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2018-11-30

中学政史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多媒体内容

政治学科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教师善于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将这些内容讲述出来,让学生乐听、想听、想学、善思,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政治课堂更高效。

一、转换师生角色,奠定高效课堂

高中生作为一名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不再受制于教师,他们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高中政治课堂上,面对一些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要努力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在零距离的沟通、交流中,教得轻松,学得放松。

例如,在教学《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时,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五分钟的自由展示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近期发生的时事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感受学生的思想变化。然后,播放《和平时代》片断,并请学生自由讨论观看视频的收获和体会。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换师生角色,可以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乐趣。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也打破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更大发挥、发展的空间。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单纯的知识记忆,只会让学生产生短时间的印象,不利于学生长期记忆和应用。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吸收者,也成为知识的整理者和加工者。

例如,在教学“体味文化”时,针对本节知识的重难点,我让学生先自由阅读本节内容,然后思考:文化生活有什么特征?文化就是艺术,文化就是知识,这些说法对吗?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会发现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疑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会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印象,提高对文化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导学案学习法”进行教学。先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这样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认识所学内容的精髓,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出一条学习的主线,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表,以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三、巧借多媒体,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兴技术的产生。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和推崇。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冲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对课堂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教学“文化塑造人生”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庆祝传统节日时的照片、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照片,等等,请学生根据这些照片围绕本节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在学生自由讨论之后,播放一段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下理解“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下,无须教师说教,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就会深受感染。同时,借助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让政治理论走进学生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学的生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方法,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课堂更高效。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多媒体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