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8-11-30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印桃红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一节课错题创设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印桃红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而自主学习是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措施,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全面发展。以下是对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交流。

一、抓住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样能够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并且对其中的难点有心理准备,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环,通过对两个圆环做位置移动,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形象地展示在了学生面前,而学生则表现出了很大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这一节课进行得很顺利。可见,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在情境中,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析课堂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其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学生和书本的距离,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分层抽样”的时候,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即:“对一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进行统计,但是该公司员工较多,部门也较多,所以怎样有效地进行统计呢?”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开始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有的同学开始从课本上找答案,提出了分层抽样的办法,可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知识换一个“身份”进入课堂,从而更好地被学生接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搭建独立空间,培养学生自信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所有的知识非常全面地介绍给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也会及时地提供帮助,但是,教师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为学生搭建独立空间,对于学生能通过自己研究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插手,以此来降低学生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的时候,在给学生讲述了经典的习题应用之后,我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解决其他相关的题目,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自我学习,在学生遇到了问题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给出解决办法,而是对该问题提出了简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学生可以独立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并且学生表示在该过程中受益匪浅。可见,给学生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可以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更轻松地进行学习。

四、督促学生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加上学习强度大,学习进程太过于紧张,很少有时间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只是一味地向前跑,而忘记了对学习中遇到过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方法等进行反思,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督促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前n项和”习题测验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比较多,因此组织学生进行错题的整理,要求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并且每周我会安排一节课专门用来复习这些错题,复习的方式并不是由我来讲课,而是安排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错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进步。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及时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弥补和改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以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进步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一节课错题创设
创设未来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