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艺术团如何有效地开展舞蹈课程

2018-11-29赵璟

教师·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舞蹈课程优化教学有效性

赵璟

摘 要:舞蹈源自生活,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集合,它伴随时代发展与历史推进不断演进,受到各国人民喜爱,是艺术发展的沃土。而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中学艺术团的不断发展,舞蹈课程也开始进入了艺术团的开课计划当中。文章基于作者的切身体会与观察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对中学艺术团如何有效地开展舞蹈课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学艺术团;舞蹈课程;有效性;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16

作者简介:赵 璟(1978—),女,广东台山人,本科,研究方向:舞蹈教学。

一、引言

舞蹈在中国发展已久,是中华文化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精神文明瑰宝,是阐释心中情感的艺术。它发端于人类生活中,在民族文化、时代和区域的影响下不断演进,最终成为一种反映人们生活、心愿、理想的自娱性活动。各个民族舞蹈风格不一,有着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认知效用,呈现出各个民族的历史、文明、风俗和精神[1]。它内容广泛、形式众多,受到各族人民青睐。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舞蹈教育中,舞蹈元素理论的产生和应用,让我国舞蹈教育呈现出系统、科学的特点,而在中学设置艺术团舞蹈课程,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有效开展舞蹈课程的目的

课程开展有效性是在遵循教学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对教学当中的目标、任务作科学的适宜具体条件的计划,以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性萌发,让学生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中提升水平,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中学的艺术团有效开展舞蹈课程,对学校社团文化建设、培养中学生在艺术方面的修养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三、舞蹈课程的课堂教材

教材承载着舞蹈教学的内容,其实用性决定着舞蹈课程的质量与效率。舞蹈课程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特征,为使其更加有效,很多前辈已经尝试并积累起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借由凸显个性特点、美化艺术形象、强化表现力与艺术层次这一从感性认知直至理性发展的互动教学,凸显了师生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共同发展的教学思路[2]。但考虑到中学的教学现状,将艺术团舞蹈课程依据专业舞蹈学校的教材模式来进行,显然是不合理的,要按照学校实际情况来敲定教材。

教材分成两种。一种是典范性的。这种教材个性特点显著、风格鲜明,有着一定的地域或民族倾向,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直观地感受到舞蹈之美,为以后舞蹈表演中掌握舞蹈内蕴打下基础。另一种是辅助性的。这种教学和前者风格相近,不过在学习中能达到辅助的效果,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舞蹈,为学好舞蹈奠定基础。

将两种教材分开,确定作为教学主体的典范教材,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务必领会。在风格鲜明的前提下,更多地呈现出规律性,凸显民族或区域特点;对辅助性教材则是加以优化,着重于筛查与加工,把有着个性特点、表现价值和开发潜能的教材加以强化;对于缺乏开发价值和不适用于学校艺术团的教材则应摒弃。

把握并提升教材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舞蹈的风格,是提升教材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关键要素。在舞蹈教学中,学生是课堂主体,教材是学生需认识与掌握的内容,教师基于教材风格,将动作结构作为特点,把逻辑规律、个性特点进行融合,让学生直观了解、快速掌握,让舞蹈教材更加有效。

四、舞蹈课程的课堂语言

语言是教学当中的关键构成内容与方法,是教师教学功力的表现方式,是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最大保障。“言传身教”是舞蹈的重要教学手段[3]。

“言传”是指通过语言讲述实施教学。学生思想启迪、动作纠正、组合的排练都要借由语言教学实现。准确的语言表述能让学生精准地掌握舞蹈动作的关键。在各种舞蹈动作中,其自身的发力点、施力手段和内蕴都有所差别,这就需要通过精准简练的语言来阐述动作的关键所在,让学生了解动作训练的价值和意义。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讲述方法。

1. 理解性讲述

它具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民族形象启迪。在某种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可对此民族习俗、精神、生活等特点加以描述,使学生感受到此民族的风韵,使其身体的感觉更加贴近编舞意图,呈现出民族形象。例如,在教藏族舞时,要提示学生:脚下由于穿着藏族皮靴,舞步要有沉重的感觉;而在教新疆舞时,就要提醒学生:自己高鼻梁、长辫子,头部做动作时要感觉自己有很粗很重的辫子摆动,且要观察自己的鼻子在眼前滑动。这样启迪学生,对于学生掌握民族舞蹈的神髓具有很大作用。

第二種是物像启迪。所有舞蹈的教学都要从某一个动作起始,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好动作的幅度、力度、位置等,可通过生活中物体的形态进行比拟,进而重构动作本来的动态感。例如,蒙古舞中的“碎肩”,有风吹窗纸的神态;胶州秧歌中的“慢扭步”,类似于蛇的爬行;鼓子秧歌中的站立姿势,如山般稳健。这样的形象比拟,能让学生在听讲时脑中更有画面感,克服了理论讲解的枯燥。

2. 全方位讲述

这一讲述方法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好充足准备,并对自身动作规格极其明晰清楚。能做到正确地讲述和示范动作的关键,并通过术语名词和动作讲解教会学生;此外,对于学生的知识接受力、消化力也要有比较多的了解;另外也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动作的纵横关系,在教学中遵循从简到难、从动作到组合、从部分肢体到整个身体的规律,对各个动作的维持时间也要明确;教师讲课时还要着重教授动作的难点部分,并让学生反复练习了解。舞蹈课程是强化学生艺术素养、打造全面性人才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授课中应用全方位讲述手段,能让舞蹈课程开展得更高效。

3. 理论与实践融合

这种讲述手段需要施教者不但具有精准的示范与授课能力,还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舞蹈文化的深刻领会。在教学过程中,施教者的讲授不是普通地陈述内容,而是要融合动作、深入浅出地讲授动作的历史典故与文化渊源,并精准地描述出动作的标准要求,激活学生的理解能力。“身教”是舞蹈课程中课堂语言的关键构成内容,是靠着体态语言呈现内蕴的形体艺术。它的练习基于身体形态的模仿,拥有良好的直观度。“身教”是舞蹈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当中最直观有效的核心环节。舞蹈的律动、韵律以及指示语不易表达的身体形象,都需要借由身体示范来实现。示范动作的精准度,是施教者需要具有并在示范中格外注意的能力。舞蹈教学的演示是直观的,是借由身体来讲解知识,这是有别于别的教学的本质性特征。舞蹈类型颇多,风格各异,示范是否能准确,对学生了解其风格和特点有极大的影响。这样的示范准确包含动作节奏的精准、身体发力的稳定、空间运用的合理、身体各个部位运用的恰如其分等,这是将任一教材中的动作精准地演示给学生的最关键的一点。

五、舞蹈课程的课堂组织

科学的课堂组织对于提升舞蹈教程有效性作用很大,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4]。科学的课堂组织,要求教师按照其所在中学的办学情况、学生艺术素养、自身对课堂组织的见解和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不同的手段、举措来进行课堂教学,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为了让课堂组织更加合理,教师需对课堂组织中的诸多因素加以探析,加强对课堂组织中各种因素的认知。

1. 课堂气氛调节

舞蹈是表演与自娱的结合。自娱是舞蹈的基本特点,发生的前提是主观能动性,因而其对课堂气氛非常关键。教师用言语和肢体引导,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不能频繁使用强制手段,尤其是在艺术团这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加入的学生往往热爱舞蹈或者对舞蹈产生了好奇,若总是采用强制性教学手段,就会让课堂气氛低迷。教学是需要学生有所回应的互动,要一同创造气氛,才能让学生在轻松而不松懈的氛围中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让学生在良好学习环境下学习。

2. 秩序的组织

秩序是保障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无组织的教学会让教学计划打乱,任务难以完成。艺术团是学生基于爱好组成的团体,零散性较强,若不注重教学秩序,就会让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受到影响。教师要通过教学目标的激励来促使学生集中精神学习,维持良好秩序,在其保持秩序、顺利完成动作时,应将保持秩序和促进新动作的学习联系起来,利用学生对新知的好奇作为激励手段,才能让课堂长时间保持有序。

3. 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

在艺术团订立的训练计划中,团员每周能进行训练的时间不多,再遇到大考、调课或者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的话,训练很容易中断。在较少的教学时间中进行繁重的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是保障舞蹈课程有效性的重中之重。例如,把教学时间分隔成多个时间段,并将教学内容整体分配到时间段中,逐段顺次达成,避免没有计划、没有次序的教学,达到高效利用时间的效果。

4. 教学内容实施的课堂组织

教学内容是基于施教者备课进行组织和实施的,施教者应将教学内容有序、有目的指向性地向学生传授,应注意教学的内容要和学生的适应、接受能力相匹配,将所有可能影响到教学秩序与实施的各種因素考虑全面,并提前制订解决方案,尽可能避免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混乱问题。

5. 心理调节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让自身时刻保持最好的教学状态,切勿因为是艺术团的舞蹈课程,就对学生不重视,将一些在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拿学生发泄,让课堂气氛凝重,学生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样就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课程开展情况自然不佳。

学生心理对其学习状态影响很大。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因为各种问题产生严重的心理波动,而各个年级课业负担的不同也会造成训练进度的不同,让部分学生在训练中压力颇大。对此,教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尽早发现并及时开导,必要时还应请学校心理教师介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旨在疏导学生的心理矛盾,防止矛盾的出现导致师生间产生隔阂,避免艺术团“一盘散沙”的情况,保障舞蹈课程高质量地开展。

六、结语

作为中学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渠道,艺术团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舞蹈作为艺术团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文基于舞蹈课程的开展,介绍了中学开展舞蹈课程在教材、语言、组织三方面的要点,对于有效开展舞蹈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笔者的经验之谈能有助于更多的艺术团更好地开展舞蹈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金 丹. 浅谈初中舞蹈课程的实践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4):205-

206.

[2]蒋婷玉. 初中男子舞蹈校本课程开发

探究[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9):247-248.

[3]熊晓辉,郑艳红. 论湖南农村中小学

舞蹈教育的推展[J]. 湖南农机,2006

(5):49-52.

[4]程亮亮. 体育舞蹈在重庆市中学开展

的可行性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0):153-154,156.

猜你喜欢

舞蹈课程优化教学有效性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学生实用性能力的提升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