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11-30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新兴镇初级中学张国振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三视图一题创新能力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新兴镇初级中学 张国振

中学是学生接受知识以及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最关键的阶段,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以期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供大家参考交流。

一、鼓励质疑,激发创新兴趣

质疑是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同时也是学生创新精神的来源,而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很少会出现学生的质疑,大多数学生都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然后被动接受,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听课质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固化,更不会出现新颖的想法或者思路。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要怕有疑问,并且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就要求教师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疑问都要虚心接受并且耐心为其解答,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信心,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并且通过解决问题来激发自己的创新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三视图”的时候,在为学生讲完如何绘制三视图之后,我顺带将三视图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给大家,随后我问大家:对于三视图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这时候学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质疑:为什么三视图只需要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可以用其他方向的代替吗?随后我们进行了资料查询以及实际论证发现,其实这三个方向视图的结合已经可以很好地将一个物体表述出来了,所以不需要其他方向的了。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很严谨的数学问题,却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体现,可以看到学生对于问题的创新性想法。

二、一题多解,扩展创新思维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多种看法汇集到一起,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并且通过一题多解的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锻炼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这个“题”不仅仅局限在数学习题,还可以包括数学在应用的时候遇到的其他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进行剖析来寻找相关答案,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的过程把学生的思维放在高度开阔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时候,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关于概率的问题,让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法:如何计算某城市某天天气晴朗的概率?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可以结合本城市的天气情况,计算出有几种天气,晴朗的概率就是几分之一,还有学生说可以通过观察过去10年这一天的天气情况,从而计算出晴朗的概率,当然还有其他各种看法。可见,对于一个问题,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脑洞大开,从而扩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活动教学,发展创新能力

活动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知识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求,开展一些相关的数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且解决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组织活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安排科学有效的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赋予实际的活动中,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法”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因式分解比赛,每个学生都拿到一张带有20道题的测试卷,最终结合学生的正确率和所用时间进行排名,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学生是按部就班一道题一道题的做,而有的学生是先给题进行分类,先做不需要移项的题目,而后集中做复杂一点的,最终结果发现,采用这种方法的学生正答率要高于其他学生,可见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于常人的思路,进而提高自己的效率,而且也在该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研究的课题,而且也是我国进行学生教育的一种追求和目标,所以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外,还应该合理分析自己的教学现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鼓励质疑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通过一题多解来扩展创新思维,通过活动教学发展创新能力,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三视图一题创新能力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一题多解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
浅谈高考中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