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学教学》杂志与我的专业发展

2018-11-30

生物学教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考试题生物学

章 青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苏州 215011)

中学生物学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30多年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生涯中,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研究侧重点,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生物学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论文写作已经成了笔者的习惯,《生物学教学》杂志是笔者发表论文最多的专业杂志,对本人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下面结合笔者的经历,谈谈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的体会,包括对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1 《生物学教学》杂志伴我成长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职称系列的评审,或者是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等荣誉的评选,论文都是一项硬性指标。并且在正高级、特级教师的评选中,还需要有省级研究课题与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课题的研究离不开论文写作,因为课题结题需要有论文作为研究成果。因此,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的,是教师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生物学教学》杂志作为中学教育类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人从自1990年在《生物学教学》发表第一篇文章之后,至今共发表了18篇文章。由于《生物学教学》杂志的突出地位,这些文章为课题的结题提供了很好的旁证,在我的职称晋升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生物学教学》杂志,在《生物学教学》杂志创刊60年之际,向辛勤工作的杂志社编辑、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2 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论文写作的关系

由于论文发表与职称评审、荣誉评选有重要的关系,于是,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误区,他们将论文写作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了。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与论文写作,认识到课堂是论文写作的源泉,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思考与积累,就可以为论文写作提供优质素材与案例。而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就是专业杂志录用论文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思考,只要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研究对象,针对这些问题尝试采取一些解决的措施,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将这些成功的案例整合起来就是一篇较好的论文。

例如,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肯定有差异,如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将课堂教学内容梯度化、课堂提问难度个性化、课后作业内容分层化和阶段测试目标多样化,写成的论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就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08年第9期上[1]。

因此,课堂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场地,只要教师认真思考、不断积累,就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同时,要多阅读《生物学教学》杂志,了解杂志文章的不同风格,有针对性地投稿,录用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总之,课堂教学与论文写作并不矛盾。相反,通过自己的写作,可经常反思课堂教学状况,从而促进生物学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生物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3 撰写生物学教育研究论文的一些体会

不同教师的论文写作成长过程是不尽相同的,笔者通过对近30年论文写作经验的总结,发现不同时期因教育理论的发展,或因课程标准的修订或新教材的重新编写,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研究重点,这也是很多教师发展过程的缩影。

3.1 教材研究 教材研究是论文写作第一阶段的侧重点,刚工作不久的教师主要任务是熟悉教材,熟悉上课流程,将教材呈现的显性知识内化成教师的隐性知识。经过自己再加工之后,在上课时又要以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早期教材中有一些知识不太完整,自己需要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与完善。因此,这个阶段的备课重点是研究教材,以及教材知识的拓展。通过对教材的研究,一方面熟悉教材,同时可写出一些对教材进行拓展的相关文章。

例如,笔者刚工作时所用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化石作为进化证据的内容。在查找资料时发现:化石的地质年代一方面可根据形成化石的生物来粗略判断;同时,还可根据同位素的半衰期来计算出具体的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就这样,根据查阅的资料笔者撰写了人生中第一篇文章“怎样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化石的地质年代”。虽然文章不足两千字,但以此为动力,之后一直坚持了下来,每年能在省级杂志上发表几篇论文:代表作有“如何辨别化石真伪”在《生物学教学》1990年第3期发表,“谈性别决定”在1994年第4期发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应用”在1995年第2期发表等。在工作的前十年中,有十几篇文章都是教材内容的拓展。

3.2 经验总结 在熟悉教材与上课流程之后,教师也就掌握了再加工教材知识的方法,在课堂上采取合理的模式将自己内化的教材知识以外显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且使学生尽快将教材显性知识内化为自己掌握的隐性知识。在工作几年之后,逐步对自己上课时的教学方法与经验进行了总结,这个时期的论文写作主要是本人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此阶段的教师都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或技巧。这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可在课堂上采用的一些教学实用方法,或者习题讲解时应用的方法,也可以是对教材处理的方法。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课后复习的内容,一般是复习当天所学习的知识,以及下节课需要学习的前置知识内容。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的知识前,指导他们复习已经学过的“核酸”一节的相关内容,指导他们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比较、画图和实验等方法。这样可避免由于单调的复习而引起学生厌烦情绪或产生疲劳的现象。指导学生按照遗忘规律及时与分散复习,同时还要对课后复习进行有效的检查,然后将这些有效方法整理成论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课后复习的方法”在《生物学教学》1995年第12期发表。代表作还有“应用典型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1998年第6期发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在2008年第9期发表,“剖析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在2001年第2期发表和“解析生物学教学行为中的错位现象”在2013年第12期发表等。

3.3 教育理论 教师经过多年的教材研究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经验积累后,如果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就需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理论上寻找突破教学瓶颈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之后,如果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就可能停留在经验型教师这个平台,这也是多数教师不能提升为专家型或研究型教师的原因所在。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多数是一些教学总结的案例。如果仅仅是案例的堆积,没有理论的支撑,论文就缺少高度,其指导性有限,推广价值(杂志录用)就受到了限制。

例如,教学中常用的教育理论有: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与发现教学法、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等。笔者对学习金字塔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发现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是几种传统方式。例如,听讲、阅读、声音和图片等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学习金字塔理论后表明: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明显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减负增效的教育大环境中,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行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生物学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就写成了论文“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在《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2期上发表[2])。

又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笔者根据这种教学理论与实践写成了论文“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构建生物教学中的知识桥梁”。

此外,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探索,这些研究是可紧跟时代步伐的,也可是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且内化成为自己教学方法的,有时还可根据自己学习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代表作有“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生物学教学》2015年第2期发表等。

3.4 教学研究 具体如下:

3.4.1 试题研究 笔者在命题策略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命题方法。笔者在1989年就参加了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征题活动,试题已被采用并且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为后面的试题研究打下了基础并树立了信心。在试题研究中,是先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然后再是进行命题实践。

例如,试题研究可以是对某一份高考试题的研究;也可以是对几年高考试题的纵向分析;还可以是同一年不同省份高考试题的横向比较。笔者发现当初简答题型刚出现时,就总结出简答题命题材料的来源,写成的论文“浅谈简答题的命题材料”发表在《生物学教学》1996年第12期上。针对某一份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哪些启示也要作相应的探讨,以引起教师关注。2002年全国春季理科综合的生物学试题,就体现了STS的教育理念,本人就根据这个特点写成了论文“突出重点,体现STS教育思想”。高考试题研究可从多年的高考试题中找到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去寻找命题方法。笔者以高考试题为例发现其中的变式技巧,写成论文“浅谈高考命题中的变式艺术”;试题研究也可从某省几年高考试题的纵向比较研究,找到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几年来江苏省高考试题的细微变化,根据试题的变化特点写成的论文“近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试题的变化”,同时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试题研究还可从学科素养方面进行分析,笔者根据高考试题中对思维方式考查方面的特点写成的论文“例谈假说演绎法在命题中的应用”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17年第9期上。

3.4.2 研究动向 教学研究的热点在不同的时期会有所变化,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当时的研究新动向,并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进行适度的尝试。

例如,说课模式刚开始出现时,本人就进行了相关的尝试。根据说课的基本流程,写出相关论文,代表作有“减数分裂说课”发表在《生物学教学》1999年第12期;在多媒体课件刚开始出现时,本人学会了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并且写出了论文“‘减数分裂’课件设计方案”发表在1999年第9期上;在网络课件刚出现的时候,笔者制作了网络课件“DNA复制”以及“基因的表达专题复习”等,并且开设了市级公开课,然后写成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论文“DNA复制教学设计”。由于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认识结构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且写成了论文“多媒体与其他教学要素的关系”;在微课研究刚开始时,笔者就高度关注,并且在2013年申报江苏省第10期教研课题“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制作与评价研究”,在2015年12月结题。研究过程中撰写了几篇与课题有关论文,代表作有“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对中学生物学微课评价的思考与建议”等。

总之,教师在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生涯的不同阶段,研究的重点是有所侧重的。每个阶段的研究要适合自己的课堂。同时,关注研究的新动向,紧跟当代的研究步伐,当然也少不了贯穿始终的试题研究。只要教师能立足课堂,在教学中注重思考,积累与理论学习,并且不断坚持、努力与提升,一定会有可喜的成效。同时,还要多多阅读《生物学教学》专业杂志,这样就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使得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考试题生物学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优化生态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