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数学课本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2018-11-3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第三小学孙雅琴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课本词语思维能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第三小学 孙雅琴

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为了培养面向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要使这些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让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因此,教师不但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数学课本的运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在阅读数学课本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全文阅读中有条理地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稳定性差,阅读课本中往往急于求成。只看结论或先看结论,不愿意看说明部分和推导过程。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把全文进行默读,再用分步方法把有关的说明部分、推导过程组织学生阅读。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出示下列提纲,学生边读边思考:1.你发现路程和时间是怎样变化的?2.每一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它们的比值是多少?3.比值相等的比可以写成怎样的式子?4.它们扩大或缩小的规律是什么?5.关系式怎样书写呢?学生带着问题按课文的顺序有条理地阅读,在阅读中积极思维,达到思维的完整性。

对课本方程里的内容、旁注、结果,教师还要着重进行指导,以克服学生只读结论的现象,逐步养成阅读全书的习惯。

二、在细致阅读中积极思维

小学生观察问题比较笼统,看书时往往对新奇、明显的内容看得比较认真,而对一些不显眼但比较重要的内容容易一目十行地带看。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细致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并让学生逐步掌握“读(教材)、划(重难点)、圈(关键词语)、想(含义、解法、规律)、做(习题)、检(检查)、验算”六字教学法。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一定义认真研读分析: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是关键词语?这个关键词语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行吗?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小组讨论、相互答疑,得出“只有”是梯形这一定义的关键词语,它的意思是平行的对边只有唯一的一组,它限定了平行的对边的数量;如果把“只有”换成“只要”或“有”,则对平行对边的数量范围就不限定了。通过设疑、讨论、思考、答问引导学生逐字推敲,自主读懂课文,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发展思维。

三、在阅读中发问、自觉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我让学生边读边发问,边读边记录,也可待全文读后再发问,并允许学生大胆质疑、释疑。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通过学生阅读课本提出:容易,但为什么不用第一种方法而要用第二种方法呢?教师听后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又因势利导,出示了下列一组习题:让学生练习。练习第三题时有困难,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4整除,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到还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学生无需一味迷信“课本”“教师”等权威,而要用自己的脑子去反思,内化为真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教师引得巧妙,导得合理,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在复习中阅读系统化思维

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再现,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作用。学生不习惯于通过阅读课本来获取知识,更不善于通过课本复习知识在教学时,我注重通过课本的阅读,把平时所学的立零散的知识归纳成完整的知识网,让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思考,促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学习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在教学多位数减法后,我先出示复习题:二年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20人,全班共有学生多少名?在学生认真审题后,我出示下列提纲:1.这道题怎样列式?2.什么叫加法?说出加法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3.把这道题改编成两道减法计算应用题,并列式计算。4.什么叫减法?说出减法各部分名称是什么?5.加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加减法各部分的未知数?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将知识归类。

这样既复习了有关的基础知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链,把课本由厚到薄,又培养了学生复习时必读课本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在对照课本查错中检测思维

学生出现错题常常盲目地重做一遍,不看是否抄错数,不分析题意。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先读课本,找出病因,然后订正。如:学生在计算“1米5厘米=( )厘米”时,常出现1米5厘米=1.5厘米。我不急于要求学生订正,而是要求学生先阅读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方法,找到错误的原因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时数位查错,再由学生订正。在对照课本查错中,学生进行判断、反思,培养了自己鉴定、查错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课本的运用,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发挥数学课本的作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更多地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

猜你喜欢

课本词语思维能力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