直没有找到出路。在浙江省潘春波名师工作室一次主题研讨中,黄小燕老师的《寻找绘本中的科学》主题发言让我灵光一现,何不把绘本与数学整合起来?当绘本遇到数学,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数学绘本与数学课堂,一个以形象思维为主,另一个以抽象思维为主,它们融合在一节课中,丰富数学课堂,将孩子们柔软、没有负担地引入数学世界,并在小小心田里种下“万物皆数”的种子,让他们保持对数学的好奇与浪漫想象,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长孩子的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拓宽孩子视野,带孩子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数学课堂该如何与绘本进行整合呢?在整合的过程中再加入一些其他的内容又会怎么样呢?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数学课堂与绘本课程整合之旅。

一、立足教材,共享资源,锁定新目标

立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规律》,挖掘数学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中的数学元素,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在字典中,规律有两层意思:(1)自然界与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2)有节奏的,整齐而有规则的,不是杂乱的。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又把规律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数学排列中的规律,第二种是生活中收纳整理的规律。传统教学中,《找规律》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领域,打破原有学科间的壁垒,有效地整合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丰富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的叠加,而是打破学科分立,实现学科的有机融合。基于我对课程整合的理解,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观察物品的有序排列,发现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2)通過阅读绘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养成收纳整理的意识。(3)运用规律自主排列水雾珠,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

新目标既包含了传统数学课堂的知识性目标,又能让孩子在绘本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还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一节课中既有数学,又有故事,还有动手操作,更有利于孩子们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课堂既充实又生动。

二、布局课堂,把握现场,分解新内容

教学新目标锁定好以后,从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学情出发,我对绘本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与改编。数学绘本只是我们用来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因此对数学绘本进行适当的改编,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片段1:

出示:要想解开这个锁,必须找到丢失的图形。(音频)

T: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公主找到丢失的图形吗?请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发现。

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

学生交流并汇报。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到了丢失的图形。锁被打开了,公主顺利通过了。

在这个环节里,绘本的原本内容是从四棵树中找钥匙,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过于简单,因此我改成了找规律解锁。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圈一圈,画一画,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在探索、思考、交流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帮公主解开了锁。本来只是普通的找规律,在这里却摇身一变,变成了帮公主解锁,孩子们都很热心,兴致也很高,课堂气氛分外活跃。

教学片段2:

T:公主往前走,走啊走,突然她的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河上还有三座桥,公主能顺利过河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座桥都是断的,会掉下去被鳄鱼吃掉的。)

T:能干的你们,能帮公主把桥修好吗?

学生独立练习。

学生汇报。

T:桥修好了。公主过了桥,快要走到宴会厅了,突然发现路上躺着一个巨人。巨人和公主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学生分角色表演。

孩子们通过修桥、角色表演、帮巨人涂脚趾甲这两个环节,不知不觉间进一步巩固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在帮巨人涂脚趾甲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拿出彩笔,涂出了既漂亮又有规律的脚趾甲,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在角色表演中,孩子们都能认真揣摩公主和巨人的心理,并能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片段3:

T:整齐有序的魔女之城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T:是的,摆放得整齐有序的物品能给人带来舒服、愉悦的感觉,能带来好心情。同样我们的小房间、小书包、小课桌也要摆放得干净、整齐、有规律。

出示课桌照片。

T:这两张课桌,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T:这么干净整齐的桌子你会整理吗?有什么小秘诀吗?

学生分享整理秘诀。

从数学的规律到生活中的规律,孩子们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不仅喜欢有规律的事物,同时也喜欢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在课堂中,当我提到我们的小房间、小书包、小课桌也要摆放得干净、整齐、有规律时,我看到已经有孩子在整理自己的桌面,说明孩子们的收纳整理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了。再出示两张课桌照片进行对比,请整理小达人说一说整理课桌的秘诀,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自觉整理好生活物品。

教学片段4:

T:我们发现了规律,不仅可以把它用在整理自己的物品上,还可以把它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我们将要做的水雾珠小挂件。

T: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播放微课。

学生动手操作。

作品展示并介绍。

我们既然找到了規律,那就还要应用规律。因此我自行设计水雾魔珠这一环节。孩子们用水雾魔珠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有规律的图案,再喷上魔法药水,期待成品。整节课充满了魔法色彩。孩子纷纷表示一向枯燥的数学课原来也可以这么有魔力,他们还想上这样的数学课。

在这节魔力十足的课堂中,孩子们找到了数学规律、当了一回小演员、给巨人画了一次脚指甲、分享了整理秘诀、制作了水雾珠,孩子们纷纷表示下次还要上这样的课。

三、对接课外,深化拓展,求证新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数学绘本从导入到探究,都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根据低段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天性,拉近孩子与数学的距离,发现数学原来有趣又有味。

关于数学绘本的探究不应只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在另一节数学绘本课《点点点》中,孩子们用“魔法棒”来施魔法,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通过向左歪、向右歪等指令复习了有关方位的知识。吹口气看看点点变成了什么,有的孩子说点点变成了项链,有的孩子说点点变成了彩虹,有的孩子说点点变成了隧道,同样一幅画,不同的孩子却有着不同的想象,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帮点点排队这个环节中,孩子们运用已学习的找规律的知识,仔细观察,找出排错队的点点,学以致用,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最后,孩子们变成了小小调色师,通过调色,发现了色彩的魔力,用三原色两两相加得到了三间色。课堂由最初的红黄蓝变成了红黄蓝橙绿紫,色彩丰富起来,孩子们的视野也宽阔起来。在家里,孩子们又继续调色,发现了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调出咖啡色,还发现调色跟颜料的多少有关系,如黄+红,如果黄色颜料比较多就变成橙黄,如果红色颜料多的话就变成橙红。孩子们在课外发现了好多色彩的秘密,探究在这里延伸。

关于数学绘本的探究不仅是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如《巨人的拼布被》这节课,讲述的是一个善良的巨人,不断地从自己的被子上剪下各种形状的布块去帮助别人,最后使自己的被子有了很多破洞,因此着凉生病。大家知道后纷纷拿出自己的小被子为巨人拼出一块大被子。在课堂中,孩子们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形状与特征,被巨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一起用较小的布块给巨人拼出大被子,并找到了很多种不同的拼法。严谨的数学课堂里充满着爱的温情,互相关心、互帮互助的精神也在此蔓延开来。

在数学绘本整合课堂中,既有数学,又有语言,还有其他学科的融合,借助数学绘本的故事性与趣味性,以数学思想方法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为线索,孩子们全程积极参与,探究得也更加主动、轻松、快乐,课堂变得有趣又有味。课程整合不仅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更是孩子们各项能力有机融合,也是孩子们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重要途径。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数学绘本小学低段课程整合
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