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策略

2018-11-29刘奉良徐时雨

教师·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案资源课堂

刘奉良 徐时雨

摘 要: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之前集体备课先线下、再线上整合优化教案,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有效备课;教学之中节省板书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优化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教学之外采用搜集资源、采撷资料等整合优化手段,为实现有效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教案;课堂;解惑;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05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县域内教育信息化在课堂教学领域的应用创新研究与实践”(XJK014CZXX033)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奉良(1963—),男,湖南省华容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徐时雨(1959—),男,湖南省华容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号召从2001年开始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将整合一词明确提出来了。但在农村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受条件限制,速度较慢。湖南省华容县于2013年下半年完成“三通”建设后,2014年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县域内教育信息化在课堂教学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笔者在农村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中引导教师研究,总结出了如下策略。

一、备课采用“点评”之法实现互动,优化教案

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其实信息技术在集体备课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做到整合资源,大脑联网,资源共享。众所周知,过去学校的集体备课是一到两星期一次,每次两小时左右,时间紧,讨论往往不充分,收效不明显。但有了教育信息化后,我们充分发挥网络集体备课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主备人提前两天将自己选择的主备教案发到电子集体备课室,每位参加集体备课的同年级同科目的教师,在自己的“个人空间”就能看到这份教案。大家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互动发表对这份教案的点评,优点在何处,不足在哪里,建议怎么修改。之后,主备人将每位教师发表的意见加以整理、归纳,重新修改。在面对面集体备课前,再次发给集体备课组的每位成员,供大家再次思考。在网络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集中面对面,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各抒己见。这时,主备人再次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最优教案,然后发给各位授课人进行圈点式二度备课,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行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教师们还可以把线上集中交流与线下自主思考相结合,备课有了灵活性,在统一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学情,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有个性的教学策略,优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录下的每一堂课都可以回头观看,既可以自我反思,又可以集体反思,放在群里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有效促进了三度备课,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集体备课整合,优化了备课。

二、教学采用“点睛”之笔突出重点,优化课堂

适时、恰当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神来点睛之笔,帮助突出教学重点,优化课堂。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毫米的认识”时,巧妙引进“龟兔赛跑”动画片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们想一想:“小蜗牛、小乌龟和小白兔都跑了500(注:分别为500毫米、500厘米、500米),为什么大家都说小白兔跑得最多,而小蜗牛跑得最少?”教师用信息技术将有趣的动画、动听的音乐与小学数学整合,强烈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让一节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学课“活”了起来,确保概念教学的重点突出。

又如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二次函数图象性质的教学,以往教师总是感慨:如果一节课长到足以讲完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和性质就好了。这是因为讲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时需要借助几个相当准确的图像加以分析,而画图像的过程很麻烦,耽误时间。现在有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利用编程输入解析式,图像自动显现,突出重点讲述,问题一下迎刃而解。这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数据、画画自动生成,并且图像的规则清晰,同时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把相关图像统一做性质的分析,省时高效。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能突出重点,优化课堂,事半功倍。

三、采用图像“点穴”之式突破难点,释疑解惑

古代的物件,课堂上一两句话无法解释清楚,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下载一张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例如,张志和的词《渔歌子》中有“青箬笠、绿蓑衣”,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看到过斗笠、蓑衣,这自然成了理解词语的难点。我们教师鼠标一点,“斗笠”“蓑衣”的图像就出来了,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斗笠”是遮阳光和雨水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用来防雨的用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困扰教师多年的难点一下子迎刃而解。

又如统编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3课《纸船与风筝》课后有道练习:猜猜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你用这些方法还可以认识哪些字。

风筝 松鼠 抓住 祝你幸福 愿意 哭

小朋友借助已掌握的形声字读法,很快猜对了“筝”“愿”“抓”“幸”。但“哭”和“鼠”就难猜了。教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上册学习的《日月火》象形字,一体机上出现两只眼睛掉下一滴眼泪,学生们猜出是“哭”。又出示“像牙齿、 是爪子、 是尾巴,一只尖嘴、大耳、长尾的动物”,学生们异口同声答道:“老鼠的‘鼠。”

上述案例用“点穴”之式快速破解学生理解词语的难点,为学生释疑解惑。

四、课外采用“点补”之招补充学习,优选资源

课外学习是对课内的补充,学生的成果展示又可以让学生共同分享,也是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教师们对教材、对课堂某个教学点补充招式,丰富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生物学老师在教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时,学生首先对本地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有的借来照相机,有的用家长手机,有的带来录音笔深入街道、社区、村庄对河流的水质、山上的植被、餐饮业的卫生、食品加工的条件、工业园区的空气质量等进行实地观察、询问,记录这一幕幕情况,接着在全班进行汇报,然后整理,最后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每个小朋友看了电视剧,都有当演员、明星的冲动。有位教师迎合学生们的心理,经常指导演课本剧。开始学生们还有点害羞,扭扭捏捏,后来教师将他们演的《狐假虎威》录下来,放给他们看,让学生评价哪些地方演得栩栩如生,哪些地方还要改进。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人人都争着演。从此,这个班上“六一”兒童节不愁没节目。将视频发在家长微信群,得到很高评价。

上述案例的点补之招,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下,为学生拓展学习思维、优选学习资源、升华理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储备教学资源,使用时才有选择性。同时,资源的呈现形式也很重要,从技术上看,学生要看清楚,课件要无杂音,分辨率要大一些。在视频的选择上,从大学城、当当网、贝壳网、中国资源网上选用的资源要进行编辑,确保整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雷龙.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

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育

理论与实践,2008(S2):72.

[2]李 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

学问题析解[J].中国教育学刊,2009

(9):67-69.

[3]张秀梅,杨改学.浅谈中小学信息技

术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J].中

国远程教育,2001(7):66-68,80.

[4]卢晓白.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自我发展

[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73-74.

[5]刘丙利,赵百杰.信息技术环境下中

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

[J].当代教育科学,2009(18):65.

猜你喜欢

教案资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美在课堂花开
《立定跳远》教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