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呼兰河传》看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

2018-11-29韩彩琼

文学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泥坑呼兰河

韩彩琼

《呼兰河传》①“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②,实际上文中一直贯穿着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探究《呼兰河传》中贯穿零零碎碎的故事和人物的内在深层次的线索。

文中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对于小团圆媳妇的妇道的要求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小团圆媳妇长得黑乎乎、身体健健康康、不怕羞、长得高、吃饭多、笑呵呵,这些特征与传统的妇道都十分不相符,因为这些表现,小团圆媳妇受到了乡邻们的嘲笑与戏弄。

传统的中国女性被定义为像林黛玉一样的气质,外表端庄柔弱、见到生人会害羞、娇小、吃饭少、走几步路都会累的大家闺秀,即使不是大家闺秀,也要懂得羞耻、柔柔弱弱。这是男权社会下对于女性压抑的标准,千百年来经过几代儒学家的一步步规范和国家政治权力的推广与要求,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为大多数传统的中国人所接受,最终成为许多人们思想中的一种文化因子,人们在评价一位女性的时候都自发的运用这种标准,用这种框架去衡量每一位女性,不符合这种标准的女性便会被定义为异类,人们便想方设法地去改造她,把她打磨成符合这种标准的女性,如果打磨不成功,人们便会排斥、打击她。这些人们由这种文化不自觉地连成社会中一个强大的集团,压迫着这些挑战传统制度的人们,间接也维护着男权社会中男性的地位,维护着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的统治。

正像文中所写:“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自然地,团圆媳妇婆婆对于媳妇的苛刻无理要求、打骂在她看来十分正常,“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这里的“好人”的标准便是传统的中国女性和社会地位更低下的团圆媳妇的标准。她对于小团圆媳妇本身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这可以从她后来花费“巨款”为小团圆媳妇治病看的出来,如果非要为小团圆媳妇的死亡找原因,小团圆媳妇的死更多的可以说是死于一种对于妇道标准与要求的传统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糟粕,这种文化的力量已经的超过了人性中对于弱者的怜悯同情的心理,以一种可怕而恐怖的力量支配着许多人的思想,扭曲了人性,身在其中的人们却不自知。“表面看来,害人者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众乡邻们,实际上,他们也是受害者 ,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愚昧落后导致了国民的冷漠麻木,迷信自私的灵魂和病态人生 ,封建文化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③

文中人们对于死亡的达观受到了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呼兰河传》全文有多处提及死亡,虽然令人悲伤惋惜,却没有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呼兰河小城中的人们对于死亡大多也是持一种达观的态度。“死亡是整个人类所必须面对并且是无法摆脱的命运,在死亡的悲剧性面前,每个民族、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恐惧和无奈的情怀。因此,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下,寻找一条超越死亡之路,就成了每个民族的一项重要任务,反过来正是这些不同的超越途径又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殊死亡心态、民族性格和文化特质。”④

卖豆芽菜的王寡妇死了独子后,“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还到庙台上去哭一场,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死亡,在他们的眼里是一件虽然可悲但是不可怕的事情,对于扎彩铺,他们没有深深的恐惧感,“看热闹的人,人人说好,个个称赞”;对于死去的亲人,他们悲伤哀悼,痛哭流涕,但是过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的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生、老、病、死,他们都持一种达观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认为“但即便是在这样一种死寂的,凄凉的生活形态中,人们依旧生活着”,认为这种生存是一种“无聊的人生姿态”⑤。即使死亡也激不起人们太多的波澜,这种生活近似于一种动物性的生存。人们对于死亡的达观原因有很多,除了道家对死亡达观的态度的影响以外,人们面对生活的麻木,过一天算一天,对于生活期待值低甚至没有任何期待,生活本身沉重的负担等等,这些因素也是人们对待死亡达观的原因之一。

儒家对于鬼神敬而远之,而道家对于鬼神与死亡的态度对儒家作了有益的补充,人们这种达观的态度虽然不及道家代表人物庄子鼓盆而歌那样逍遥,但是形成的这种对于死亡达观的文化确实能够减少人们的心灵的痛苦,给予活着的人以内心的慰藉,拥有继续面对生活的动力,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文中人们对于规整、清净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则体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双重影响:儒家的正中有序、道家的清净无为。“情悠、闲静、鸦雀无声,一切规整,绝不紊乱”⑩,人们对于扎彩铺宅子的羡慕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而文中的人们也是遵循着这样一种生活规律。

《呼兰河传》中的人们的生活总体是一种平静的、有规律的状态,日子平淡清净而规整有序。“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一年,日子如水般慢慢流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在这种氛围环境下,大泥坑子一直存在着,它淹死过许多生物,给村里人的出行造成了困难,却没有人去主动把它填上,解决大泥坑子带来的麻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琐屑无聊的生活中的一点乐趣。“大泥坑”还有一层象征意味,它象征着“酱缸文化”,本来性格秉性各不相同的人们,在呼兰河这种封建文化的压抑束缚下,人们变的似乎一样,麻木冷酷,对于现实生活的不便之处宁愿忍受,麻木保守,也不去改变,甚至以此为乐。“大泥坑”式的环境氛围让呼兰河人们的生活阴暗悲苦,但他们也并非完全没有精神寄托。作家以灰暗的笔调描写完“大泥坑”之后,便以缤纷的语言介绍“扎彩铺”,大泥坑子、扎彩铺、卖货郎、跳大神等则是卑琐平凡的生活中一点色彩的点缀。

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含蓄的,文中回娘家的女儿见到思念已久的母亲和姊妹羞涩地表达感情是传统的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方式,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文中回到娘家的女儿们内心明明很是激动,对于母亲和姊妹思念已久,对于这次见面也期待和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是在真正见到的时候,内心不免激动万分,却没有强烈的情感的流露,互相却只是拉几句家常。中国人传统的表达方式偏于含蓄内敛,这与儒家文化中对于语言表达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过度的言语被看做是小人的象征,“巧言令色鲜矣仁”,这种文化根植于许多传统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传统中国人的语言表达的含蓄内敛的风格,与西方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别。

《呼兰河传》一文平淡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也展现了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当今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乡村提供了文学方面的参考。

注 释

①萧红:《呼兰河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②刘慧英:《萧红》,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18页。

③薛梅:《对温暖和苍凉的“悄吟”——浅论《呼兰河传》的双重视角》,载《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④时翠敏:《呼兰河传对传统生死观的继承》,载《学周刊》,2011年第12期。

⑤楚琳;张勇:《浅析〈呼兰河传〉中的生死观念》,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泥坑呼兰河
陷入泥坑后
童年里的《呼兰河传》
快乐的泥坑节
弟弟跳泥坑
梦游呼兰河(组诗)
鸡蛋找回来了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呼兰河传》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