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媒体支持的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2018-11-29汤春卫

教师·上 2018年11期

摘要:在科技化教育特质日益强化的今天,以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音像和谐、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等多方面的优势功能,能够为新时期的课程教学活动提供无可比拟的活力支撑。理论和实践表明,把多媒体技术积极有效地渗透并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这既是对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现代科技教育的必然趋势,能够从潜移默化中赢得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科技“红利”现象。文章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自主探究教学”这一角度,主要从“创设情境”“再现素材”“人机对话”“模拟情景”“展示表达”等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多媒体支持;策略性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23

作者简介:汤春卫(1979—),江苏如东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引言

“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既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语文学习认知的发展需要,注重从开发智力、活化思维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主动探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大胆交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不仅对活化教学资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在自我阅读、自主沟通、自由抒写过程中找到更多有意义的表达素材,从而促进他们在强化理解感知基础上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二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自探好奇

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帮手,也是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探知的重要载体。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材文本相似的情境,便于学生在接近真实语言环境中主动阅读探知,更能让课程教学生动化和多样化。创設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学语文,便于小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发现更多新奇现象,从而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发现和想象能力。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学,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情趣性。比如,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中,根据季羡林先生与苗苗之间的对话,教师可引导小学生就“他们谈论了什么?”和“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些什么呢?”进行交流。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电视采访形式,通过播放央视中有关采访季羡林先生的片段,可鼓励学生在仔细观看和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收集更多的信息。经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能获得更多开阔视野的机会,主动融入其中,获得更多的感知。结合这些情景,学生主动畅游于文本内容,能发现更多有意义的素材。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如果是苗苗的同伴,会向季老讨教成为一名大家的成功经验。有的学生则与其他同学配合,模拟了采访的角色情境,围绕“读书使人更加聪明”的主题,帮助他们在深入互动交流中深化理解感知,形成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于学生在自我阅读感知的过程中主动融入情景,便于他们在深入探究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所创情境在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加丰富的素材,帮助他们在眼观、耳听、脑思过程中有所发现。结合创设情境,多让小学生自言,帮助他们在自我表达过程中获得更多感悟。关注小学生的自我发现,鼓励他们运用自我发现,多给他们更多的启发,引导他们在主动交流中记录,获得更多深层的实际感悟。

三、利用多媒体再现素材,有效开阔小学生的认知视野

利用多媒体再现文本素材,让小学生在动感十足的探学中找到认知重点,更加有利于他们有效地开阔认知思维。围绕教材内容,多给他们提供与之相应的背景知识、知识体系等,能使他们在主动搜集相应素材中形成丰富感思。利用多媒体再现素材,便于小学生在主动尝试认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对语文研读的兴趣、激情和活力。

利用多媒体展示,能让语文教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在《鸟的天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展现各地鸟类博物馆,像秦皇岛鸟类博物馆、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让小学生从直观清晰地感受鸟类不一般的生活习性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明白适合鸟儿生长的环境应该在18摄氏度以上,应该有充足的水源和阳光,并且能给鸟儿提供更为隐秘、安全的森林环境。有的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收集了相应的学习认知素材,明白了鸟儿的生长特征以及生理生活习性等,在主动摘录形成相应的素材中强化整体感知。有的学生以多媒体素材为契机,尝试运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各类鸟儿的生活场景,在主动寻找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素材内容,便于在主动学习中丰富感悟。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的相关习性,鼓励小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其中内容,更加有利于他们在不断收集相应知识素材的活动中强化识记。小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教材内容,围绕课程知识要点,教师多给他们提示,帮助他们在不断修正、完善自身认知中获得更多的深度感知。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鼓励小学生有针对性地画出相应内容,让他们在主动搜集、积累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扩散认知视野,形成深度体验感知。

四、利用多媒体人机对话,有效摸清学习中的问题本质

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其实就是学生与多媒体的对话交流过程,也是学生在深入探知中掌握问题本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对话,能使课堂教学富有一定的动感,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尝试中积累不一样的认知。人机对话的运用,能使学生走出单纯依赖教材的单一学习模式,拥有更多的主动参与权和积极表达机会。

人机对话,让学生在冲破自身思维认知局限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比如,在《火烧云》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这一技术平台,围绕“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烧云?”这一主题,组织小学生进行对话活动。利用Flash课件形式来展示火烧云像大马、狗儿的形象,让学生在画面引导中获得相应的启发和认知。结合这些特征,可以引导学生从有关火烧云的形成、谚语等不同的知识中概括相应的表达特征,帮助他们在主动探知中有针对性地研读问题。结合学生在人机对话中的发现,可引导学生围绕“描写火烧云的方法”进行深入总结,建议学生学会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不同的修辞手法,主动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帮助他们在不断搜集相应的素材中形成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