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石潭记》教学内容略谈

2018-11-29韩晓萌

文学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小石柳宗元山水

韩晓萌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深蕴于语文教材文本中,需要教师去发掘利用的。本文以柳宗元的游记名篇《小石潭记》为解读对象,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理论,对其教学内容,略申管见。

一.《小石潭记》中的语用体验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篇阐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至关重要。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被列为第一项,具体表现为特定语境下语言的使用,也就是“语用”。而“语用教学的核心是语用体验”,“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是指亲自参加语用体验后而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在课堂中采用语用教学中的体验性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领会文章的内涵。《小石潭记》中具体感知的语言文字给予读者语用体验,其中最关键就是视觉体验。而“视觉体验包括静态和动态,显著的有色彩、形状、运动。”下面,我们据此来发掘《小石潭记》中的语用体验资源。

1.形状语用体验

形状所赋予的形象,更是语用体验的魅力所在。柳宗元对小石潭的外貌运用了形状描写的手法。如:“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比喻和象征主要是通过形状的关联而形成的语用技巧。”通过用北斗星和蛇这两个熟悉的形状关联陌生的溪岸,正好可以加深读者感知体验。

2.运动语用体验

在《小石潭记》中,作者的游踪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富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作者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鱼,描写其动静状态,间接凸显潭水的清澈透明,以静衬动,写出潭中小鱼自由欢快的状态。

据此,在《小石潭记》的课堂教学中不妨设计以下环节:

1.品味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小石潭记》的语言具有写意性,寥寥数语形简而意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作者语言的写意性,通过联想弥补文章的留白,从而进行情境教学。

2.分析语言,把握景与情的联系。《小石潭记》中描写景物的语言形象生动,仔细品味这些语言,感受小石潭不一样的美,体会作者不一般的情感。

二.《小石潭记》中的写作思维教学

写作思维形式特殊,即用形象思维来完成对世界的描述,并呈现给读者以语言符号。形象思维方法是指直接将眼睛看到的图画、耳朵听到的声音、皮肤碰到的触觉等感知形象记忆在头脑中的一种方法。山水游记以观察景物为先,而观察这一行为往往通过形象思维方式来完成。《小石潭记》中“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用玉佩撞击发出的声音来比喻流水声,这一听觉上具体形象的描写给予读者一种清幽、愉悦、放松的感受。写完水声,作者开始写潭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人间词话》有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清”意为清澈,“冽”意为寒冷,但更侧重于写水的寒冷之意。由此可知,作者的内心如这潭水一般寒冷。我们不难发现潭水实为作者内心的外化物,其外在形象的背后,是他对人生的心理体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如此描写溪岸,令人心生诧异。但反观柳宗元的人生经历,我们得知曲折蜿蜒的溪岸正是他人生命运的象征。这一系列借助具体形象展开的表述是文学创作中主要的思维方式,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在写作教学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善于从具体形象中获取真实体验,使文章充满真情实感。

据此,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写作思维训练:

1.《小石潭记》中有两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一条是写景线索,即作者的游踪。另一条是情感线索,即作者的情感变化。二者存在联系吗?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

2.我们说到小石潭就想到柳宗元。典型的艺术形象是作家创作的生命线,学习本文后要尝试从具体形象中获得真实感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典型形象。

三.《小石潭记》中的审美鉴赏教学

“审美性”是语文固有属性。而《小石潭记》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冷峭孤绝之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种美,也是文本教学解读中应该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柳宗元在长期受贬永州期间,现实的生活阅历与个人的心理变化在其创作生涯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留下了山水游记中的传世佳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作为其中一篇,拥有独特且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典范价值。文章简洁易懂,学生在理解表层文意上看似并无太大问题,然而对于深层次文本内涵的理解和美的感悟却需要老师的点拨引导。

初读文本,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从闻水声之乐和观鱼游之乐,得知作者在此地暂且获得了心灵慰藉。但文章第三段发生情感转折,景物也随之发生变化,变成了“斗折蛇行”和“犬牙差互”。此处是文本内涵的重心所在。由此可知,写景散文中景物与作者的心情密不可分,境由心生便是如此。“人生本质上是孤独的,并且无法与他人真正彻底地沟通。”虽有亲朋好友陪游的作者,仍觉“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再者明明小石潭很美,但他还是要匆匆记之而去,貌似毫无留恋之情。这一矛盾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究其原因,我们要做到“知人论世”。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我们知道柳宗元因现实生活而心理受到重创,缺失性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动机,并导致他产生了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形成了冷峭孤绝的审美风格。同时期的《江雪》很显然就是这种不带有人间烟火气的风格。不过因诗的本质特征即“诗言志”的要求,诗歌展现的是作者的人格理想。而散文则是记录真实的情感体验,故在小石潭美景背后仍弥漫着作者挥之不去的凄冷孤绝,心情抑郁的文人敏感的神经被触及,产生了一种内心挣扎迷惘、复杂矛盾的心态。但他并没有真正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渴望赶紧离去回到现实生活中。

对上述具有独特性的审美意蕴开掘,不妨作如下问题的设计:如果说《小石潭记》主要是写景,寄情山水,那么最后一段是否可删去?作者游览同一个石潭,为什么心情前后会有巨大的变化和差距?

四.《小石潭记》中的文化传承教学

《论语·雍也篇》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比德于山水。”儒家把天下万物都看作有善恶的道德属性,可以导向道德的思考,这种天人合一思想落实到山水审美观赏上,就是“比德观”。欲明乎此,山水游记教学中就不应忽视景物与人物的对应关系,由具体意象的分析到达道德智慧的领悟。

忧愁和快乐是人生心理体验的一种。对此,古人的忧乐观形形色色、不尽相同。柳宗元自幼好佛,但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博采众长,融儒释道为一体,过着亦儒亦佛的生活。他的《小石潭记》内含着作者的这种思想倾向,其中的感情变化可总结为“忧——乐——忧”。第一个“忧”是作者政治失意、生活窘迫给予他重大打击。无奈之下伐竹取道,寻幽探访山水聊以慰藉。“乐”则表现在作者以老庄思想观照山水,闻水声而乐,观鱼游而乐,以道家哲学反观自身,暂时平复了内心、消除了郁结。但好景不长,乐去忧来,冷清的小石潭带给作者无尽的悲凉感。我们联系到作者生平,知道出生世代为官家族中的柳宗元心怀宏愿,想要在政治事业上有一番作为,却不能如愿。由此可知,这便是作者忧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于此,儒家的安贫乐道和道家的超越忧乐,我们或许可以辩证来看,既需做到不以物喜,又需做到不以己悲。我想这才是古人想要教会我们的处世、处己的智慧吧。

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智慧为核心,古人经常用比德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基于文本,可采用问题探讨的方法来开展教学。问题设计:有人认为小石潭就是柳宗元的化身,对此看法你怎么认为?如认同,可在文章中找找依据。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课堂中应紧紧围绕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小石潭记》作为山水游记名篇,在以往教学内容开发中有些局限,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对此问题谈些浅薄的看法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小石柳宗元山水
《山水间》
山水之间
山水朋友
江雪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挡住他
捡到一座城堡
江雪
接了电话再上楼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