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本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8-11-30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者思维活动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薛 莲

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与学生共同探求,在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经验的积累、方法的掌握中实现自我建构。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传授思想,而要做有想法的“产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认识。教师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中获得主动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引发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是探索发展的过程,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无感情的符号中获得探索的愉悦,并不是件易事。教师如同一位推销员,要将数学知识推销给学生,如果不去“包装”知识,不改进推销方法,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在《图形的平移》一课教学中,教者以江南大酒店整体平移的事情引入话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同时能拓展学生视野,接着教者呈现推开铝合金窗、自动门开关、乘坐手扶电梯的视频,引出图形的平移。问题的提出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2)×(+2)×(+2),(-4)×(-4)×(-4),(+1)×(+1)×(+1)×(+1),(-5)×(-5)×(-5)×(-5),这些乘法有什么共同特征?这里积的符号有何规律?

二、提出问题,引发交流,激发思维参与

问题是认知世界的起点,探索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教师要以问题诱引学生生疑,从而产生探根求源的心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切入点小,不能提出范围过大、过于抽象的问题,这样缺乏盲目性,学生不知如何思考。问题的提出要小而具体,才能引发学生的讨论、质疑,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主动探寻,获取结论。如在学习多项式内容时,教者会提出问题:如何识别多项式?试着举例。怎样识别多项式的项?识别时应注意什么?如何识别多项式的次数?识别时应注意什么?多项式与单项式有何区别?教师以问题引思,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诱引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如在探究用正多边形地砖铺地板的问题时,教者提出问题:家里客厅的地砖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其他形状的地砖吗?(呈现图片)观察这些图形在拼接时有何共同特点?你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铺一个平整、无空隙的平面吗?能否用正五边形铺成?能否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两两组合完成密铺?如果能,你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学生面对知识技能的障碍,教师要为学生铺设思维跳板,为他们做必要的指引点拨,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层层推进,使问题呈现坡度,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揭示知识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如在学习平方根的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1)观察下列式子:32=9,(-3)2=9;0.52=0.25,(-0.5)2=0.25。请你说出几个与前面相似的式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介绍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表示方法。(2)在下列括号中填写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如果能,请填写。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9,( )2=25,( )2=5,( )2=0,( )2=-4。从上面问题的解答中,你又获得了什么结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的情况。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令学生茅塞顿开。教师要抓住问题的“生长点”,能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进行提问,要通过课前调查、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要为新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构联系的桥梁,能促进他们更好地接纳新知。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当x=1,2,3,4时,分别求出2x+1、2x-1、3x-2、4x-3的值,并找出当x为何值时,方程2x+1=7成立?尝试找出使2x-1=3,3x-2=4x-3成立的值。通过上述活动,给出方程解、解方程的概念。

三、开展活动,引生操作,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活动体现于课堂教学之中,有思维、操作、交往活动,思维活动是内隐的活动,而操作活动则是外显的活动。学生只有参与动手操作,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才能参与知识的建构,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不是被动活动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活动,在智力参与中产生个人经验。学生在参与中,通过发言、提问、总结等渠道,将自己的思维活动清晰地表达出来,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探学中,要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不走过场,不牵着学生的“牛鼻子”,引诱学生往“陷阱”里跳。学生在合作探讨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要做好点拨、引导学生。

四、交流展示,应用延伸,拓展学生视野

学生在自学中参考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不深刻的,要通过展示、交流,纠错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展示是学生提出重点问题、疑难问题,让其他同学完善补充,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拨、评价,以获得一致的认识。在交流展示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辨析错因,引导他们自纠,要从错因中挖掘内在信息,探索新的方法,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内化为能力,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应用来获得保证。学生只有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例题,挖掘题目的内涵,引导学生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不是消极、被动地认知与实践活动,而是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观察、实践、操作、猜想、归纳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掌握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培养创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者思维活动
思维跳跳糖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思维跳跳糖
“六小”活动
思维跳跳糖
“活动随手拍”
思维跳跳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