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应用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2018-11-30江苏省滨海县通榆初级中学成燕舞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者数学知识意识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初级中学 成燕舞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社会科学化趋势加剧,数学从幕后走向前台,由形式化的训练转向应用价值的追求,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转变,不能停留于知识的传授层面上,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建构应用意识,挖掘教材资源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从生活中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的问题。如在探究零指数幂时,教者让学生计算24÷24=16÷16=1,学生据此提出猜想,20=1,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其合理性。有学生从细胞分裂的原型开始探索,一个细胞分裂1次可以变成2个,分裂2次可以变成4个,……那么没有分裂仍是1个。也有学生从幂的运算着手,计算a4÷a0=a4-0=a4,由此可以推算:a0=1。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从零指数幂的探索中获得经验,进而为负指数幂的探索奠定基础。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并提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教者向学生提问:“想象一下,你站在海滩上观看日出,你会看到怎样的几何现象?你能说出海平面(直线)与太阳(圆)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变化?”

2.提供现实背景

学生只有亲历发现、分析问题的过程,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应用结论的过程,才能把握知识的真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出更多应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再发现”的过程,而学生足不出户,教师要将学校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起来,树立“学数学”就是“用数学”的观念。教师要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原型,摆脱对数学的陌生感,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者如果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势必让学生产生“距离感”,教者可以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老师对一位学生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39岁。”学生虽不能知道他们的年龄,但可以知道师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是一个不变的量,这个年龄差既是学生减去3岁,也是39岁减去老师的年龄,由此可以引出2个未知数,将这种关系表示出来,也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大量数学原理的应用,如圆的旋转不变性、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黄金分割数、勾股定理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教师要避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彼此割裂的现状,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现象,为数学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现实,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问题,能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受到很多的数学知识、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激励他们去探索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用数学”的意识,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问、理解,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轴对称知识为班级的学习园地设计logo,统计班级中学生家庭用电情况……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股票、存款利息、保险、分期付款等经济问题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物体位置的确定》一课教学中,教者以行驶中的高铁、飞行的火箭、航行的船只、移动的台风等引发学生对位置的变化,进而提出问题:“海军从青岛出发相继过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请用笔在地图上描出海军编队航行的路线,海军舰队编队是如何随机向基地报告舰艇位置的?”

三、拓展课外知识,丰富知识视野

教师要通过专题活动等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以此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学完“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后,让学生为其他学生的立定跳远测成绩;学完圆的定义后,为破残的轮片确定半径。学生只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拓展至课外,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如在学完轴对称内容后,教者让学生为学校的艺术节活动设计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或写一些艺术字。学校在教学楼前要建一个轴对称的花坛,让学生以6人为一组,设计出花坛的形状,选出最具创造性的作品交给校长。在学完统计内容后,教者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本班《体质健康登记表》中的数据,对全班同学的体质健康进行评定,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师要合理地引领学生开发数学资源,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让他们应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还要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的广泛应用,要向学生介绍从报纸、网络中查找数据的方法途径,要向学生介绍数学在CT、飞机设计、天气预报等技术中的应用。数学教学只有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将学习过程与生活过程融为一体,才能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提升。

总之,在考分被无限神化的应试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关注生本,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材料、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选用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教者数学知识意识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