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优化探究

2018-11-30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桃州中学杨基华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数学课题型布置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桃州中学 杨基华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数学学科的内容更是要求学生要多加思考,勤加练习,才能将所学知识化为己用。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作业可以说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根据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革新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及时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一、初中数学学科课后作业的现状

1.题型单一、题量大

根据不完全统计,很多数学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应用题和计算题为主,用于巩固当天所教学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计算量较大,且很多都是在做无用功,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拓展,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是看重最后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是独立自主、认真仔细地完成课后作业的,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存在抄袭作业的情况。这样一来,课后作业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3.题目安排不合理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知识内容的受程度不一样。传统的课后作业布置都是安排统一的题目,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出现接收能力较好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接收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下手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方法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躁动时期,大多不喜欢重复啰嗦的事物,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多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制定学生乐意学、主动做的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制定数学课后作业时,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主,尽可能制定需要动脑筋,而不是有大量计算过程的题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课后作业内容,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课后作业的内容。例如:在完成《因式分解》的教学后,分别制定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各1~2个题型,让学生完成该内容,一来计算量不算太大,二来题型也较为丰富,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选择更为合适的解答办法,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增强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弱化其结果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能力能得到更好的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后作业这一部分过分强调形式化,老师布置作业形式化,不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机械化地布置今天所教学的内容;学生做作业形式化,胡编乱造、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而提高课后作业有效性的首要工作就要改变这种形式化的状态,使得课后作业的安排落到实处。老师在安排作业时要分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制定真正适合学生、锻炼学生能力的课后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独立自主、认真仔细地审题做题,不懂就问、就学,改变抄袭、胡编乱造的现象。

四、分层次安排课后作业,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收程度、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学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在数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布置这一方面,统一的题目内容会导致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情况。故此,在课后布置作业时应因材施教,给学生分层次安排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适合学生的、能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内容,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让学生能更好地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后,将教科书后的习题按难易程度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复习巩固型题目,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完成,B组为思维、能力拓展型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这样分层次布置课后作业,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展。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安排需要老师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容,丰富课后作业题型和内容,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信心,同时重视学生的解题过程,杜绝抄袭和胡编乱造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需要老师多加研究,积极探寻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改善课后作业布置中的不足,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后作业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课题型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特别号都有了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